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任何手機都能用上5G,華為5G隨行WiFi評測

2020-01-17     十八線老編

好奇本是人的天性,加上媒體對5G網絡的大肆宣揚,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或多或少會在某一瞬間想親身體驗一下「傳說中」的5G。但想想需要買5G手機、換5G手機套餐,絕大部分人知難而退了。

那麼不買5G手機就沒法體驗5G網絡了嗎?這個問題放在兩月前確實做不到,但現在華為卻提供了一個比較中肯的過渡方案,華為5G隨行WiFi。隨行WiFi我們並不陌生,5G隨行Wifi顧名思義就是支持5G網絡的隨行Wifi,這也就意味著擁有了它就能讓任何4G手機體驗到5G網絡。


開箱曬物:類似手機包裝,酷似Mate30 RS保時捷設計


華為5G隨行WiFi作為一個系列產品,分為普通版和Pro版本。華為5G隨行WiFi Pro相比普通版多了支持華為超級快充的移動電源功能(且支持無線15w無線快充),價格也相差了500元。而老編此次體驗的則是普通版。

華為5G隨行WiFi的包裝酷似華為手機的包裝盒,同樣是硬紙殼材質、純白色設計,正面有產品的示意圖,頂部則有產品名稱和對應的特色功能。

背面比較簡單,就是將正面頂部的三項特色功能進行了詳細描述,以幫助用戶能夠快速了解產品。


包裝底部貼有一張標籤,產品的IMEI、S/N等串碼均包含其中,所以不建議大家隨手丟棄包裝盒,即使非要仍也應該事先撕下標籤以備後續的售後和維修。

包裝內除了主體外還有一根Type-C數據線,長度約1m,可做手機數據線的替換品。

華為5G隨行WiFi整體採用的是長方形設計,三維尺寸為148*72*12mm,重量僅為180g(材質為聚碳酸酯),體格要小於市面上的主流手機(例如iPhone11三圍尺寸為150.9mm*75.7mm*8.3mm),這就為隨身攜帶提供了基礎條件。

正面的造型非常就有辨識度,酷似華為的Mate30 RS保時捷設計,白色的機身中央鑲嵌了一條黑色的「腰線」。腰線中部有一個顯眼的5G信號Logo,底部則是「HUAWEI」字樣。

腰線頂部是一塊.45英寸LCD屏,主要用於顯示設備運行狀況和相關的設置。其中值得一說的是網絡信號強度採用了指針碼錶樣式,從側面彰顯了5G的速度感。

華為5G隨行WiFi背面為純白色設計,同樣具有白色的「HUAWEI」字樣。

所有按鍵位於機身右側,從上往下分別是電源開關、功能鍵和sim卡槽,目前華為5G隨行WiFi僅支持Nano SIM卡。插卡方式為TF卡槽模式,直接插拔,不需要卡針。


機身底部是Type-C接口,頂部則是一些產品參數,例如具體型號為E6878-870,支持9V/2A的快充。


硬體配置:內置巴龍5000

華為5G隨行WiFi之所以能夠支持5G網絡自然是搭載了自家的7nm巴龍5000晶片,支持NSA、SA雙模5G和4G全網通。在國內三大運營商分別有N41(移動)、N77、N78(聯通和電信)以及N79(移動,暫未開通)四條5G頻段,巴龍5000晶片全都支持;在國際方面支持全球150+國家和地區的5G/4G 頻段,目前除北美、拉美和日本部分區域外,全球其他國家全部支持。

除了接受運營商的5G/4G信號之外,華為5G隨行WiFi還需要將這些信號轉化為WiFi信號供終端使用,所以機身內部還內置了凌霄雙頻Wi-Fi晶片。其實華為5G隨行WiFi除了提供WiFi聯網方式外還支持Type-C有線聯網,連接電腦後會自動彈出聯網驅動,雙擊即可完成連接。

續航方面華為5G隨行WiFi內置有4000mAh電池,支持9V/2A 18w快充,通過C-C數據線連接手機後,手機可給華為5G隨行WiFi進行充電。


使用:按鍵+網頁+APP三種操控模式


聯合機身的LCD螢幕和按鍵(電源鍵和功能鍵)即可對華為5G隨行WiFi進行基本操控,首屏就是指針碼錶造型的信號強度,從之可以了解運營商、WiFi信號頻段、電量、網速和已用流量。

第二設置項則是WLAN二維碼,支持手機直接掃碼聯網;第三設置項是WLAN設置,主要是查看WLAN信息、設置WLAN頻段(2.4G和5G)以及WPS;第四設置項是設備信息;第五設置項為更多,可進行恢復出廠設置和數據漫遊。

手機連接上華為5G隨行WiFi信號後,在「智慧生活」即可綁定對應設備並進行更為詳細的設置。在「智慧生活設置首頁能同樣可以看到電量、網速和已用流量等基礎數據,同時還能查看當前連接的終端數,還可以對信號進行評估(運營商信號),設置月度流量套餐,手游加速和一鍵體檢。

在更多設置中有一項WLAN拓展功能,開啟後(默認關閉)即可將華為5G隨行WiFi設置為中繼設備,可以通過連接第三方WiFi信號來提供網絡。

在瀏覽器中輸入192.168.8.1即可進入網頁設置,相關設置與APP端類似,但是在網頁設置端增加了安全模塊,擁有防火牆、IP過濾器、虛擬伺服器等路由高階選項,普通用戶可能並不需要,但對於高階玩家也預留有更高的可玩性。


測速:優於4G手機自身

測速手機:OPPO Reno 10倍變焦版,內置(4G電信手機卡)

華為5G隨行WiFi手機卡:電信4G卡(暫未開通5G套餐),測試地點擁有5G信號覆蓋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 4G電信卡,信號滿格)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連接華為5G隨行WiFi 2.4G信號)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連接華為5G隨行WiFi 5G信號)

分別測試了OPPO Reno 10倍變焦版用4G電信卡的下載速度和延時、連接華為5G隨行WiFi 2.4G信號時的下載速度和延時和華為5G隨行WiFi 5G信號時的下載速度和延時。

從測試結果來看無論是2.4G信號還是5G信號,華為5G隨行WiFi的測速都超越了手機自身的4G信號,連接2.4GWiFi信號下載速度約為手機自身4G信號的1.99倍,連接5GWiFi信號下載速度約為手機自身4G信號的6.22倍;上傳速率幾乎差不多;網絡延時上三者表現都很出色,但連接華為5G隨行WiFi之後延時更低。

其中值得深究是,連接華為5G隨行WiFi的5G信號之後,下載速度居然超過了4G理論下載速度的2.6倍,再一次證實了坊間傳言非5G套餐的5G手機在5G信號覆蓋區域的下載速度要遠高於4G信號的下載速度,其實電信也公布過,4G套餐用5G網絡最高300Mbps,299元以上套餐是500Mbps,更高費用還可以就解鎖1000Mbps。

華為5G隨行WiFi同樣還具有「AI高鐵模式」,「AI高鐵模式」我們並不陌生,在華為系手機上我們也早已領教過它的威力,其工作原理是使用華為2012實驗室通信算法,智能預測並提前切換高鐵沿線更好的基站信號,從而做到設備的上網信號更加穩定,實測下平均上網速度提升20%,掉線率降低30%,延遲降低30%。

而「手游加速」模式也不例外,在華為系路由上我們也早已體驗,華為只不過再一次將其移植到了華為5G隨行WiFi身上。原理是路由器會先進行遊戲業務識別,然後使用WMM(Wi-Fi Multimedia Wi-Fi多媒體標準) 優先級調度,同時採用ATF(Airtime fairness 業務公平時間調度)來保證遊戲業務數據包能第一時間被轉發到用戶手機。


適用人群:小眾人群,解決剛需

毫無疑問,華為5G隨行WiFi是一款非常合格的隨行WiFi路由器,能夠將運營商信號很好的轉化成WiFi信號供多設備使用(最多可同時連接16個終端),但是這並不代表華為5G隨行WiFi適合於所有人,甚至不建議為了想體驗一下5G網絡而去買它,儘管華為5G隨行WiFi是目前嘗鮮5G最便宜方式。

那麼何種人才是華為5G隨行WiFi的受眾呢?華為5G隨行WiFi更加適合於商務差旅人士,本身就有隨行WiFi需求,那麼此時入手就能夠在整個5G時代去使用,所以不存在過時這一說,還能給自己提前體驗5G網絡的機會;第二類人群則是旅行家,穿梭於各個國家和地區,華為5G隨行WiFi支持全球150+國家和地區的5G/4G 頻段,不管走到哪裡都可以讓其為我們的手機、電腦、電子書等一切數碼設備提供網絡。

再說個具體的例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1月10日公布採購8萬台華為5G隨行WiFi供公司內部人員使用。


總結:給所有設備加上5G外掛基帶


毫無疑問,華為用5G開了一個好頭,同時華為也在現階段給我們找到5G應用最好的產品,因為華為5G隨行WiFi就像給所有聯網設備增加了一個5G外掛基帶,讓現有的設備通過這個外掛基帶都能升級為5G網絡設備,大大降低了我們現階段的換機成本(這裡的換機可不僅僅是手機、還有平板、筆記本等設備)。

5G時代能給我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現階段5G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快,而其它場景還在摸索中,華為5G隨行WiFi的出現恰好滿足了現階段我們對5G網速快的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k6b3AB3uTiws8K__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