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玉潔 王永
「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將新產線的年產值做到8000萬元!」最近,湖南久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斯維心情頗好。作為「創二代」,她一手創辦的新公司試製的首批鋰離子動力電池PACK於12月中旬下線,有望在春節後上市。作為從陳斯維父親公司「裂變」出來的「新生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於久力新能源來說並非只是夢想。
陳斯維和久力新能源的「夢想」,絕非孤例。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好打贏「發展六仗」,雨湖高新區積極推進「三改一擴」和「智賦千企」兩大行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存量企業擴能升級,全面提升企業質量效益,園區經濟呈現量質齊升的蓬勃態勢。
白雲路。
「三改一擴」: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12月的一個平常工作日裡,沐浴著冬季暖陽,湖南金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文建再次踏入車間巡查,新項目的進度讓他有些掛心。
湖南金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循環經濟的領跑企業,也是雨湖高新區的「明星」企業。雨湖高新區交地僅100天,金龍新材料就實現了第一批次產品下線,投產當年即實現營收25.31億元。2022年,公司又新建原料分揀車間,新增上引法無氧銅杆生產線和銅排生產線。
2024年,公司又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新動作」?「公司上馬新能源相關的精深加工配套項目,總投資約3500萬元,主要以生產T2高導電無氧銅杆以及銅排、新能源相關的軟連接件產品為主,年產值將超過5億元,正在申報『三改一擴』項目。項目實施期為今年12月至明年5月,目前處於設備引進階段。」黃文建告訴我們,屆時,精深加工的產能將提高20%左右,產品的類型也將極大地豐富、拓寬,進入新能源的銅排市場以及更多新領域。
湖南金龍新材料有限公司忙得風生水起,雨湖高新區也沒「閒著」。為促進園區「內循環」,凡是園區新引進來對銅材需求量比較大的企業,園區產業發展局局長洪智志都會上門當「說客」,「你們有什麼設備需要配套材料的,歡迎到金龍新材料就近採購。」
除了幫忙對接資源和客戶,雨湖高新區還在項目立項和審批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這令黃文建頗為感激。優越的營商環境,也成為金龍新材料一而再、再而三在雨湖高新區投資的底氣和倚仗。
金龍新材。
緊鑼密鼓擴產增效的,還有湖南科之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湖南科之傑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減水劑改擴建項目投資1.1億元,主要建設1棟生產線樓、1棟倉庫、1棟綜合辦公樓、1棟生產輔助樓,投產後將實現年產8萬噸母液,年產25萬噸聚羧酸減水劑成品,年產值達3.3億元。
聚羧酸減水劑屬於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對於建築行業二氧化碳節能減排意義非凡。湖南科之傑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涌忠介紹,擴建項目完工後,公司將成為科之傑集團華中地區主要研發、生產及供應基地。
在雨湖區「三改一擴」技術改造項目及任務表中,雨湖高新區企業占據了大比重,隨手拎一個出來都頗有「分量」。
園區產業發展局局長洪智志介紹,根據產業分工,雨湖高新區將「三改一擴」的側重點放在了先進儲能材料和電池產業園,重點建設裕能四期、立勁錳酸鋰項目、梅塞爾氣體等相關產業項目,目的是為了打通先進儲能材料的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例如,湘潭立勁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尖晶石型錳酸鋰電池材料項目,預計年產能3萬噸,規劃總用地面積約70畝,致力於打造生產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的尖晶石型錳酸鋰生產線;湖南湘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的氣體配套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2000噸/天產能空分裝置、氪氙精製裝置以及配套的公輔設施,為園區的新能源儲能電池材料企業「助攻」。
技改提質,提升高端化水平;數改賦能,推動智能化升級;「綠改」轉型,加快綠色低碳化發展;擴產增效,激發發展新動能……雨湖高新區以「智賦千企」「三改一擴」提質增效工作服務專班的模式,為園區企業和項目保駕護航。
營商環境: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營商環境是投資「風向標」、發展「晴雨表」。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課題」之一,是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雨湖高新區主要負責人打破思維定式,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服務效能提升推動政務服務升級,在規範企業經營行為的同時,當好「服務員」「店小二」,營造幹事創業、共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該園區出台了《關於建立和完善企業(項目)聯絡員隊伍的實施方案》,選拔了一批企業(項目)聯絡員,派駐到園區企業和建設項目,當好親商管家,指導項目建設,為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園區的企業和在建項目都有了「娘家人」。
湖南久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湘潭市雙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脫胎」,為其主營的礦用牽引機車業務研發、生產配套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該項目計劃投資約2000萬元,被列入雨湖區「三改一擴」技術改造項目。
然而,因歷史遺留問題,雙力電氣僅有土地證,缺少不動產權證,融資成了「卡脖子」問題。
作為北二環先鋒片區企業的「大管家」,雨湖高新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盛科峰敏銳發現了這一問題,「辦理不動產權證,對企業來說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政府部門有十幾個,他們壓根不熟悉流程。因此,園區針對企業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採取全程代辦的模式,幫助雙力電氣、一格製藥等企業辦理權證。一來,助力企業形成了有效資產,促成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二來,替企業節約了大量的報建經費。三來,促進了企業安全和合規性的整改。」
久力新能源試製鋰離子動力電池。
久力新能源「掌門人」陳斯維為雨湖高新區的優質服務點贊,「不動產權證就快下來了,目前已有銀行接洽我們,融資將用於新公司產線投產以及後續購地擴大生產等。」
當前,久力新能源技術負責人王斌帶領團隊,正忙於樣品試製,「車間的年產量計劃是1200台套鋰離子動力電池PACK,其使用壽命、免維護性、易操作性均強於傳統電池。屆時,雙力電氣將擁有更多的市場主動權。」
在雨湖高新區,很多企業家都有這樣的舒心感受,「我們只管輕裝上陣,一心一意做產品,其他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都能交給園區處理。」
「誰聯點、誰負責」的機制,也讓園區的企業(項目)聯絡員們有了「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第一視角,「基本上企業有什麼問題,我們肯定是第一時間知情,並找出應對方法解決。」
為企業解決最棘手的權證辦理問題,促成企業與高校之間的產學研合作,每年舉辦不低於兩場的銀企對接會,為企業高管和技術人員子女協調解決就近入學問題……優良的營商環境體系,換來了政企之間的「雙向奔赴」。
一格製藥。
僅以先鋒片區為例,便培育了平安電氣、湘牽、一格製藥3家上市後備企業,存量企業今年孵化裂變出5家新企業,不斷加快行業內「開疆拓土」的步伐。
「做好企業服務,是體現園區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雨湖高新區以此為座右銘,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全力以赴促發展、凝心聚力優環境、鉚足幹勁抓項目、乘勢而上強工業,全面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向著「五好園區」的方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