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直接入題吧
小結
周四,大盤藉助消息利好、放量大漲,卻有些虎頭蛇尾。早盤是高開高走的強勢逼空,直接突破了3000點,但是,逼空的時間有些短、只維持了1個小時,10點半多就遇阻了,之後呈現明顯的遇阻,很明顯,3000點以上的恐高情緒有些重;而到了下午,港股的跳水、也是有加大分歧,最後只收於2985點,逼空一小時、遇阻3小時的走勢。關鍵的是量,滬市成交3402億元,較周三直接放大了近900億元,而上一次這樣的量、出現在4月22日,當時大盤還在3200多點,夠誇張吧。只是,這麼大的量,給接下來出了道難題,因為這意味著短期拋壓的快速增加,意味著上漲將需要更大的量,這確實有些為難人。
回顧幾個事件窗口
下周五是中秋假期,這次影響不大;中秋後的一周,就關鍵了,先是9月19日(周四)凌晨、美將公布降息結果,降息25基點是大機率,會不會超預期降50基點?這是一個關注窗口;9月20日(周五)收盤後,富時羅素指數納入A股因子將從5%擴到15%,利好效應可參考8月27日的入摩擴容;再往後,就是十一的70周年慶,以及10月初的中美13輪磋商,大機率沒結果;還有一個十九屆四中全會,說是10月召開,具體時間沒有,按過去慣例、可能要10月底。另,還有一個降准,大機率在9月,接下來隨時可能會降。
從預期角度,9月前3周(9月20日之前)、市場有穩定的邏輯基礎,幾個事件都能給出向好支撐。而到了9月下旬,國慶後的不確定性將開始干擾市場,比如,70周年慶之前、股市有穩的任務,但之後呢?13輪談判,很有可能落在國慶假期期間,若結果是再談崩呢?還有,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夾在周末與國慶之間,約相當於10天的假期,而外盤可是有交易,這樣長的時間,不確定性也太大了吧。所以,從現在的預期邏輯來看,9月有望是先揚後抑的節奏,9月上中旬看好,9月下旬、需防範持幣資金(包括規避國慶期間不確定性的資金)的提前撤退。其中,降準的時間點存在變數,晚一點降、對股市更好,相應的利好預期會一直存在著,股市向好的基礎更穩,若是降了,反而會形成一個利好兌現,希望別那麼快落地吧。
從技術上看
大盤短期風險不大,仍有向好預期,但3000點之上恐高情緒較重,再加上周四這樣大的量,所積累的短線拋壓、夠市場喝一壺的了。不過,隨著這兩天的上突,市場也暫脫離了2900點附近的震盪區間,意味著2900點附近位置、形成了一個踏空區域,一旦出現調整、踏空資金就會進場了,意味著短期很難跌下來。
所以,接下來需注意分化震盪的加劇,而波動區間仍可看3000點附近,其中,周四的高點3015點、有望形成短線阻力,而支撐就是周四新形成的缺口了。其中,缺口(2957點)也可作為短期做多的新右側生命線,只要不破這裡,短期不看空,回踩即機會。
再看操作上
只要不破缺口,短期做多不變,並且,以目前的市場演繹,持續二八就難指望了,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操作重心還是輕指數做個股,繼續圍繞近期反覆活躍的熱點、或正在走強趨勢的個股來回操作。預計隨後2天會有回踩動作,倉位較輕的朋友、可利用震盪機會上車。不過,還是要提醒下大家,別盲目追漲,尤其是當天大漲的熱點或個股,儘量利用震盪或回踩的機會低吸,否則,再好的行情、也很可能不賺錢。
後記
還是一句老話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