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成立儀式圓滿舉行

2023-12-21     搜狐音樂

原標題: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成立儀式圓滿舉行

2023年12月19日,中國音樂學院與文化和旅遊部直屬文藝院團簽約暨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成立儀式在中國音樂學院教學樓綜合演播廳圓滿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司長陶誠,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長安,中央歌劇院黨委書記鄭起朝,中央民族樂團黨委書記張亞峰,中國交響樂團黨委書記周宇,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田彥,中國交響樂團副團長廖燕茹以及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院長李心草、黨委副書記劉宇,黨委常委、副院長王崢,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馬春成,黨委常委、副院長黃虎,黨委常委、副院長王萃,學校全體中層幹部與師生代表參加本次活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新華社、中國藝術報、北京青年報等二十餘家媒體來到活動現場。成立儀式由藝術實踐中心主任、藝術總監樊小敏主持。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做重要講話。他表示,文旅部高度重視中國音樂學院與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構建戰略合作,同時,祝賀藝術實踐中心的成立。對學校和院團今後的工作,盧映川副部長提出四點期望,一是通過與院團開展深度合作,中國音樂學院要搭建更大規模、更高規格的資源平台,推動行業、地方、高效的協同發展;二是發揮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推動音樂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三是以藝術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孵化高質量舞台藝術作品,打通產學研用的多方面路徑,實現高校與院團的合作共贏。四是各大院團要積極開展合作,以高規格藝術展演打通人才培養的專業通道,建立高校與各大院團的全方位戰略合作機制。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長安在致辭中高度認可中國音樂學院近年來的建設成果,充分肯定學校積極開展與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簽約的戰略合作,指出這一規模化的共建機制延伸了高校教育課堂,形成互助共贏的人才培育良性循環。他提出,藝術實踐教育是未來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陣地,藝術實踐中心要通過系統化、科學化的方式統籌高校資源,搭建交流平台,持續發揮市屬院校「領頭羊」「火車頭」作用,為北京市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此次中國音樂學院與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的戰略合作簽約,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目的是積極共建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培育高地、共建科研平台和智庫體系、共建高層次國際交流合作、完善產教研融合機制。王旭東書記從整合校內外藝術資源、加強有組織的創演、組織高水平演出和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四個方面,對藝術實踐中心的未來工作方向提出了期許,希望藝術實踐中心積極協同聯動共建單位,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用優秀的文藝作品傳播中國形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對出席本次活動的文化和旅遊部盧映川副部長一行、四家戰略簽約單位領導及業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中國音樂學院與四家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長期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戰略合作簽約也是進一步推動文旅部高校共建工作的切實舉措。中國音樂學院全面高效整合學校的藝術資源,彙集國內外一流院團和藝術家,成立藝術實踐中心,以此打造高水平藝術實踐大平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心以中國音樂學院歌劇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創作部、中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和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為建設主體,探索有機聯動的一體化創新機制,全力推進學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專業建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高質量發展。隨後,李心草院長宣布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正式成立。

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田彥作為與學校簽約的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代表致辭。他在講話中介紹,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國歌劇舞劇院在今年8月份建立戰略合作,雙方共同開展藝術實踐、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已經在人才輸送和劇目創演等方面取得有效成果,並對中國音樂學院與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的簽約共建表示祝賀,期待未來院團與中國音樂學院在原創劇目創作、經典劇目復排、人才培養建設方面展開更全面的合作。

中國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王萃代表學校分別與中央歌劇院、中央民族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領導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文化和旅遊部盧映川副部長、陶誠司長、北京市教委柳長安副主任和中國音樂學院王旭東書記、李心草院長的共同見證下,藝術實踐中心正式揭牌。

隨後,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成立儀式專場音樂會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舉行。本場音樂會不僅涵蓋了中國音樂學院老一輩作曲家創作的經典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學校的優秀藝術人才資源,並生動體現了學校與四家文旅部直屬文藝院團的緊密合作。指揮家李心草、許知俊、金野與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央民族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的藝術家雷佳、蔣寧、李爽、牛莎莎、阮余群、王藝清、金玥、張佳理、高曉旻、解維鵬、姚亮等聯袂登台,共同展現了一場高水準的高校共建音樂會。

音樂會以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施萬春的經典民族管弦樂作品《節日序曲》拉開帷幕,我校國樂系主任、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首席指揮許知俊執棒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樂隊首席金玥作為院團代表共同演奏,為音樂會帶來了喜悅歡慶的熱烈氣氛。

《小二黑結婚》是首任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併兼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作曲家馬可創作的經典中國民族歌劇作品。中國歌劇舞劇院女高音歌唱家蔣寧作為院團代表與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共同呈現了劇中經典唱段《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真切地表現出主人公對戀人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嚮往。這一經典唱段的精彩演繹不但展現了經典作品的時代魅力,也體現了經典民族歌劇表演範式在新時代的不斷傳承與發展。希望今後雙方以新創或復排中國歌劇為契機,共同培養更多具有民族文化素養和藝術才華的人才,聯合打造中國歌劇藝術高地。

中央歌劇院歌唱家李爽、牛莎莎、阮余群、王藝清作為院團代表,與中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和指揮系副主任金野教授共同演出了義大利歌劇《弄臣》中的四重唱《自從我那天見到你》。四位歌唱家中有三位均為我校特聘教師,他們的默契配合充分展現出四重唱這一形式的戲劇性和表現力,人聲與樂隊之間的完美結合,將兩對角色之間的內心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作品也體現了雙方在合作中落實講台連接舞台的理念,將教學與藝術實踐緊密結合,在聲樂表演方向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注入最前沿的舞台藝術理念。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劉青教授的管弦樂作品《南音隨想》中國交響樂團樂隊首席姚亮作為院團代表與中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展示了學校近年來在原創作品孵化方面的顯著成果。

音樂會以《萬里春色滿家園》推向高潮。這首作品選自歌劇《黨的女兒》,由李心草院長執棒,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歌唱家雷佳與中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攜手呈現。雷佳的演唱細膩深情,指揮對樂隊和獨唱之間的音樂表情控制恰到好處,共同升華了歌劇中的主人公的革命理想和獻身精神,塑造出歌劇藝術與崇高理想相結合的完美典範。音樂會在中國音樂學院與合作院團藝術家和樂團的精彩表演中完美落下帷幕,歌唱家、樂團演奏家在三位指揮的帶領下獲得全場熱烈掌聲,經久不衰。

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的成立,是中國音樂學院積極推進文旅部高校共建和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隨著中國音樂學院與文化和旅遊部直屬文藝院團戰略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以學校藝術實踐職能為核心,高效整合校內外藝術資源,致力於打造高素質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高質量藝術作品孵化平台、高水平創演研評人才梯隊。藝術實踐中心通過有組織的創作、展演與研究落實高校共建,全面提供人才力量支持與藝術平台資源,以高質量音樂作品和高水平音樂藝術展演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落實社會主義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戰略,增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擔當,奮力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華章提供不竭的國音力量。(文:亓夢婕 來源:藝術實踐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7de092ea6629566ff259dc82a9da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