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拖垮全劇,《狂飆》4位演員堪稱「敗筆」,讓人看著難受

2023-02-04     小敏說動漫

原標題:表演拖垮全劇,《狂飆》4位演員堪稱「敗筆」,讓人看著難受

文/偵影探長

編輯/偵影探長

伴隨著大結局的播出,狂飆又上熱搜了!自打《狂飆》開播以來,幾乎每天都有相關詞條被火熱討論,正如劇名一樣,人氣狂飆。

只要看過的人,無一例外都是誇獎、推薦,作為春節檔最熱門的電視劇,收視率爆棚,影響力大,觀眾過年回家的路上都無一例外在高鐵上觀看《狂飆》。

更誇張的是,向來年輕人最多、玩遊戲為主的網吧里,網友們不玩遊戲,而是一個一個都開著電腦看《狂飆》,讓網吧秒變追劇場,年輕人花錢追劇,屬實讓人沒想到。

也足以見得,《狂飆》有多優秀,多麼俘獲人心!

不可否認《狂飆》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演技都在線,但一部劇中難免有幾個讓人出戲的角色,他們有的是挑起大梁的主角、有的是走關係進來的「關係戶」,還有的甚至是被稱為「老戲骨」的前輩!

《狂飆》已經迎來結局,讓人感嘆:如果沒有這幾位,狂飆是否還能達到一個更新的高度?

「安欣」—張譯

《狂飆》可謂是「眾星雲集」,老面孔新面孔齊上陣,各個演技都沒話說。

可曾幾何時,張譯曾是票房保證,人人眼中的演技派,而作為主演的他,這次卻不是最受觀眾、最受好評的那個,遠不如男二張頌文。

有人會說:男主演技平平這部劇還會爆火嗎?這不現實!

也有人說:不是張譯拉胯,而是張頌文太優秀!

無論怎樣,比起之前的劇,張譯這次表現的確沒有男二那麼亮眼,也存在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依然能撐起《狂飆》。張譯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哪呢?

張譯剛出場時,飾演的是二十多歲的安欣,原本應該青春氣息濃重,但張譯表現出來的卻是彎腰駝背、畏畏縮縮的樣子,特別是面對感情時,被網友稱扭捏的像個「娘炮」。

張譯早已過了不惑之年,比年輕的安欣年紀大了一倍多,雖然比同齡人狀態要好很多,但真的已經演不出小伙子的味道了。

全程用嘴巴表現自己的情緒狀態,抿、嘟、撇,本來就一臉褶子,還時不時用小動作裝可愛,陽剛氣息十足的少年警察根本做不出這種動作。

當臥底時的表演更明顯,心虛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動作暴露,眼睛亂瞟、身體緊繃,非常不自然。放在現實中,臥底要是這種表現,分分鐘下線。

用一句話來總結:表演痕跡太重。

更被觀眾吐槽是張譯的台詞,劇中設定的背景是南方城市,起初身為東北人的張譯為飾演這個而角色加入了一些南方方言,這樣的目的沒錯,於人於劇都只有好處,也更接地氣。

但張譯在說方言時,讓說方言的和不說方言的人都沉默了,首先全部人物里僅僅張譯自己說的是方言,表現得有些刻意了,給觀眾的觀感也不太好。

其次,方言從張譯口中說出來總讓人感覺非常彆扭,他的口音讓會讓觀眾覺得:到底是南方口音?還是東北口音?反正就是每種方言都沾邊,但每種都不像,像凹造型一樣凹口音,太為難人了。

張譯的刻意和用力過猛,觀眾沒有買單,對比男二張頌文的演技,精湛自然到網友表示:

查查高啟強,感覺他不像演的。

張譯這次略遜一籌。

「孟鈺」—李一桐

要說男主演技不如男配,那女主的演技更是拉胯,和女配比起來,敗壞路人緣。

女主角孟鈺的扮演者叫李一桐,對於觀眾來說,她遠沒有張譯國民度高,甚至在部分觀眾看來是新角色,對她的演技很是期待,卻在最後落得個「最受爭議的角色」。

孟鈺是書香門第的富家女兒,父親是老局長,她的職業又是追求真相的記者,明明沒受過磨礪,卻又要正義感爆棚,其實飾演起來並不簡單。

因此,在一場綁架戲中,觀眾對李一桐的演技有著兩極分化的評論。

有人認為,孟鈺是沒吃過苦頭的大小姐,她演出了被綁架時的恐慌害怕。

同時她的身份又很特別,是高知,也很聰明,表演中又有一種故作聰明的冷靜。特別是那雙滿含淚水的眼睛和微皺的眉頭,滿滿的破碎感和絕望,詮釋的相當不錯。

也有人說,李一桐的哭戲是一位演員就應該具有的技能,隨便拎出來一個人都比她強。

綁架之後被安欣救出來,她的表現十分違和,沒有無助驚恐和委屈,沒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激動。看似是在給安欣提供證據,但眼神和手上動作都十分飄忽,甚至有一種領導交代下屬任務的感覺。

而觀眾覺得李一桐在劇中的最大敗筆,還是劇中的妝容和裝扮。

劇情設定的時間在21世紀初,那時如果不是混時尚圈的人,應該是不太懂時尚,但孟鈺的服裝都顯得新潮現代,導致整個人物與該劇格格不入。

臉上的妝容更出戲,睫毛細長整齊,臉上白凈紅潤,眉毛都畫的很有技術,太精緻,完全不像一個正劇中應該出現的角色。

每當孟鈺單獨出現,就會有一種在看韓劇的感覺,她就是韓劇女主,連「傻白甜」的角色都沒演好。

而且在一眾實力演員的「襯托」下,李一桐的表演顯得特別稚嫩。

反而是高葉出演的女配「大嫂」陳書婷的表現簡直讓人佩服。這裡的大嫂可不是家庭劇中勤勞的大嫂,而是黑社會的「大姐大」。

只要是她在的地方,身邊所有都顯得黯淡無光,不僅僅是因為她美得驚心動魄,那股子強大的氣場,電視機螢幕外的人都被震懾。

妝造也是復古風,烈焰紅唇、黑髮波浪,珍珠耳環,大姐大的形象深入人心,也難怪網友說:

「大嫂不是因為大哥而成為大嫂,而是大嫂選擇了誰誰才是大哥!」

要說《狂飆》中最出圈、最有路人緣的角色,非「大嫂」的扮演者高葉莫屬,女主角倒沒什麼存在感,可有可無的感覺。

「高曉晨」—吳羽卿

要說李一桐的演技還具有爭議性,有人喜歡有人厭,那高曉晨的扮演者吳羽卿則是被全員討厭,因為是「關係戶」,還拖累了同樣出演《狂飆》的父母。

相信大家也聽出來了,吳羽卿就是吳剛的兒子,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吳羽卿迄今為止沒有吸取到父親身上的一丁點演技。

其實娛樂圈從來不少「關係戶」,很多德高望重的「老戲骨」都會帶著自己兒女進組,更快更容易打通他們的演藝道路。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走後門」的現象,觀眾對於「星二代」的要求更為苛刻。如果演得不好,就會被痛罵,吳羽卿現在正在遭受這個過程。

吳羽卿飾演的高曉晨是大嫂和大哥的兒子,也就是黑社會「二代」,但吳羽卿並未演出他身上的狠勁,呈現出來的感覺是「非主流」、「狂躁症」。

年少時的吳羽卿經常被父親帶著上節目,在觀眾眼中,小時候的他十分可愛懂事,長相也是清修俊俏,怎麼幾年過去了,顏值崩塌,長殘了。

只要是高曉晨出現,無論和誰說話都是五官亂飛,不是眼睛瞪得像銅鈴,就是伸長脖子暴出青筋,眉毛都快飛到髮際線,又黃又白的頭髮簡直讓觀眾「審丑疲勞」!浮誇的表情毫無演技可言。

關鍵是嗓子也被形容為「公鴨嗓」,說話的時候就像是一隻暴躁的驢,簡直是對眼睛和耳朵的雙重摺磨。

更讓網友們不能接受的是,吳羽卿劇中的父母是大嫂陳書婷和大哥高啟強,這兩個人是整部劇中演技最好的人,卻搭配了一個演技最差的兒子,實在是無法理解。

而父親吳剛以及母親岳秀清都有在《狂飆》中飾演角色,吳剛扮演督導專員徐忠,岳秀清是徐太太,劇外夫妻在劇內也扮演夫妻,自然是沒得說。

吳剛作為國家一級演員,除了那雙誇張的雙眼皮之外,演技不用質疑。岳秀清的表演也十分簡潔輕鬆,並未讓觀眾感到彆扭。但最後卻被親兒子連累,被嘲笑「關係戶」。

但其實《狂飆》中遠不止吳羽卿一個「關係戶」、「星二代」,飾演「楊建」一角的王驍同樣也是,母親是大名鼎鼎的影后王馥荔,曾經他也因為「關係戶」被詬病質疑,後來用演技征服了那些看不起他的讓人。

無論是劇中的父母,還是現實中的父母,吳羽卿都要向他們學習,演技真的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畢竟想要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要從「關係戶」中翻身,還需要真本事。

「泰叔」—倪大紅

說起倪大紅,在娛樂圈絕對能稱得上前輩,但真正深入人心的角色除了「蘇大強」之外,屈指可數,「老戲骨」那麼多,他卻沒有「入選」。

包括這次在《狂飆》中飾演泰叔,演技平平不出彩,不少觀眾對倪大紅的演技感到失望。

泰叔是劇中最大的黑惡勢力頭頭,有權有勢,殘暴無人性,沒有一個人敢和他頂一句嘴。可就是這樣一個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應該是不怒自威,喜怒不形於色,讓人看一眼就會害怕的角色。

但倪大紅氣場弱,一副死魚眼,表情呆滯、神情木訥,特別是笑起來,活脫脫的蘇大強。

比起黑道大佬,倒是更像街邊下象棋的老爺爺,完全沒有一點大佬馳騁社會的威嚴,觀眾是帶入不僅劇情,也絲毫感覺不到緊張感。

雖然劇中的高啟強有著強大的劇本扶持,但泰叔縱橫江湖這麼多年,社會關係盤根錯節,應該是各個領域都有人擁護效忠,卻輕而易舉就被一個賣魚的拿下,甚至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也被占據,太假了。

而在劇情的發展中,倪大紅所展現出來的大佬既不兇狠,也不是老謀深算,被名不見經傳的人牽著鼻子走。看倪大紅的表情不是深不可測,而是一肚子的窩囊,敢怒不敢言。

能將反派演成諧星,不知該說倪大紅太厲害還是太平淡。

演過那麼多戲,「千人一面」的禁忌竟然在倪大紅身上犯了,讓人難以置信。說得難聽點,演技還不如後輩。

另一位大人物孟德海和全程反派的倪大紅比起來,各種小動作和微表情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將亦正亦邪的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演技稱得上一流。

對於這種現象,筆者也有話說:

在《狂飆》中,張頌文值得被看見,最讓觀眾眼前一亮和最大驚喜的角色應該當屬於他。

還記得張頌文第一次混臉熟的時候,還是大熱網劇《隱秘的角落》,一位普通又不普通的父親在他的演繹下生動且真實。

兒子尋找父親來到牌場,張頌文對兒子不關心不問候,仿佛還沒有牌重要。張頌文的演繹讓觀眾共鳴,心酸又氣憤。

而面對女兒的意外去世,作為一家之主,悲傷又堅強的形象立馬呈現出來,僅僅只通過一場吃雲吞的戲,非常具有感染力。

而在《狂飆》中,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從賣魚小販到黑社會老大,角色跨度之大,心理變化強烈,都被他精準拿捏。

隨便問一個身邊看過《狂飆》人的口中,毫無意外張頌文都是最值得被推薦的那一個。

但其實,張頌文並不是一個被老天爺賞飯吃的人,他被稱為長了一張「侏儒臉」,因為來自廣東,普通話都說不標準,各種不被賞識。

若不是有著一份對演戲的堅持,張頌文有好多理由放棄走這段路,但他不拋棄不放棄、磨鍊演技、專心演戲,哪怕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會認真對待,厚積薄發,一鳴驚人,這種「大器晚成」更讓人佩服。

所有演員,演技不好不應該有任何理由,誰的演藝生涯都不是一帆風順,但潛心磨練,敢於直面自己的弱點,虛心學習,抱著「十年磨一劍」的心態,總會有回報。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不否認演員需要運氣和關係,但實力才是真正決定是否能留下來的主要條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8c0a1f0c8797ca5d40ddf83f2c87a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