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部分本土品牌正在逐漸完成國產替代

2023-06-14     普華有策

原標題: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部分本土品牌正在逐漸完成國產替代

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部分本土品牌正在逐漸完成國產替代

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的消費主要與居民生命健康密切相關,需求剛性較強,與經濟周期不存在直接關係,經濟周期性波動不會對該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從地域性結構特徵上看,由於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具有人口、人才集中和高等級醫療機構數量多的特點,醫療器械製造企業相對較多,區域競爭優勢明顯。隨著疼痛治療理念的逐漸普及,我國疼痛治療領域醫療器械市場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由於我國疼痛治療理念引入時間較晚,我國企業相比於國外的疼痛治療領域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不過隨著國內部分領先企業的技術水平的提升,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正逐步擴大,成為疼痛治療領域的有力競爭者。伴隨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中國疼痛治療市場的規模也會逐漸擴大。

1、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競爭格局

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的國產替代程度日益提高,部分優秀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漸完成國產替代。如射頻熱凝電極、射頻控溫熱凝器、射頻熱凝套管針、醫用臭氧治療儀等疼痛治療設備及相關耗材,國內外資品牌與國產品牌共存,國產品牌逐步拓寬市場份額,形成進口替代。

2、疼痛治療設備行業發展情況

疼痛是由於組織損傷或者潛在組織損傷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經驗,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其與血壓、體溫、呼吸、脈搏並稱五大生命體徵,是用以判斷病情輕重和危急程度的主要指征。根據持續時間可將疼痛分為:短於一個月的急性疼痛、一到六個月之間的亞急性疼痛和三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

根據原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規定,疼痛科主要圍繞慢性疼痛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相關服務,ISAP 將慢性疼痛定義為超過 3 個月或在創傷愈後持續存在的疼痛,主要包括頸椎病、椎間盤突出、三叉神經痛、肩周炎等。慢性疼痛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僅給患者帶來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也給社會帶來巨大的醫療資源消耗和生產力損失。作為當今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慢性疼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 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就有麻醉科醫生開設疼痛門診,其英文為 Pain Management,因此疼痛科在譯為中文時常被譯為疼痛管理。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國外許多醫院相繼開設疼痛科室,建立疼痛研究治療中心。1976 年國際疼痛學會的成立,標誌著疼痛學科正式進入大眾視野。疼痛科集中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多種邊緣科學中與疼痛有關的基本理論和診療技術,涵蓋了患者教育、疼痛評估、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和監測等環節,是一門具有疼痛學科的自身理論和診療技術體系,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技術、臨床與基礎密切結合的綜合性學科。

疼痛治療方法通常可分為醫療器械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式。醫療器械治療方式藉助疼痛治療設備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疼痛,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方式是疼痛治療的最主要方式,主要藥物包括麻醉性鎮痛藥、抗驚厥藥、偏頭痛藥、抗抑鬱藥物等,其中 49%為阿片類止痛藥,不過使用藥物治療存在藥物耐受和藥物成癮風險,因此採用醫療器械解決疼痛的比例越來越高。

疼痛治療設備是用於幫助患者緩解或減輕疼痛症狀的醫療設備。這些設備利用物理療法或其他非藥物療法來有效治療疼痛。常見的疼痛治療設備包括電刺激設備、射頻治療設備、雷射治療設備等。儘管這些設備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但都旨在幫助患者緩解或減輕疼痛,促進其恢復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在醫療實踐中,疼痛治療設備通常會進行結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有效的疼痛治療方案。

3、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技術水平

疼痛治療設備行業涉及醫用材料、信息、通訊網絡、儀器儀表、電子、微電機系統、先進位造等眾多領域,屬於多學科交叉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全球及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發展,給中國本土的醫療器械製造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善、產業基礎雄厚的產業體系。經過近年的發展,國內企業已能生產絕大多數常用醫療器械產品,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醫療器械廠商的數量己經超過了歐洲、美國廠商的總和,尤其在一次性醫療器械產品上,國內已經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產製造能力。但在高端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市場,中國本土企業與歐美廠商相比仍存在差距。

4、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壁壘

(1)准入壁壘

疼痛治療行業涉及患者的安全與健康,因此其研發、生產、銷售等與產品相關的環節受到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的嚴格約束。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企業必須取得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產品註冊等相關許可才能在國內開展經營活動。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疼痛治療產品的監管要求不同,企業需要遵循相應的法規標準和管理規定。取得市場准入不僅需要滿足較高的產品質量要求,還需要投入研發、檢測、臨床評價、註冊等費用,並且通常還需要較長的認證周期,因此該行業對於新進入者存在較高的市場准入壁壘。

(2)技術壁壘

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是一個高新技術領域,涉及醫用材料、電子、信息、通訊網絡、儀器儀表、微電機系統、先進位造等眾多領域。該行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壁壘,因為核心技術的積累和技術成果的轉化需要長期投入,通常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和疼痛治療需求的增長,醫院和患者對疼痛治療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適度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促使行業技術創新不斷加速。企業需要掌握相關底層技術以支撐產品研發和成本優化,進一步提升新進企業進入本行業的技術壁壘。

(3)渠道壁壘

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產品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營銷渠道的搭建和管理是業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國內醫療機構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分布廣泛,建立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需要長期積累。此外,疼痛治療產品的營銷團隊需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產品的銷售經驗。新進入者很難快速建立完善的銷售渠道和成熟的營銷團隊,因此疼痛治療行業具有較高的銷售渠道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疼痛治療設備及其配套耗材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005fde3e2bc522f19ec66ea2af5d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