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有人可能會說,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世界正在走向無紙化。但實際上,我們離無紙世界還很遠。紙張從未像今天這樣被廣泛使用過。不管是我們收到的邀請函,還是外出旅行的時候給家人朋友寄去的明信片,甚至連郵寄信件用到的郵票、印章等都依然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並給人們帶來美感。
紙和墨是實實在在可以看得到的東西,紙上的勾勾畫畫與褶皺,都在講述著紙中尚未被發掘的特徵。在材質上,生產商正在不斷擴張紙的極限,創造新的可能性。在他們的努力下,紙張可以是耐熱的、可洗的、防撕裂的、金屬的、半透明的、天鵝絨般的、有光澤的,甚至可以是刺繡的。在視覺藝術中,很多設計師和藝術家重新發現了紙張的魅力,並展示了紙張的巨大潛力。他們把看似平凡和缺乏靈感的東西變成令人難忘、聰明甚至古怪的東西。為了打破人們對一張紙或者一封郵件的慣性思考,設計師們在這些日常事物中創造了一種驚奇感。
本期特稿中,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挑戰了這些紙製作品的設計,並成功的使其成為平面領域的專業典範。我們從邀請函、明信片、郵票和印章幾個方面入手,為您講述這些與郵件有關的視覺敘事。當人們收到郵件時,拆郵件的觸摸、聞一聞,閱讀後的微笑、大笑、哭泣或回憶……收信人在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後便賦予了這封信以分量和生命。而在這之前,從看到上面的郵票、觸摸到信封表面的印章起,就進入到了這封由設計師們構建的微型故事中。設計師們在這巴掌大的平面空間裡建立了細膩的視覺語言,邀請收信人一一打開。
請柬的設計:被鄭重對待的時光
請柬通常用於重大生活事件:婚禮、周年紀念日和家庭生日等。在這樣一個手機鈴聲不斷,微信郵件不斷湧入眼帘,注意力被無處不在的信息吸引的世界裡——一份個性化的、手寫的請柬就像呼吸著新鮮空氣一樣彌足珍貴。當你收到紙質請柬,你感覺到自己很特別,很受尊重,是被誠摯邀請的一個客人。因為郵寄請柬需要寫地址、貼郵票和郵寄,這些都需要時間,所以被邀請者才會有這樣的感受。
> Marion和Darren的婚禮請柬,設計:Allons-y Alonso設計工作室
對於普通人來說,接到最多的就是婚禮請柬了。時間和地點往往是請柬中的重要信息。如何能讓賓客們記住這些重要的信息?這就要在婚禮請柬中,考驗設計師的能力了。Marion和Darren是一對住在巴黎的法國夫婦,他們決定在義大利卡普里島與親人團聚並結婚。法國設計工作室Allons-y Alonso為他們的婚禮專門設計了一套旅行指南。這個看起來像護照的請柬實際上是一張摺疊的手繪地圖,上面有婚禮的所有細節。賓客收到之後既方便隨身攜帶,又方便打開得到婚禮的諸多信息。「而且誰能想到會得到一張地圖樣式的請柬呢?想不記住都難。」Marion的媽媽笑著說道。
除了地圖,也有不少新人在自己的婚禮請柬上各出奇招,吸引賓客的眼球。比如來自香港的設計師朱柢明為Evita Tsai和Tim Lin的婚禮設計了一個特別的請柬。請柬的封面是一種中草藥,名為:oroxylum indicum,意思是「木蝴蝶」。它象徵著新郎的工作和愛的意義。整個請柬設計融合了中西元素,如中國筆畫形成的「生命」一詞。請柬周圍纏繞著一圈麻繩,象徵著這對新人的牢固關係。還有Souad和Sylvain婚禮的賓客幸運地獲得了一張「金票」。受電影《查理叔叔的巧克力工廠》啟發,這份請柬印在鉑金金屬紙上。此外,一個印有手繪地圖的信封像一張藏寶圖一樣提供了婚禮地點的更多細節。
> Marion和Darren的婚禮請柬,設計:Allons-y Alonso設計工作室
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創意設計師現在可以將3D形式和不同材料混合到婚禮請柬的設計中。在Valentina和Thomas的婚禮請柬上,兩位新人採用了巴西傳統的Bonfim元素。設計師使用各種編織和打結技術,以藍色和粉色的圖形展示了婚姻紐帶。還有西班牙設計工作室SUBMACHINE為他們的朋友Panka和Andris設計的婚禮請柬,用到了絲網印刷和雷射切割技術。這些好玩的邀請函中間被切割成不同的形狀,可以組合成一隻兔子和一隻熊,它們代表Panka和Andris。
書面請柬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它們在富裕家庭中很受歡迎。隨著印刷技術、郵政系統和平面設計的發展,請柬越來越廣泛地用於文化活動和商業活動。在時尚圈,首先想到能用到請柬的地方就是時裝發布會了。作為時裝發布會體驗的第一環節,秀場請柬可謂身負重任。它既要能從一堆類似的卡片中脫穎而出,抓住時裝編輯的心,更要能夠展現品牌形象,透露新一季的設計重點。日本時裝品牌URBAN2016春夏系列的主題是「風景」。在這個主題下,「景觀」是指從某個角度來看的空間。設計師拾元中村(Hiroe Nakamura)使用線條和幾何形式來表達這樣一個概念。綠色的圓形物體是一個香味標籤。當客人收到這個邀請時,他們可以感覺到、聞到和看到這個主題。
> Souad和Sylvain的婚禮請柬,設計:Allons-y Alonso設計工作室
時尚晚會也是時尚圈需要請柬最多的地方。作為非營利性斐濟時尚基金會(Bula Ball)的首屆籌款晚會品牌標識的一部分,請柬採用了克數較重的,具有啞光質感的特種紙。Bula在斐濟語中意為「生活」和「你好」。設計師創造了一種優雅的模板顯示字體,並帶有一系列的裝飾和圖案,顯得時尚又現代,讓人十分期待晚會的到來。
除了時尚界,很多節日和商店的開幕都需要請柬。新加坡電影放映國家檔案館紀念建館50周年的開幕請柬由新加坡設計機構The Workbench設計。設計師將不同的頁面分為幾類,然後將它們綁定在一起做成傳單式請柬。除了使用莊嚴的深綠色和金屬銅元素來錨定這些電影關於穩定和進步的整體主題外,還引入了互補的暖色,例如米色和粉紅色,以呼應那些歡快的敘事電影。作為私人放映的延伸,VIP節目單也可以輕鬆裝訂在一起,確保設計方向的一致性。
> Bula晚會請柬,設計:Strategy Creative
也有一些特殊的節日會用到有趣的請柬設計。XIêC 是越南一年一度的國際馬戲節,面向 5 至 12 歲的兒童。XIêC2019年國際馬戲節的請柬將重點集中在每一個不同形狀的設計的流暢度和節奏感中。請柬中的插圖展示了馬戲團藝術家的動作。粗獷而樸素的筆觸,對比鮮明的色彩,展現了請柬的整體活力。此外,請柬經過摺疊也可以組成一個魔術盒,喚起觀眾有趣的體驗。還有維也納的soju設計工作室為「點點點」(dotdotdot)電影節設計的開幕請柬,也是有趣體驗的代表。soju工作室對卡片的設計採用了互動性的方法。他們設計的請柬分為信封和內件兩部分。在信封上,soju打了很多個鏤空的點,而在內件,他們又經過計算,點了很多黑點在裡面。賓客們可以根據表面的鏤空點和內里的黑點進行一定的組合,便呈現出了「dotdotdot Festival」的字樣。
明信片的設計:「新」的傳遞
明信片,作為一種歷史悠久而且魅力十足的獨特藝術形式,其用途早已不僅局限於通訊和交流。近年來,大量極富藝術美感的明信片作品相繼問世,或經典,或現代,這些明信片設計融匯不同的主題、材質與印刷工藝,結合當下最新的視覺元素,為傳統明信片打開一片新天地。
>《印度尼西亞靈長類動物》(Indonesian Primates Postcard Series),設計:安妮 莎·阿普里寧達(Annisa Apriininda)
在2017年,全世界研究靈長類動物的科學家們,曾聯合發表了一篇名為《迫在眉睫:世界靈長類的滅絕危機》(Impending extinction crisis of the world’sprimates)的文章,指出全世界的靈長類都處於岌岌可危的滅絕邊緣,而這背後的罪魁禍首正是人類自己。以此為靈感來源,插畫師安妮莎·阿普里寧達(Annisa Apriininda)在明信片設計中,以靈長類動物為主角,設計了一套名為《印度尼西亞靈長類動物》(Indonesian Primates Postcard Series)的系列明信片。希望以此來呼籲更多的人,重視與保護這些可愛的生命。安妮莎·阿普里寧達擅長輕鬆有趣的創作風格,畫風統一且充滿童趣感,線條和色彩搭配較為清新,插畫質感豐富又簡單,將每隻小動物軟萌可愛的模樣呈現出來。信封的整體色調則選用了亮眼的明黃色,以森林綠植為背景畫的形式,印染在其中,進一步突出保護自然的主題。
在綠色環保的大前提下,設計團隊O.OO製作了一系列以蔬菜水果為主的明信片。將常見的蔬菜、肉類、水果種類搜集起來,製作成一張張寫實的明信片。不同於菜市場的雜亂色調,O.OO設計團隊整體以白色為主,食物用淡雅的單色調呈現。以印刷的形式,將食物最鮮活的一面表現出來。用直觀的方式,提醒食用者,當下浪費的每一份食物,都曾擁有生命,都值得珍惜。
>《沒有這樣的市場》(None Such Market),設計:O.OO
當你凝視一幅植物繪畫的時候,能否感受到那種平靜又轉瞬即逝的審美體驗?除寫意的植物繪畫外,植物科 學畫需 要對 植物的花、果、葉形態的細節把握得 科學而又精準。這種不同於油畫、工筆畫的植物寫真,除了追求繪畫的藝術美,還對作品的準確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設 計 團 隊Trongtran將這種植物的自然 綻 放 過程,以手 繪的寫實風格 表 現出來。起初,這部分植物插畫僅用於科學的研究。之後,Trongtran團隊將其插圖轉換為向廣大讀者提供有關專業知識的植物藝術出版物。為傳播面更廣,又增加了明信片的形式,將 植物的科學知識,傳達給更多有興趣的人。值得一提的是,Trongtran團隊擅長用清晰的線條和濃烈的色彩來表現植物,所 畫的植物帶 有強 烈的畫 面感。這 是 一種兼具 感 性審美 和理性科 學的藝術形式。
相對於Trongtran團隊的寫實風格,Los Tipo-Totems是一套結合了字體、圖騰元素和簡約配色的個性十足的明信片,由義大利設計師馬蒂亞·辛格爾(Mattia Zingale)設計。明信片採用大膽且鮮艷的顏色、碩大的字體和醒目的插圖,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風格。Los Tipo-Totems系列由36張明信片組成,選用了 200 g/m2 無塗層紙和五種不同的顏色,以滿足功能和美學需求。明信片中的印刷圖騰由馬蒂亞·辛格爾設計,靈感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圖騰人物形象。明信片的盒子則使用再生紙製成,避免在再次包裝過程中,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此外,還使用了魔術貼對盒子進行上下固定,提高盒子的重複利用性。
>《野色》(Wildcolor),設計:TRONGTRAN團隊
一張小小的明信片,除了平面的視覺呈現外,還充滿著各種奇思妙想。曾在「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夜場」上,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的畫作《女孩與氣球》壓軸亮相,最終作品以104.5萬英鎊成交,這幾乎已經達到了2008年班克斯個人的拍賣紀錄。正當全場歡呼雀躍時,警鈴突然響起,在眾目睽睽之下,框里那張畫有女孩和紅色氣球的白紙緩緩下滑,通過畫框里暗藏的碎紙機,被切割成碎條。碎到一半多,碎紙機停了,畫作定格在一半完好一半損毀的狀態,留下了一隻完整的紅心氣球。萊莎·利莫諾夫(LeshaLimonov)以「班克斯蘇富比碎畫事件」為創作靈感,別出心裁創作了創意十足的美術館明信片。他將明信片設計成畫框的模樣,將油畫照片的下半部分,模仿碎紙機的碎紙狀態,以豎條切開,當你把照片從畫框取出時,照片同樣會隨著裂開。萊莎·利莫諾夫希望以這種有趣的形式,告訴每一位擁有此張明信片的人,眼前這份友情或者親情彌足珍貴,珍惜當下的人或事。
郵票的設計:方寸間的表達
郵票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初,近兩百年的歷史孕育了郵票豐富的形式和重要的價值。由於郵票的尺寸較小,所以其圖案設計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郵票問世以來,郵票上的圖案主要分為四大類:半身像、徽章、數字和圖案。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設計師關注郵票設計,並為之注入新鮮血液。
>「目的地:希臘」郵票,設計:Mike Karolos
當郵票隨著信件寄出,一套極具當地特色的郵票或許是更合適的選擇。希臘一直是全球性的旅遊勝地,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在這片土地交融。設計師邁克·卡羅洛斯(Mike Karolos)採用抽象、多彩的風格將希臘標誌性的元素集合在一組郵票上:島嶼、古代文物、地標建築、海灘、藍白房屋等等。當印著這些圖案的郵票隨著信件郵寄出去時,希臘的特色也隨之傳播出去。
除了希臘外,設計師克里斯·魯伊斯(Cris Ruiz)為墨西哥南部的塔巴斯科州(Tabasco)設計了一套體現其豐富自然、獨特文化以及美味誘人的美食的郵票。該套郵票採用溫暖清新的橙色、粉色、奶黃色等底色,將塔巴斯科州最具特色的元素一一繪製其上,整體呈現出塔巴斯科州的開朗、熱情與友善。「曼島民間傳統」(Manx Folk Traditions)是一套紀念曼島當地冬季和秋季傳統習俗的郵票。該郵票的靈感來源於凱爾特和北歐的木雕與石雕上的記載,曼島居民在秋冬季會演奏樂器並圍成圈跳傳統舞蹈,會打掃衛生,採購節慶用品,這些場景都出現在郵票之上,畫面中的小人也都身著曼島傳統服飾。設計師採用生動的繪畫風格與喜慶的顏色將曼島傳統習俗的熱鬧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TBSC」墨西哥塔巴斯克州郵票,設計:Cris Ruiz
除了為一個地方設計一套郵票,還有為每個城市設計一張最終組成一套的郵票。Makers設計公司就設計了一組名為「城鎮廣場」的郵票,他們將米蘭、邁阿密、巴西等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中最著名的景點或形象提取並設計,組成了一套風格統一又各有亮點的郵票。
郵票總是帶有紀念、銘記的含義,很多設計師都會將自己認為值得被記住的事物設計到郵票中。設計師G?k?e Yigit認為人類的存在是短暫的,而動物卻是永恆的,所以當她漫步在非洲街頭時,便決心為非洲的動物們打造「永恆郵票」系列。她將大象、獵豹、犀牛、獅子、斑馬等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形象分別放在不同的底色上,這些動物都被定格在最靈動、活躍的狀態下,這套郵票也得以真正永恆的記錄下這些瞬間。
2 >「曼島民間傳統」郵票,設計:Jay Cover;3 >「城鎮廣場」郵票,設計:Makers設計公司
還有這樣一組郵票,上面印著各個時期的電話造型,有磁石式電話機、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乃至如今的全電子自動電話和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等,並標有其相對應的年份。這組由穆罕默德·薩吉德(Muhammed Sajid)設計的名為「紀念電話演變」的郵票標記著自電話誕生以來的各式電話。這也體現了郵票對歷史紀念的多種方式。
此外,還有這樣一些郵票,它們的誕生源於設計師對某段故事的喜愛。設計師羅伊(Roy Vu)兒時最喜愛的一款遊戲名叫帝國時代:征服者(Age of Empires: TheConquerors)。出於對遊戲的熱愛,年幼的羅伊開始研究遊戲原型背後的歷史,成為設計師後,羅伊根據遊戲內容和那段光輝的歷史,為其中每個角色都繪製了生動立體的形象,並將其作為一套郵票的圖案。通過方寸間的繪畫和製作,將每個角色的性格與遭遇體現得淋漓盡致,也組成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非洲動物」郵票,設計:Gökçe Yigit
「權力的遊戲」作為一部大火的電視劇一直被人們所喜愛,設計師(Nazl?canTuran)就為其設計了一組郵票。設計中選擇了「權力的遊戲」中經常出現的幾座城堡和著名的地形,還有劇中最重要的「長城」。設計師將這些形象繪製在郵票中,讓人身臨其境,仿佛這封信就來自那座城堡。
印章的設計:專屬的印記
如今,便捷網絡帶來的快節奏生活幾乎覆蓋了我們每個人,電子通信成為大家日常交流的最主要渠道,而厚重的、有質感的、帶有個人標記或刻畫一段故事的印章已經鮮少出現在生活中。但當你收到一封印有專屬印章的信件或邀請函時,一定會被其獨有的故事感與莊重所吸引。
> 視頻遊戲初創公司Ride & Crash印章,設計:Lundgren+Lindqvist
展示帶有鮮明特色的個人或品牌標識幾乎是印章最重要的屬性和功能,很多人在設計自己的印章時都會將品牌名稱或自己的名字當作印章圖案的主體。Kong Studio品牌設計機構的創始人Kevin He為工作室的名字「空」設計了一款印章。「空」字在漢字中運用廣泛,「空間」「空白」「空虛」……這些詞彙都蘊含著空間的哲學,這也完美地詮釋了工作室的設計理念和創立初衷,KevinHe也把它運用到了「空」字印章的設計上。該印章主體採用純白色材質,字體的設計將方正與圓潤相結合,方寸間將設計師的空間哲學完整呈現。
而視頻遊戲初創公司Ride & Crash的專屬印章就是將「ride」「crash」兩個單詞放大成為印章的唯一內容。設計結合了公司名稱的含義,「ride」「crash」兩個單詞分別表示了公司兩位創立者的特點,並蘊含著相對立的含義。於是設計師在設計印章時將「ride」的下半部分刪除,並用藍色呈現;「crash」的上半部分刪除,並用紅色呈現。兩部分既像兩塊拼圖,又有著冰火之分。
> 傑奎琳·弗勒里印章,設計:Sylvain Toulouse
傑奎琳·弗勒里(Jacqueline Fleury)裁縫鋪的印章設計則是將自己的名字與其工作內容的典型元素相結合。傑奎琳·弗勒里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裁縫,設計師為擅長復古風格服飾的傑奎琳設計了一款呼應她設計風格的印章。圖案中心是一把打開成「X」型的剪刀,剪刀上方是一枚頂針;下方是一捆線軸;左側是「J」;右側是「F」。簡約經典的表達不但直觀地體現出傑奎琳·弗勒里的招牌,更向消費者闡明了她的設計風格。
除了品牌名字作為主體的印章,還有很多人選擇最能代表其品牌的形象來設計印章。安達盧茲(Andaluz)是巴西一家音頻和視頻製作公司,公司名稱來源於超現實主義短片《安達盧西亞的狗》(An Andalusian Dog),該短片是一部非線性電影製作實驗。為了呼應這樣的創作理念,設計師將木馬與馬頭造型相融合,營造出字母「A」的樣式,設計出了代表公司名稱的印章,整體畫面極具童趣與電影感。
> 安達盧茲音視頻製作公司印章,設計:Plau,Poema
與之相似的是一家阿根廷著名的餐廳Pimiento,這家餐廳供應阿根廷牛肉特色燒烤。設計師選用最傳統的印刷方式製成的紙張,並將專屬於餐廳的火漆印章覆蓋其上。印章上的圖案是最能代表Pimiento的圖案——牛和牛頭,圖案的質感採用最質樸的牛圖案,表達了餐廳供應的牛肉的自然原生狀態。而波蘭國家公園的印章設計將自然元素提取為主體,表達了環保和可持續的理念。圖案設計靈感來源於波蘭傳統剪紙藝術,將樹、葉、花、森林等形象通過剪紙的形式生動地呈現。多種圖案代表著公園的各個區域,遊客可以通過收集印章圖案來記錄自己到訪過的路徑,這樣充滿趣味性的設計不但使波蘭國家公園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活,也激發了遊客觀賞的慾望,更在無形當中宣揚了環保意識。
位於越南河內的一家名為九龍的港式點心店有一款「大紅燈籠」的印章。「紅燈籠」作為經典的中國元素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設計師將餐廳名字寫在紅燈籠之中,不但直接標明了餐廳名字,也直觀地體現了餐廳提供的是中餐,更為食客們提供了一種熱鬧、喜慶的情緒,也更加吸引食客的到來。
> Pimiento餐廳印章,設計:Blürbstudio
此外,還有很多品牌選擇用復古的圖案為印章賦予更加古老和傳統的內涵。月餅作為慶祝中國傳統節慶的糕點,象徵著團圓,喜屋月餅的印章設計採用了喜鵲、松樹、祥雲等飽含吉祥喜慶寓意的圖案,將傳統質樸的木版印刷工藝與簡約現代的設計風格相結合,與禮盒造型和諧統一,展示出品牌為傳統節日增添的一抹吉慶。
如果收到印有這款印章的信封,一定會認為是收到了帶著古老傳說的天外來信。丹尼爾·西蒙內利(Daniele Simonelli)設計的這款印章靈感來源於太陽系,他將太陽四散的光芒,圍繞太陽不停旋轉的星體全都映射在了印章之上。金色火漆使得印章的呈現更加古老而神秘。
湯姆少校(Major Tom)的印章設計對古典藝術風格與完美幾何造型進行重組,設計出具有16世紀羅馬風格的圖案。同時印章主體採用具有厚重、復古的質感的黃銅,圖案的顏色選用了燦爛又神秘的金色,無論是印章主體還是刻印圖案都被賦予了精緻優雅的氣質,表達出復古的設計理念。(編輯:本刊編輯部)
策劃 Planner / 本刊編輯部
執行 Implement / 姜九月 Septemnber Jiang、張倩倩 Zhang Qianqian、吉麗 Jill
文 Article / 姜九月 Septemnber Jiang、張倩倩 Zhang Qianqian、吉麗 J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