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是怎麼死的?

2019-07-17     這不是歷史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我們知道: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所謂「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其實,中國古代還有「四大美男」之說。儘管「四大美男」到底是誰?各個版本略有差別,但是最普遍的說法是:潘安、宋玉、蘭陵王、衛玠。

潘安是中國古代「花樣美男」的代表符號,歷史上真實的潘安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姿容既好,神情亦佳」,相貌確實名垂天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帥呆了」的第一帥哥。

潘安美到什麼程度?南朝宋人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容止》中有記載:「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註引自《世說新語》的姊妹篇《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潘岳(潘安)的長相氣質、神態都絕佳,他年少時挾彈弓出外打獵,駕車走在洛陽的街道上,引發全城無數的「花痴」少女少婦的圍觀。他們為之癲狂、忘卻禮教矜持,大庭廣眾之下,攜手繞車把俊俏少年圍於中間,甚至老嫗(老婆婆)也摻雜其中買來時鮮水果向他投花擲果。

潘安出行一次,竟也能滿載一車愛慕者投送的花果而歸,從這可以看出,中國西晉時期的「粉絲」經濟就很發達。成語「擲果盈車」或「擲果潘郎」就源自這個典故。

自西晉之後,歷代對於潘安容貌的讚譽之詞頗多,如「貌若潘安,才比子建」、「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才過宋玉,貌賽潘安」、「子建才,潘安貌」、「潘安再世」、「多才夸李白,美貌說潘安」、「花慚潘岳貌」等,可見第一帥哥的稱號確實名不虛傳。

遺憾的是第一美男潘安後來扎進歷史上著名的晉惠帝皇后賈南風的賈氏外戚集團,充當其首席御用文人,後來「八王之亂」中的第三位——趙王司馬倫發動兵變入宮,盡誅賈后黨羽,53歲的潘安被裹挾進去玉石俱焚。

宋玉在歷史上也是美貌與潘安比肩的人物,上文已經說過,古代的評書、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常常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來形容男子的俊美。

宋玉在文學上的成就還在潘安之上,是楚國繼屈原之後著名的辭賦宗師,留下了《九辯》、《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笛賦》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美貌而富有卓越文學天賦的宋玉身出生於貧寒之家,一度做了楚王的文學侍從並受到特別賞識。但宋玉這人不善於做官,最後被疏遠貶斥重歸鄉野。楚國滅亡後,76歲的宋玉在潦倒中走向人生終點。

第三個美男就是南北朝時期北齊末期名將蘭陵王高肅。高肅字長恭,他是北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的長子——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子;齊後主高緯是高歡的第九子——武成皇帝高湛的次子,高肅後來就是被他的堂弟——齊後主高緯毒酒賜死。

史書上說高肅「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才武而面美」;死後他的墓碑上記載「風調開爽,器彩韶澈」(意思是豪爽開明,長相清秀,聲音甜美);《隋唐嘉話》中說他「白類美婦人」,就像美貌少婦一樣白皙。可見,蘭陵王之美的確是不容置移、超凡脫俗的,他有著一般男子所不具備的俊美容貌。

他容貌太過俊雅柔美,為陣前震懾敵人,他不得不命人製作了一些面目猙獰的「大面」(面具)戴之。因戰功顯赫,聲威日顯,其堂弟高緯繼皇位後,忌恨其功高震主,受人愛戴,恐皇位被奪,在他33歲那年,帝(齊後主高緯)賜鴆而死。

提到四大美男最後一位的衛玠,他是跟潘安同時期且同以貌美名世的人,杜甫《花底》詩中「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可見當時兩人是並駕齊驅的。

驃騎將軍王濟是衛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風度姿容,每次見到衛玠,就嘆息說「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又曾對別人說,與衛玠一同出遊,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邊,光彩照人。

衛玠年幼時就身體病弱,加之「美風神,善清談」、「風神秀異」,整天長時間靜坐玄思,其實這就如同大腦裡邊總在進行「文史哲」的奧林匹克競賽,是非常消耗腦力和體力的。

東晉「八王之亂」時,他渡江避亂於豫章(今南昌),與當時的另一名士謝鯤相遇投緣,兩人竟日清談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母親因他體質虛弱,常常管束讓他少談。

衛玠後來從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時,他的「粉絲」久聞其名,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堵牆,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無數艷麗女子爭相圍觀,使他一連幾天無法好好休息 。

衛玠本來就是虛弱之身,身體受不了勞累,據說當場就暈死過去了,最後重病而死。當時的說法是看死了衛玠。時人謂之「看殺衛玠」,這個後來也成了一個典故。這場由美貌導致的悲劇真是讓人嘆為扼腕嘆息,可憐衛大帥哥年僅27歲就這麼「香消玉殞」了!

古代四大美男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比如才貌雙全,或文學、音樂修養極高,或文治武功威震華夏。據說這些人出行的時候都曾造成萬人空巷,爭相目睹的場面。而且依據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風氣,陰柔之美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審美。這些美男往往 剃鬚、敷粉、薰香,喜穿寬袍大袖,步態輕盈,感官、外化的美成為了大眾審美的標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GZ52wBJleJMoPMUF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