踏入4月, 嫩柳抽芽、桃花吐蕊,瀋陽交響樂團排練廳里傳來了久違的音樂聲,為這番「醉」美景象又增添了一份春的愜意。 正式復工,那一首首經典的交響旋律,奏響的是對春的期盼、對春的呼應;那旋律,更是春的回聲。
鉚足了勁兒!復工後排練效率高
復工了,伴著春天的腳步!
「大家都盼著這一天呢!」4月1日9時,青年指揮卞思聰走進瀋陽交響樂團的排練廳,「雖然口罩遮住了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但它藏不住大家期待的眼神 ……每個人都情緒高漲,狀態很興奮!」
為了適應疫情防控工作的需求,恢復排練後,瀋陽交響樂團對防疫工作做了周密安排,採取了「健康碼」准入制度。排練場、辦公區域、獨身宿舍定期消毒,保持室內通風。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控制人員流動,除了採取分聲部排練外,還把樂隊劃分15個重奏組(以訓練樂隊為主)。
當日,瀋陽交響樂團排練了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 和柴可夫斯基《奧涅金—波蘭舞曲》。工作人員透露,曲譜以及相關資料早就發到各位樂手和演奏家手中,即便他們之前沒進行集中排練,但也從未懈怠,一直在家打磨,練習。
「休整了兩個多月,大家都鉚足了勁兒。我們的排練效率非常高,默契度、熟練度也不錯。」樂團首席張朝忱說,「很想念在舞台上的感覺,期待觀眾走進劇院觀看我們演出那一天早日到來。」
演出延期不取消!疫情過後適時安排
記者採訪了解到,瀋陽交響樂團的演出採取延期不取消的方式,疫情期間取消的場次(樂季),將在疫情過後適時安排演出。今年,瀋陽交響樂團主要活動除了完成年度樂季演出外,還包括:「第六屆渾河岸交響藝術節」承辦任務,「西安音樂節」「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和「一帶一路」出訪演出,以及國內藝術交流演出、「原創交響樂作品」首演等。此外,樂團還將為沈城市民觀眾奉獻多場不同風格、形式的交響音樂會及交響樂普及音樂會。
活動多、任務重,復工後,樂團將加大排演力度。往年,瀋陽交響樂團的排練現場都會向市民免費開放。排練時,樂隊指揮給演奏人員分析講解曲目,旁聽的市民也得到了學習的機會。排練間歇,旁觀者還可以向指揮、演奏人員諮詢,這樣旁聽者看音樂會逐漸地從看「熱鬧」到看「門道」,進而成了交響樂的樂迷。「何時再開放?」瀋陽交響樂團常務副團長翟煥民介紹,沈交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適時、限流對外開放,有消息後將第一時間對外公布。
今年2月起,瀋陽交響樂團開闢了「空中課堂」「線上音樂會」共23期,在排練現場未開放前,想聆聽交響樂演出的樂迷、市民,不妨去「雲端」感受一下,以解「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