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的這種日常習慣,卻可能「埋下」血管堵塞的禍根!及時糾正

2023-11-16     漫說健康

原標題:炒菜的這種日常習慣,卻可能「埋下」血管堵塞的禍根!及時糾正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炒菜幾乎都是每天必備的功課。

各種蔬菜和肉、蛋、魚,在煎、炒、烹、炸等烹飪方法的製作下,被做成了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不僅可以滿足全家人的味蕾,而且還能為身體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

不過在炒菜的時候如果有這個壞習慣,那麼就要加倍小心血管堵塞。

血管堵塞的危害有哪些?

一旦體內的血管出現了堵塞的現象,很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而且還會誘發一系列高危疾病出現。

例如,腎動脈堵塞之後就會導致腎動脈狹窄,進而誘發腎血管性高血壓以及缺血性腎病等。

一旦形成了血栓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嚴重受損,尤其是頭部血管栓塞之後,還可能誘發腦溢血等疾病出現。

哪些炒菜習慣會導致血管堵塞?

-----多放油!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成年人身體每天攝入的油不能高於25~30克

油脂攝入過量會導致身體內脂質代謝紊亂,從而引發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具體來說,攝入過多的油脂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醯甘油水平升高,這會增加血管內膜的厚度和硬度,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而導致動脈狹窄和血管阻塞。

此外,油脂還會引起炎症反應,增加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氧化應激物質,進一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功能異常血栓形成。

長期攝入過多的油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

因此,建議控制油脂的攝入,避免過量攝入油脂,尤其是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更為明顯。

同時,建議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橄欖油、堅果等,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日常生活中,咱們應該如何減少吃油?

1、改變烹飪方法

既然想要讓菜肴中的油脂少一些,除了應該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之外,也應該積極改變烹飪方式。

比如儘量少油煎、油炸的方法烹制食物,改用蒸、煮、燉、汆、拌等少油的烹調方法,這樣不僅會讓身體少攝入油脂,而且還能避免血管堵塞,進而遠離一些不必要的疾病。

2、多熬湯喝

對於南方朋友來說一定對湯品不陌生,因為在大多數南方人的餐桌上,湯簡直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而做湯的時候應該儘量做一些清淡的湯品,比如蔬菜湯或魚湯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湯中的油脂也會特別少,這樣就能有效預防血管堵塞。

3、注意忌口

既然想要遠離血管堵塞的危害,平時就應該多注意忌口,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脂類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酥皮點心、餅乾等,這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

而這種物質也是血管堵塞,以及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認為菜中的油脂含量過高吃起來才會特別香。

殊不知在滿足口舌之欲的同時,卻為身體健康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一旦體內的脂肪含量過高就很容易誘發一些疾病出現,為了遠離疾病的危害,還是應該多注意改變烹飪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11a6a28ef626643a1923679934c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