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啊啊,今年最期待的電影,終於能和你們分享了
今年,我們最抓耳撓腮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沒法在院線看到《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了!
為什麼會這麼期待這部電影呢?
首先當然是因為陣容:《緝魂》《紅衣小女孩》《目擊者之追兇》程偉豪導演最新作品,許光漢和林柏宏主演。
其次是口碑:豆瓣高達8.8分。
最後,這個片也是真的很勁爆啊!!!
許光漢全裸大跳舞娘。
許光漢和同志男鬼結冥婚。
許光漢(的角色)上輩子是林柏宏(的角色)養的狗。(角色行為請勿上升到真人)
看完這部電影,從此以後,當你看到「冥婚」二字,還會聯想到讓你嚇破膽的各種恐怖電影嗎?
不,我只會想到:
林柏宏將許光漢逼到牆角,邪魅一笑——
「叫老公。」
好消息是,本片已經於今天下午三點,正式在網飛上映了。
還等什麼呢我的朋友們。
就是現在,打開投影儀。
打開大液晶螢幕。
拉上窗簾(bushi)。
一起沉浸式欣賞——光漢辣舞吧!
另一個好消息是,時值影片上線網飛之際,桃桃淘電影也有幸採訪到了導演程偉豪,和他一起聊聊這部電影,以及一路以來的創作生涯。
我們聊到了為什麼突然從「台灣鬼王」一個大跨步轉型成「台灣喜劇天花板」,如何在片場調教許光漢秀肌肉跳舞娘、以及在《關於我和鬼》大成功後接下來的打算……
話題都很勁爆(bushi)。
跟導演連線之後,我首先緊張激動地嚮導演報喜,這部新作在豆瓣得到了8.8分的大肯定。
沒想到導演立刻表示,自己早就對此了如指掌。原來程導平時也常上豆瓣,不僅會留意豆瓣評分,還會關注評論。
所以說,導演現在也非常期待影片上線流媒體後,與更多的觀眾見面,會得到怎樣的評價。
當然我也立刻追問了他,目前為止對《關於我和鬼》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評論捏?
程導立刻用一種有些羞澀的語氣說:那難免是那種很浮誇的,比如「台灣喜劇天花板」……
這位朋友恭喜你被翻牌了!
而我也哈哈大笑並表示,沒事的導演!之前也有很多人說您是「台灣新鬼王」!
聊到這裡就不免涉及到了一個話題,相信也都是大家最好奇的。
可能在此之前,程導在我們心中,都是拍懸疑片、驚悚片的一把好手,怎麼就轉型去拍喜劇了呢?
而這也就涉及到了《關於我和鬼》的緣起了。
這部電影的靈感其實是脫胎於一個創意故事比賽。
當時的故事大綱是「一個宅男清潔工撿到冥婚紅包,男鬼要求清潔工在頭七前完成自己的心愿」。
其實我一聽就會覺得,這個高概念本身就很有意思了,對吧?
但程導對它又進行了二次加工——將「宅男清潔工」的角色換成了「直男刑警」,又因此加入了緝毒案的另一條線索。
刑警的任務既是完成男鬼心愿,又是追查緝毒案。而這兩條線索,又恰好交匯到了一起。
宅男恐同直男
清潔工刑警
這個看似微小、實則至關重要的改動,一方面是將人物矛盾反差拉到最大,將喜劇效果拉滿;一方面也加入了更豐富的類型元素。
這也讓我們看到了程導作為類型片導演的深厚功底。
現在的《關於我和鬼》,之所以會如此精彩抓人,正因為它結合了喜劇和懸疑兩種類型,又還有一個「都市冥婚」的高概念。
你既會覺得,這簡直是「最不像程偉豪」的電影,因為它真的是太好笑了!!!
又會覺得,這還是一部「非常程偉豪」的電影,因為影片中依然充斥著我們最熟悉的懸疑、反轉、高概念。
如何能將兩者結合得這麼好,導演提到了一個秘訣,那就是「節奏」。
首先,喜劇本身是有節奏的。在劇本創作階段,導演就對節奏密度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像是插科打諢的情節、有趣的對白、不斷的拋梗接梗……
所以看電影的時候我們也感覺到了,這部戲的笑點,真的很密。三分鐘一小笑,五分鐘一大笑,真的沒有誇張。
另一種維繫節奏的方式則是懸念。
說到「懸念」,明顯就感覺導演聊嗨了,上頭了,畢竟這可是他的拿手好戲。
《關於我和鬼》的懸念大體上有三種。它來自於緝毒案件本身:誰是臥底,誰是真兇——觀眾直到結尾可能都猜不透謎底。
也來自於喜劇上的製造刻板印象,和打破刻板印象——畢竟,本片的主題就是「打破刻板印象」,所以,也有非常多的笑點,是圍繞著恐同直男和同志所展現的。
比如許光漢所扮演的直男刑警吳明翰,就非常符合我們對於直男的刻板印象:自大,粗魯,強烈的大男子主義……
林柏宏所扮演的男鬼毛毛,也有著很多對於同志的刻板印象:潔癖,優雅,過分龜毛……
這兩者都被塑造得很誇張、很極致,但也正因為此,所以被迫碰撞到一起的時候,才會尤其有火花。
影片的懸念也來自於套路與反套路。
將懸疑和喜劇兩種經典類型混合在一起之後,原本觀眾所熟知的各種類型套路,就都被解構了、打破了。你會發現,劇情的走向變得非常自由,非常靈活,腦洞大開。
以為要找真兇的時候,突然給你插科打諢一下;以為在開玩笑的時候,突然又高智商了起來……
看片的時候,我無數次也在內心感慨:
怎麼還能這樣玩!
沒想到吧!
作為觀眾的我,也覺得自己跟許光漢扮演的死直男一樣,明明老是被打臉……
但是又有點爽。
關於懸念,導演也提到了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觀點。
所有的戲都應該是心理懸疑戲。
即使並不是犯罪懸念類的作品,任何的戲劇作品,只有帶著一種懸疑性、拋出一個問題,才能讓觀眾產生探索的慾望、才能讓觀眾入戲。
而在設計任何反轉情節的時候,它都應該有一種與角色本身相契合的脈絡,它可能是一種成長的弧線,也可能是一種套路正反的翻轉。
聽到這裡也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難怪看程導的電影,總是會覺得有一個「鉤子」在勾著自己往下看。
當然,導演也提到,為本片的喜劇節奏做出了極大貢獻的,還有兩位男主角的精彩表現。
甚至不必詳談兩位演員在戲裡演得多好,單是看到他們出現在這部戲裡,反差感就已經拉滿了!
畢竟,你能想像《想見你》里的男神,變成一個暴躁、油膩、隨時會炸毛的大肌肉刑警嗎!
你能想像《六弄咖啡館》里的清雋少年,在本片中變成了龜毛毒舌、總是在半空中飄啊飄的同志男鬼嗎?
你不能,我也不能。
但是程導卻可以。
導演甚至表示,當初自己相中許光漢的時候,《想見你》都還沒有變成大爆款。
你就不得不佩服他的選角眼光之毒辣了。
我們順勢聊到了導演一直以來的選角思路,畢竟,包括許光漢在內,他與不少大明星都合作過,但又總是有本事讓這些明星在這些作品裡,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一面。
比如《緝魂》中的張震、《紅衣小女孩》系列中的許瑋甯和楊丞琳、以及更早的《目擊者之追兇》中的李淳……
而跟導演聊天的過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他非常了解自己的演員,幾乎提到每一位都能侃侃而談。他非常了解他們此前的履歷,也能夠從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角色里,看到他們的潛力。
許瑋甯此前常在偶像劇里扮演一些富家千金、女二號的角色,但程導卻能從中看到她表演的穩定性、以及在一些轉折點時的情緒爆發力,從而相中她,來扮演陰鬱的蛇蠍美人。
而會選擇張震來出演《緝魂》的原因就更有趣了,程導竟坦白是因為看了《繡春刀》。
一部是古裝戲,一部是科幻片,是否差距過大?但導演卻從中看到了張震出演懸疑偵查題材的潛力,以及他眼神里自帶的濃郁的故事性。
這可能帶給我們的啟發是,導演要如何選擇合適的演員呢?
首先當然需要有足夠的觀察能力,要在平時積累足夠的素材,知道演員演過什麼、具備怎樣的表演實力。
其次,還要有想像力。
觀眾看到的是演員在銀幕上的形象、與角色的貼合度,導演卻要看到他們的可能性,用一種更開放、更大膽的眼光,去審視鏡頭前的每一個人。
並且充分相信自己的演員,相信他們的專業能力,一定能給出導演想要的表演。
在《關於我和鬼》里就能感受到,導演給予了許光漢和林柏宏充分的信任。
片中不少精彩的橋段,其實都是在排練過程中碰撞和即興出來的。
影片中很大一部分笑點,都是依賴於兩位演員拋接球的過程。甚至包括兩位演員如何找到自己的狀態,那種肢體語言、說話腔調,也都是在排練過程中一點點磨合、嘗試出來的。
連本片中最精彩的金句——只要你看過,一定會印象深刻的那句「不敢相信!」,也是即興得出。
一場戲,演員們可能會給出二十多種不同的演法。而導演也花了大量的時候去排戲,排了幾乎1/2的劇本,這也是他排過最多戲的一部電影。
排練多,一方面是為了調整節奏,另一方面也是要碰撞出更多的靈感。最終,你會看到角色從演員身上生長出來,而那種渾然天成的喜劇感,也被賦予了生命力。
我們也和導演聊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
為什麼不讓許光漢(的角色)和林柏宏(的角色)真的談戀愛捏!!!!
是的,正如本片片名「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所昭示的那樣,最後兩位主角也只是變成了家人,而沒有變成愛人。
導演也表示,這個問題自己在最開始開發劇本的時候就考慮過了。
而最後他還是很堅定地選擇了「家人/朋友」走向,讓影片講述了兩個男生從夥伴變成家人的過程,而不是從歡喜冤家變成「真實冤家」的過程。
雖然官方嗑不到CP有點遺憾,但看過電影之後大家應該都會贊同,這其實也是影片的最大亮點之一了。
畢竟,如果真的談戀愛,那就俗了嘛。
反而沒有愛情,才是一種反套路。
而影片最終落腳於親情、友情和自我成長, 才是更真實、也更能打動到觀眾的。
在不劇透的情況下,最後還想聊的一個點,就是王凈扮演的警花林子晴一角。
看過電影之後會發現,這個角色身上也有很大的驚喜,同樣也是對於「警花」一詞的反套路和反刻板印象。
而我個人也很意外的是,雖然影片的主角是一個直男和一名同志,但影片並沒有單純地局限在男性敘事裡,反而也有著更廣泛的性別議題、和一些小小的女性關懷。
所以,才有了警花這個角色的大放異彩。
其實一直以來,程導的作品裡,都有著非常出彩的女性角色。
這種出彩體現在,她們都是很獨立、很有力量感的存在,而不是作為男性的依附而出現。
《紅衣小女孩》系列在華語片里,是少見的女性擔任恐怖片主角的電影。
而即使不是主角,像《緝魂》里的李燕、《目擊者》里的Maggie,也會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也特別和程導聊到了這一點,而他則果斷地說出:
「在現代社會,女性很多時候就是比男性強大的。」
「女性身上有著成長的能量。」
「很多時候,男性、或者在華人社會這種以父權為主的時代下,其實已經開始有些力量在轉變,而我也會希望自己的電影可以有一些比較接近當代的一種氛圍,可以以女性的力量為主去展現一些東西。」
最後,程導也振聾發聵地說出:
「如果真的要硬要講我有什麼歧視的話,可能我比較歧視男性。」
好!
鼓掌!
(這句話肯定是開玩笑啦。)
不過,雖然是玩笑,程導也向我們透露了一點,就是《關於我和鬼》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在這裡,接下來導演也在考慮做一些IP的延伸。
所以,警花這個角色,將來可能會更有戲哦!
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也迫不及待要去看片了吧!
我也不能再繼續寫下去了。
否則,真的忍不住想要劇透了!!!
整個三十分鐘的採訪下來,跟導演聊天最大的感受是,程導真的是一個非常誠懇、非常謙虛的人。
很願意跟人溝通,很願意跟人分享。
尤其是一提到創作相關的話題,就很滔滔不絕。
也相信正是這樣熱愛創作、尊重觀眾的人,才能不斷地帶給我們驚喜,拍出更好看的電影。
對了,結束採訪以前,導演還弱弱地補了一句,希望影片上線流媒體後,還是能保持8.8分的成績。
朋友們,那就看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