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角硫因,不止於抗氧化!

2023-11-09     青眼

原標題:麥角硫因,不止於抗氧化!

「無限探索」

10月13日,由青眼、青眼情報、CHAILEEDO主辦,浴見、for/get戰略合作的2023(第八屆)中國化妝品趨勢大會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以「中國成分」為主題,會上,瑞德林高級科學家、產品中心副總裁方欣帶來了《作為分子、物質和原料的麥角硫因》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麥角硫因的功效與作用。

以下是演講實錄:

在接下來的20分鐘內,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於胺基酸衍生物——麥角硫因的認知。

麥角硫因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也非常熟悉,但其實對它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在座的各位。麥角硫因作為一種物質、一種成分,化學家、生物學家,以及下遊客戶和品牌方,都對麥角硫因非常感興趣,只是說我們的角色不同,對麥角硫因的認知也不同。

對於化學家來說,麥角硫因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分子;對於生物學家來說,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產物;對於在座的大多數夥伴而言,它可能只是一種原料。

所以,這次我將從三個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麥角硫因。

第一,麥角硫因其實是一個分子,它的結構非常有意思,比較少見。

首先,麥角硫因的骨架是組氨酸,屬於組氨酸衍生物,而組氨酸有兩個特徵:其一,在咪唑環上含有一個硫酮;其二,在其中一個胺基酸上有個甲基化的分子。

這樣的結構特徵賦予了麥角硫因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性質。比如,咪唑環上有硫酮式的結構,其中的酮是一個很強的電負性原子,所以從電荷的密度來看,它是δ-的,而相鄰的兩個咪唑環是δ-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麥角硫因的硫對其功效而言非常重要。

其次,麥角硫因所有的反應性都跟咪唑環上的硫酮式結構有關。

三甲胺這個結構大家可能也都非常熟悉,比如常見的原料甜菜鹼也有這個結構,這個結構主要關乎水溶性,麥角硫因的水溶性很好,正是因為這個結構。所以,作為分子而言,它是一個水溶性非常好的胺基酸衍生物,而且它相對比較穩定,整個熱分解溫度大概在260度左右,屬於一個很穩定的分子。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麥角硫因的氧化還原標準電極電勢是在-0.6V左右,而谷胱甘肽的標準電極電位大概是-0.24V,所以,麥角硫因的標準電極電位相對而言更正一點。也就是說,從還原性的角度來看,麥角硫因比谷胱甘肽要弱一點。

麥角硫因的外觀是白色的晶體,屬於遇水即溶的一款原料。那麼,為什麼麥角硫因又是一個弱的還原劑?

這和它的特殊結構有關,雖然麥角硫因在人體的生理pH條件下是一個硫酮式的結構,但它其實還有一個互變異構,根據pH值的不同,它還可以變成硫醇式結構。硫醇式結構上面氫的解離常數大概在10-11左右,是一個非常弱的酸。所以,如果想拔掉這個氫,需要鹼性非常強,這也導致了麥角硫因和谷胱甘肽二者的差異性,後者的氫很容易掉,但前者的整個氫都很穩定,是一個很弱的酸。

麥角硫因和谷胱甘肽的差異性在於,谷胱甘肽也有硫醇式結構,硫醇上接的是烷基,但是麥角硫因的硫醇連接的是咪唑環。麥角硫因硫上的電荷密度低於傳統的烷基硫醇。這也就導致,谷胱甘肽在空氣里很容易被氧化,但麥角硫因在空氣中比較穩定。

此外,為什麼麥角硫因是一個強效抗氧化劑?因為麥角硫因的抗氧化機理比較獨特,它主要發生在硫酮式結構中,遇到活性氧之後被氧化脫掉變成三鉀基組氨酸,這也是它氧化中間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麥角硫因還對單線態氧有很強的捕獲作用,在光照時,極容易產生單線態氧,同時,麥角硫因還可以在谷胱甘肽的作用下再生,並有相應的再生途徑。

除此之外,由於麥角硫因的結構中包含咪唑環及硫,所以它很容易絡合二價金屬離子。事實上,很多帶咪唑環的原料,比如肌肽、三肽-1等,都有可以和金屬絡合。

作為分子來講,麥角硫因特殊的硫酮式結構,在天然產物里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對於化學家而言,它非常有意思。

第二,麥角硫因也是一個天然產物。

1909年,法國藥劑學家發現麥子上會感染麥角真菌,他在分離麥角真菌時,發現了一個白色晶體,並把晶體的結構也鑑定了出來。由於晶體源自麥角真菌,所以他起名叫麥角硫因,這即是麥角硫因的起源,是一種天然產物。

其實,麥角硫因在細菌、真菌中都可以合成。目前,麥角硫因的生物合成途徑共有3種。

第一,真核生物細菌里的耗氧途徑,通過以半胱氨酸和谷氨酸形成谷氨醯半胱氨酸,然後用組氨酸連接酶,在酶的作用下,合成麥角硫因,這是在細菌里的合成途徑。

第二,如果是在真菌里,也即蘑菇里,合成途徑會比細菌相對更簡單一點,主要還是組氨酸在甲硫氨酸酶的作用下,先上甲基,然後通過酶的作用,形成麥角硫因。

第三,上面兩個途徑其實都需要氧氣的參與,但在自然界裡,還有一種途徑是不需要氧氣參與的,從三甲基組氨酸一步到位變成麥角硫因,這是一個厭氧途徑,是不需要氧氣的。這個途徑比較古老,與這個途徑相關的酶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很多很古老的細菌裡面,相同類似功效的酶,核心的功能跟胺基酸序列高度保守。

麥角硫因這個物質可追溯到24億年前,在地球產生氧氣前,麥角硫因這一物質就出現了。但當時沒有氧氣,為什麼會存在這個物質呢?其實有一個假說,即麥角硫因其實是細菌為了抵擋其他的環境影響進化而來的。只是說有了氧氣,地球上產生了富氧環境,麥角硫因的生理作用慢慢變成了抗氧化作用。

比如說,從進化的角度來講,麥角硫因最初可能不是作為一個抗氧化劑來使用的,只是後來在進化、演化的過程中,它變成了一個抗氧化劑。

麥角硫因的獲得途徑,最傳統的方式是提取,即從各種各樣的蘑菇里直接提取,或者用蘑菇菌絲髮酵。然而從發酵密度來看,1升的發酵液產率大概僅能產生幾毫克麥角硫因,產率很低,純化成本較高,這也是麥角硫因價格比較昂貴的原因。

除提取外,還有一種是化學合成方式。由於麥角硫因是組氨酸的衍生物,天然組氨酸都是L型的,理論上來說,我們所謂的自然界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都是L型結構。

麥角硫因的化學合成法,是用組氨酸甲酯,先上兩個甲基,然後上硫酮,最後再上一個甲基,這個過程中容易出現消旋反應。組氨酸是一個特別容易消旋的胺基酸,這也使得很難拿到一個單一構型的物質。

另外,現在用的比較多的獲取途徑是發酵。發酵過程中,一般使用的是大腸桿菌、酵母、谷氨酸棒桿菌等一系列菌。無論是在細菌,還是在真菌裡面的合成路徑,均通過基因控制或代謝工程等合成生物學手段,移植於細胞體內,用很簡單的原料,去合成麥角硫因。從產率上來看,目前行業內能做到克級的產率,但是相應的提純成本也比較高。

目前行業正在探索新一代的合成路徑,即用酶催化。此前,麥角硫因是在體內進行合成,而酶催化則是把這條合成路徑拿到了體外。

實際上,體外的酶催化是一個多酶催化的路徑,最短的合成路徑也需要2-3種酶的參與,同時涉及到了輔助因子。這也導致對反應條件的優化、對於酶改造的要求比較高。從目前來看,技術挑戰比較大,但通過酶催化合成麥角硫因,產率會很高,能夠做到幾十克,甚至上百克每升的產率,顯著提升物質的供給。

此外,麥角硫因還有一個特點,它有一個轉運載體。一般說來,一些物質要進行跨膜運輸,在沒有任何轉移載體的情況下,跨膜相對比較困難,特別是一些大分子。而有了轉運載體,就可以把這個物質轉移進去。麥角硫因的轉運載體最初叫OCTN1,其實,OCTN1編碼基因早已被熟知,OCTN1是該基因表達出來的蛋白。

為什麼被稱作OCTN1?這是因為研究這個基因表達的蛋白研究者,發現它可以轉運四乙胺類物質,而四乙胺是一個有機陽離子,所以就把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稱為新型有機陽離子轉運體OCTN1。

在後來的研究中,我們發現OCTN1不僅能轉運四乙胺,還能轉運類似於組氨酸衍生物的結構,例如麥角硫因。你會發現,對於這類擁有三甲胺結構的物質,麥角硫因的轉運效率遠遠超過其他物質。如果將這些結構類似物篩選一遍,你會發現,OCTN1對麥角硫因的轉運效率是最高的,所以這是一個特異性的轉運載體。

此外,這個蛋白後來用OCTN1命名其實已經不準確了,更規範的命名是麥角硫因轉運體ETT。德國的科學家已經對它進行了非常多的研究,這個轉運載體其實在細胞體、在人體內各種不同組織分布還是非常廣泛的。

最後,麥角硫因作為一種原料,究竟有何作用?

麥角硫因不僅能被應用於化妝品領域,在膳食營養補充劑、食品添加劑等領域也具有非常好的功效。

麥角硫因最重要的一個功效是抗氧化,雖然它只能捕獲一部分自由基,但捕獲效率很高,而且自身又很穩定,不容易被氧化。另外,在分子尺度上,特別是在成纖維細胞等分子尺度上,它能夠抑制一些相關的信號通路。比如說,AP-1能夠促進一些信號通路,而Nrf2,則和激活抗氧化通路相關。在分子尺度上,已經有很多關於麥角硫因在皮膚學上的研究,所有和ROS相關的信號通路,麥角硫因都有相應的研究去證明它可以抑制,或者是促進相關信號通路的表達。

關於麥角硫因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夠抑制線粒體內超氧化物的數量,增加線粒體的數量,並提升線粒體的膜電位。本質上而言,均是為了防止線粒體在過量活性氧的作用下受到損傷,起到保護線粒體的作用。

另外,對於大家比較關心的sirt基因,一個去乙醯化酶的長壽蛋白,我們發現在細胞上,麥角硫因對sirt基因也有很明顯的提升作用。作為食品添加劑,在歐盟,麥角硫因已經獲批為一個新食品原料。在蘑菇里,麥角硫因的含量特別多,所以,吃蘑菇多的地方和人群人均壽命會增長,同時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會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齡增加,麥角硫因在人體的含量會隨之下降。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一些神經退行性或認知下降時,麥角硫因在體內的含量是普遍下降的。所以,現在麥角硫因被認為和衰老、認知相關聯,它是一個生物信號分子。

另外,在心血管領域,經過大量的樣本分析,麥角硫因被證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即是其在口服領域的應用。研究者通過對藥物進行分析,發現我們吃進去含麥角硫因的藥品,可以增加血液裡面麥角硫因的含量,但含量不會一直增加。這主要是因為,麥角硫因會以某種形式儲存在我們身體的一些器官,比如,肝臟或骨髓里。

當我們體內遇到氧化性危機時,我們會啟動某種機制表達它的轉運體轉運蛋白,讓麥角硫因向這些容易受氧化性損傷的器官富集,去抑制ROS對它的影響,所以我們把它叫做適應性的抗氧化行為。

最後,麥角硫因作為食品添加劑,可以防止食物變質。這通過蘋果實驗即可來證明,我們把蘋果一邊抹上麥角硫因,一邊不抹,你會發現麥角硫因抗氧化的效果非常明顯,在食品保鮮劑上具備應用潛力。

以上是我們對麥角硫因作為分子、物質、原料的分享,我們對它的研究還不是很充分,期待未來能與產業上下游共同探討其未解之謎。

整理:青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8cfea4cf2871da482e73c34b05e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