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九頭蟲負傷後逃往北海,孫悟空為什麼攔著豬八戒不讓追?

2022-05-11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西遊記:九頭蟲負傷後逃往北海,孫悟空為什麼攔著豬八戒不讓追?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在取經路上,凡是妨礙到取經大業的妖怪們,其下場往往不會太好。當然,有些妖怪是大神們的坐騎啊,童子啊,寵物啊啥的,這類算是下凡鍍金,事後頂多回去受罰。

還有一些妖怪們卻藉此機會得到了深造的機會,被天庭或佛家收編,雖然喪失了自由,但也算有了個好歸宿,比如黑熊精、紅孩兒、黃鼠精、蜈蚣精、牛魔王等。

但不管是哪類妖怪,最終總是得給個交代,要麼被打死,要麼被帶回,要麼被收編……可是,取經路上卻有這麼一號妖怪,他既沒有被打死,也沒有靠山,更沒有被收編,而是逃了……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九頭蟲啥來歷,為什麼一向嫉惡如仇的孫悟空,攔著豬八戒不讓追?

一、

前面幾期我們一直在講牛魔王一家,比如紅孩兒的身世,鐵扇公主的真身,如意真仙的靠山等等。

今天我們再來談談牛魔王的老朋友,也是取經路上唯一一個從孫悟空手下逃走的妖怪——九頭蟲!

九頭蟲,貌似只在祭賽國出現過,是萬聖老龍王的駙馬,也是實施偷盜佛光寺佛寶的主犯。其實不然,在孫悟空對戰牛魔王的時候,這個九頭蟲其實就已經出現過。

當時孫悟空跟牛魔王打得難解難分,突然一個人在山峰上喊老牛去赴宴,結果牛魔王直接丟下孫悟空,回洞府好好拾掇了一番,騎上自己的「寶馬」去赴宴了:

「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領鴉青剪絨襖子,走出門,跨上辟水金睛獸……」

而牛魔王赴宴的地點就是碧波潭,也是萬聖老龍王的所在地,當時孫悟空潛進去後,看到的是這麼一處場景:

「那上面坐的是牛魔王,左右有三四個蛟精,前面坐著一個老龍精,兩邊乃龍子龍孫龍婆龍女。」

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知道,那個所謂的老龍精,其實就是萬聖老龍王。牛魔王為了赴宴,還特意換了一身衣服,騎上了坐騎,並且在酒席上坐在最尊貴的位置上。

由此可知,牛魔王跟這個老龍精的關係絕對不一般,更讓人稀奇的是,作陪的人員中。除了老龍王的龍子龍孫龍婆龍女在兩邊伺候外,還有三四個蛟精,特意坐在牛魔王兩邊陪酒。

二、

難道說,在酒席上跟牛魔王關係親密的這三四個蛟精中,就有一個是九頭蟲?

是啊,這太容易引發人們的聯想了,前些年有一部名叫《七大聖》的小說橫空出世。那裡面就提到了,九頭蟲其實就是牛魔王跟孫悟空的結拜兄弟,蛟魔王。

蛟魔王,在孫悟空結拜的七兄弟中,排行老二,實力僅次於牛魔王,稱覆海大聖。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就銷聲匿跡了,而這次出現的蛟精,又跟牛魔王關係良好,難道就是曾經的蛟魔王?

不然的話,為什麼後來孫悟空會攔著豬八戒,要放走他呢?

「那怪物負痛逃生,徑投北海而去。八戒便要趕去,行者止住道……」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給牛魔王作陪的這三四個蛟精,都不是蛟魔王,如果是的話,書中不會這樣寫,更不會把蛟魔王歸於三四個蛟精的行列。

其次,牛魔王赴宴的這次宴會,其實,九頭蟲並不在場,因為九頭蟲並不是蛟精!

九頭蟲在對戰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時候,一時不敵,現了本相:

「毛羽鋪錦,團身結絮……發起聲遠振天涯,比仙鶴還能高唳。眼多閃灼幌金光,氣傲不同凡鳥類。」

這裡形容地很詳細,九頭蟲其實更確切的稱呼應該是九頭鳥,他本來是鳥類。在過去,人們把所有動物分為五類,分別是:「蠃鱗毛羽昆」。

鳥類又稱之為羽蟲,所以,九頭蟲,就是九頭鳥!

三、

而蛟精呢,是龍和蛇雜交的產物,覆海大聖極有可能就是北海龍王跟蛇女結合,生下來的蛟魔王。

因為不是純種龍,從小受排擠,所以他一怒之下離開了龍宮,跑到別處修煉,成了魔王,並最終跟孫悟空等六位魔王結拜了兄弟。

而九頭蟲並非一直跟在萬聖老龍王身邊,是老龍王剛招贅的駙馬:

「三載之外,七月初一,有個萬聖龍王,帥領許多親戚,住居在本國東南,離此處路有百十。潭號碧波,山名亂石,生女多嬌,妖嬈美色,招贅一個九頭駙馬……」

再聯想到九頭蟲戰敗之後,是逃往北海的,也就說明,他的老巢是在北海。而北海,剛才也提到了,曾經有個蛟魔王在那裡出沒,碧波潭又有蛟精出現……

由此可知,蛟魔王跟九頭蟲之間,必然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關係,雖不是本尊,那也至少是有聯繫的。

要知道,作為一隻鳥,是沒有理由水下功夫那麼好的,連當年敢鬧東海龍宮的孫悟空都拿他沒辦法。要知道,萬聖老龍王得知孫悟空找上門來之後,嚇得魂都沒了:

「那老龍聽說是孫行者齊天大聖,唬得魂不附體,魄散九霄……」

倒是九頭蟲鎮定自若,講了一下自己的實力:

「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學了些武藝,四海之內,也曾會過幾個豪傑,怕他做甚!」

這也說明,九頭蟲的水下功夫絕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祖傳的武藝,而是師從他人。

四、

那麼,在北海附近,有哪位大神,值得九頭蟲拜師呢?

除了剛才我們提到的了無音訊的蛟魔王外,還有一位大神在鎮守北方,也就是真武大帝!

有人說,孫悟空之所以要放九頭蟲走,並不是因為九頭蟲可能跟自己的結拜二哥有關係,而是因為九頭蟲逃往的北海,他不敢去。

他不敢去的原因就一個,是因為那裡乃真武大帝的領地,九頭蟲極有可能是真武大帝的徒弟,畢竟九頭蟲自己就吹噓過:

「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請下九天盪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

由於豬八戒在天庭當天蓬元帥時,跟真武大帝同屬「北極四聖」,但天蓬元帥是「北極四聖」之首。

所以,從理論上講,豬八戒還是真武大帝的大哥,這也是他敢往北海方向追擊九頭蟲的原因所在,無所畏懼啊。

其實不然,事實上,真武大帝已經不再鎮守北俱蘆洲了,包括他的北極玄靈封號其實也被拿掉了。這時候的真武大帝,其實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在小雷音寺,面對黃眉怪時,孫悟空就曾經找過真武大帝求助:

「孫大聖無計可施,縱一朵祥雲,駕筋斗,徑轉南贍部洲去拜武當山,參請盪魔天尊。」

也就是說,這時候的真武大帝,已經住在南贍部洲的武當山了,面對求助,真武大帝也講了,自己其實已經處於退休狀態了,江湖上的事已經不想管了:

「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今日靜享武當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寧,乾坤清泰。」

五、

當然,就算九頭蟲的靠山是真武大帝,孫悟空也到不了畏懼的程度!

畢竟,下凡的妖怪中,有很多的靠山相當強悍,也沒見降服鯉魚精的時候,孫悟空不敢去找觀音菩薩。收金銀二童子的時候,孫悟空不敢對視太上老君。連大鵬鳥搗亂,孫悟空還諷刺佛祖怎麼可以縱容親戚?

當然,也不是孫悟空打不過九頭蟲,事實上九頭蟲的戰力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

確實,在水下作戰,孫悟空本身就存在短板,大機率是打不贏九頭蟲的。但是在陸上作戰,孫悟空還真不一定打不過它。

確實,《西遊記》原著中也講了:

「他兩個往往來來,斗經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好像是不分勝負,其實這才打了三十多個回合而已,要知道這猴子打架,最擅長死纏爛打。當年跟豬八戒作戰也好,跟黑熊精單挑也罷,都是將對方熬得又累又餓,不得不停戰。

畢竟豬八戒剛一加入戰鬥,九頭蟲就蔫了:

「見八戒在背後來時,即使鏟鐏架著釘鈀,剷頭抵著鐵棒。又耐戰五七合,擋不得前後齊掄……」

取經路上,能跟孫悟空和豬八戒聯手對打,都不落下風的妖怪太多了。而這個九頭蟲面對他倆的聯手,竟然連七個回合都招架不住,當然,這是他沒有現本相的前提下。

等到九頭蟲現了本相之後,迅速避開孫悟空的棒子,一口將八戒叼走了。

六、

也就是說,九頭蟲的本相,實力還是很強的,因為太過恐怖,孫悟空都沒有跟九頭蟲的本相作戰過,從心理上就怵了。

畢竟在豬八戒這麼醜陋的人看來,九頭蟲的模樣也十分瘮人:

「哥啊!我自為人,也不曾見這等個惡物!」

這也導致豬八戒被叼住後,孫悟空都不敢去阻攔:

「這廝恁般利害!我待回朝見師,恐那國王笑我。待要開言罵戰,曾奈我又單身,況水面之事不慣。」

也就是說,孫悟空其實並沒有跟九頭蟲的本相作戰過,等到後來決戰的時刻,二郎神來了。

其實整個決戰過程很短,九頭蟲從水中鑽出來,迅速現了本相,結果早就等在一邊的二郎神:

「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

二郎神要拿彈弓射九頭蟲,九頭蟲一看大事不妙,就要來咬二郎神,結果還沒等碰到二郎神呢,冷不丁被旁邊竄出來的哮天犬咬掉了一顆頭。

也就是說,最終的決戰,孫悟空根本沒出手,二郎神的彈弓也沒有射出去,九頭蟲是被哮天犬咬掉了一顆頭。然後疼痛難忍,不得不往北海方向逃竄,豬八戒想追,卻被孫悟空攔下了。

如果孫悟空不攔著,那麼在二郎神的幫助下,已經負傷的九頭蟲肯定在劫難逃,根本就不存在孫悟空打不過已經被逼急的他,不敢貿然追擊的說法。

「且莫趕他,正是窮寇勿追!」

七、

孫悟空攔著豬八戒不讓追擊九頭蟲,並不是打不過九頭蟲,也不是怕他的靠山強大,那麼他究竟因為什麼呢?

按照孫悟空的說法,他是覺得九頭蟲頭都被咬掉一個了,肯定活不成了:

「他被細犬咬了頭,必定是多死少生。」

九頭蟲,九頭蟲,顧名思義,一共九顆頭,當然,他被咬掉的頭並不是這九顆頭,而是腰上的那顆頭:

「半腰裡才伸出一個頭來,被那頭細犬,攛上去,汪的一口……」

腰上的頭是啥玩意,想必大家也能猜到了,對於一個妖怪來講,這不叫事。人家青獅精都被騸了,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嗎,人家凡人被騸了,不是照樣可以當太監嘛。

所以,二郎神也嘆了一口氣:

「不趕他,倒也罷了,只是遺這種類在世,必為後人之害。」

這就說明,在二郎神看來,九頭蟲的傷,還真死不了,這以後肯定成為禍害了。

那麼孫悟空攔著豬八戒的舉動就有些匪夷所思了,難道他是怕豬八戒追上去打殺九頭蟲後,自己的功勞就少了?

是啊,自己水下功夫不行,九頭蟲要是逃到北海裡面不出來,那就只能將這份功勞拱手讓給豬八戒了,這不是大師兄能忍受的事。

要是這麼想,還真錯怪孫悟空了,事實上,大家要是認真讀過《西遊記》的話。會發現,孫悟空猴精猴精的,他輕易不打殺妖怪,真正死在他手上像樣點的妖怪就一個白骨精。

八、

至於六耳獼猴、蜘蛛精和蟒蛇精,前一個有爭議,蜘蛛精是孫悟空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了她們,最後她們也是被蜈蚣精害死的。蟒蛇精就不用說了,都沒修煉成人形,還貪嘴吃了孫悟空,最後被他破開了肚子。

相對來講,豬八戒打殺的妖怪就海了去了,比如虎先鋒、狐阿七、玉面狐狸、豹子精、杏仙、犀牛精、龍子龍孫等等……

如果孫悟空真在意功勞,還是那種誰打死的妖怪多,誰就功勞大的功勞,恐怕豬八戒一個妖怪也撿不到了。

其實,孫悟空之所以攔著豬八戒不讓追殺九頭蟲,是因為九頭蟲沒有犯必死的罪!

一方面,前面也提到了,九頭蟲多多少少跟蛟魔王,還有牛魔王有點關係。孫悟空前腳剛把牛魔王給送到靈山,後腳就把人家的好朋友給殺了,那以後到了靈山,怎麼跟牛大哥解釋呢?

畢竟,九頭蟲不過是偷了祭賽國的舍利子而已,之所以偷舍利子,也並非貪婪,而是事出有因。

因為碧波潭底實在是太黑了!

事實上,不僅碧波潭底黑,連小白龍的老家,也就是西海龍宮也很黑。唐僧師徒曾經經過黑水河,當看到河水如此之黑後,幾個人都驚呆了:

「層層濃浪,迭迭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

九、

黑水河之所以水黑,並不是因為裡面有妖怪的緣故,而是因為這條河的源頭水就是黑的:

「大聖,我不是妖邪……那妖精舊年五月間,從西洋海趁大潮來於此處。」

雖說西洋大海的水沒有這麼黑,但可想而知海底的光線得多麼地黯淡?

當初小白龍為什麼被告了忤逆罪啊,就是因為他把照明用的夜明珠給燒了,弄得西洋大海一片黑暗。

因為碧波潭實在是黑,不僅九頭蟲偷了佛寶,萬聖公主還去天庭偷了靈芝草:

「萬聖公主私入大羅天上靈霄殿前,偷的王母娘娘九葉靈芝草。那舍利子得這草的仙氣溫養著,千年不壞,萬載生光,去地下,或田中,掃一掃即有萬道霞光,千條瑞氣……」

九頭蟲偷舍利子,相對於孫悟空偷吃蟠桃,偷吃仙丹,偷喝仙酒,以及後來的偷吃人參果,都要輕。

孫悟空這樣的都沒事,憑什麼我九頭蟲偷個東西,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要知道,九頭蟲也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之事,至於電視劇中硬是把他塑造成了挖小白龍牆角的第三者,在書中是完全沒這回事的。更重要的是,九頭蟲並不傷生,平時愛喝酒,也不吃人:

「吃的是,天廚八寶珍羞味;飲的是,紫府瓊漿熟醞醪。」

是啊,取經路上偷東西的妖怪又不止他一個,黑熊精還因此獲得了南海觀音菩薩看門大神的編制呢。

就這樣打死九頭蟲,孫悟空確實有點於心不忍!

當然,我們分析了這麼多,其實都不是《西遊記》作者的本意,其實他的本意很簡單,就像他硬編出一個魚籃觀音的典故一樣,都是為了湊梗。

傳說有這麼一種「鬼車」,也就是鳥,一共十個頭,被射掉了一個,還剩下九個,而且那顆被射掉的頭,還一直滴血。

「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

不過吳老爺子在編《西遊記》的時候,九頭蟲其實一出場的時候,就已經在滴血了:

「前年與龍王來此,顯大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污了寶塔……」

若是照這個方向去聯想,或許九頭蟲並沒有被咬掉頭哦,畢竟吐血是他的技能,靠這個逃跑呢。

講完九頭蟲,牛魔王相關信息基本就講的差不多了,下一回我們該談談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的這五百年,究竟發生了哪些事呢?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8837853f0e2df7302905f99a3510f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