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研究基本支持病毒來源蝙蝠,疫情在未來10天至兩周左右出現高峰

2020-02-02     西湖之聲

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表示,要對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學的認識,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研究基本支持病毒來源於蝙蝠

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鍾南山介紹,病毒對機體的損傷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病毒破壞機體細胞導致的直接損傷;二是破損的細胞組織引起的間接免疫損傷。一旦自身產生的免疫反應過強將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機體損傷,從而導致嚴重疾病。

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

「目前全國的疫情仍處於上升期,但我們判斷應該不會產生全國性爆發,而可能只為局部爆發。」鍾南山說,面對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

「為此我們政府和相關部門採取了多項全國性的舉措:延長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場所體溫檢測排查、積極宣講少聚集、個人防護知識等,而國民公共安全意識的提高也保證了相關舉措的順利實施。」

鍾南山說:「這些舉措有效阻斷傳染源,大大減少二代、三代傳染,我們判斷此次疫情有望在未來10天至兩周左右出現高峰,但我們仍需加強防控,不可放鬆警惕。在此要特別向武漢這個英雄城市表示感謝,他們做出了重要的犧牲和貢獻。」

「需要萬眾一心、攻克難關」

鍾南山認為,需加快科研工作,為疫情防控提供支撐。他認為,目前對2019-nCoV及其感染特點的認識較少,目前國家、省、市及社會各級力量已經啟動專項研究基金用於2019-nCoV肺炎疫情攻關,亟需加快科研工作,為臨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支撐。

「17年前的SARS持續了近6個月的時間,如今我們的國家在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們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儘快恢復正常社會秩序。這需要我們一線醫務人員的努力,需要我們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們患者的努力,需要我們全國人民的努力,同時需要各國一起加強合作、攜手應對,萬眾一心、攻克難關。」鍾南山說。


萬眾一心

攻克難關!


來源:新華社

值班編輯:Nicol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LHxB3ABgx9BqZZIp3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