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是俄羅斯愛國者」,俄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向已故的杜金娜追授英勇勳章,「對杜金娜的謀殺是卑鄙且殘忍的罪行」。
俄羅斯政治學家、記者達莉婭·杜金娜在車中遭爆炸身亡一案,引發了全球關注,俄羅斯國內更是群情激憤,俄偵查委員會主席任巴斯特雷金親自著手調查此案。杜金娜還有一重引人注目的身份,她是俄知名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的女兒,在爆炸事發當晚,杜金娜與父親的車一前一後,殘忍的是,這位父親親眼目睹了女兒葬身於火海,卻無能為力。
有分析認為,目標本是杜金,陰差陽錯下杜金逃過一劫。杜金曾在俄政府內任要職,還擔任過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有一說認為他的歐亞主義理論影響了大部分俄羅斯精英階層,甚至還在俄軍中廣為傳播,因此其「普京智囊」「普京大腦」的外號流傳開來。
但實際上,杜金早在8年前就因其爭議言論被莫斯科國立大學解僱。並且其外號是被美國媒體的編輯更改後安在了杜金的頭上,因此,杜金的思想在俄羅斯國內算不上主流,更有分析稱他相對邊緣,對決策的影響屬實有限。
這是一個在西方更為知名的人物,被美西方描述為「極右翼民族主義者」和俄對烏行動的「精神嚮導」,早已被西方列入制裁名單,俄烏衝突後,杜金娜也被西方列為制裁對象。杜金娜的思想秉承父親,不贊成西方思想,反對美國霸權主義,還曾多次在涉華立場上支持中國,支持中俄加強合作。
也許正因為杜金在西方如此「受歡迎」,在俄羅斯國內,他特立獨行,不屬於權力核心好接近,又反對美西方的霸權,才被當做靶子。
關於嫌疑人,俄方已迅速破獲,指出為43歲的烏克蘭女性沃夫克。其作案手法縝密,攜帶12歲的女兒為自己打掩護,曾三次變換車牌進入俄羅斯,租住在離杜金娜住所不遠處伺機而動。據悉,杜金娜所乘汽車上安裝的爆炸裝置的威力約為400克TNT當量。此後,她又變換髮色,換了車牌,俄聯邦安全局稱其已逃往愛沙尼亞。
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扒了出來。俄媒引述分析稱,杜金是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激進支持者,他在烏克蘭人盡皆知。俄媒還提到了8月24日烏克蘭獨立日這一天,稱在這之前,基輔需要取得某種勝利,因此組織了一系列恐怖襲擊。
俄羅斯一個黑客組織稱,沃夫克是烏克蘭民族主義亞速營的一名士兵,他們在網站上發布了沃夫克的身份證照片。俄聯邦安全局稱稱,杜金娜遇害的幕後黑手是烏克蘭特種部隊,而執行者正是沃夫克。俄新社表示,沃夫克將被列入國際通緝名單,以便於引渡俄羅斯。
對於俄方迅速破案,烏方立即進行了全盤否認。美國也異常冷靜拒絕回應。愛沙尼亞警察和邊防部隊回應,只會在「法律確定的情況下」共享跨境活動信息,並不會因為俄羅斯在媒體上的指控而行動。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表示,聯合國呼籲對杜金娜之死開展調查,以確定事件背後的全部真相。
很快,沃夫克的家人發聲了。她的表妹承認,沃夫克曾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服役。沃夫克對誰都是守口如瓶,她一個月前去了歐洲,並沒有回到她在馬里烏波爾的公寓。
沃夫克的父親也發聲了。他表示,沃夫克在前段時間確實作為難民前往歐洲,好像是在法國,但她不喜歡,很快又返回了波蘭,然後回到烏克蘭。他還表示,沃夫克沒有在亞速營服役過,她曾在烏軍服役。就在杜金娜身亡的幾天前,沃夫克的父親還接到過沃夫克打來的電話,沃夫克向父親報平安,表示「一切正常」,「據說電話是從立陶宛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