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三億的存款,那麼你在銀行可以得到每年10%的利息?三億的存款,可以跟銀行談利息,也可以給一些好處,但是要說一年十的利息,那就不是他們能承受的了。
能夠談到利率的銀行,大多都是中小型銀行,尤其是月底或者季度結束的時候,更是如此。不過,所謂的「提價」,不是寫在合同上,也不是在系統里,而是打著「營銷」的旗號,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是一筆划算的買賣。一般都是在幾天內通過考核,久而久之,銀行就會失去大部分的資本,甚至連貸款的利息都不到10%,這不是賠錢麼?
在我國的大中型銀行中,尤其是六大國有銀行和一些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都存在著大量的富豪,這些人都被稱作私人客戶。招商銀行2018年私行總資產總額為2.04萬億,客戶72900戶,平均資產2795.4200;工行用戶87,7戶,總資產1722萬;建行私人客戶127200戶,總資產1061萬。「財富二八法則」在銀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最多也就是成為私人銀行的客戶,享受著私人客戶的一切特權,包括理財、管家、家族財產、私募基金、信託、沙龍等等,總之,顧客最大的好處,就是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不是用金錢來衡量。其實,這些有錢人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財產,二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在工作中,很少有人會主動提出來。
大的銀行很少跟客戶談利息,一方面是因為管制太嚴,所以沒有理由提高利率,而且還要遵守利率的自律機制,如果觸犯了,不但會被罰款,連公司的高層都要「下課」。其次,他的積蓄並不少,不會因為一個顧客而胡亂花錢。第三,銀行的利率管制很嚴,分行是沒有權力的,只有最少省或者是總行。
拿著三個億的存款,跟銀行提10%的利息,這也太離譜了吧,這麼多錢,還不如投資信託呢。實物資產?就算是自己,也能開一家銀行。現在國內最小的一家村鎮銀行,市裡的註冊資金也就五千萬RMB左右,還有一些還在競標股份,自己開一家銀行就好了,不用去找銀行了。
編輯有些自大了,一個月才幾千塊的工資,居然還能寫出上億的作品,這也太囂張了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錢多不多,都不要把它放在銀行卡里「生鏽」,而是要好好計劃一下,讓自己的財富「發光發熱」,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