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穿著校服,為何孩子之間的差距,還是一眼就能發現呢?

2023-11-18     老張育兒

原標題:明明都穿著校服,為何孩子之間的差距,還是一眼就能發現呢?

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孩子的差距,就算是穿著同樣的校服,一樣遮擋不住。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特別不理解。之前接送孩子,因為大家都穿著一樣的校服,好幾次都沒有找到人……總感覺穿上校服之後,所有的孩子都一樣,怎麼會有差別呢?

可是後來,看著網友成千上百條的留言,才知道自己看問題有些表面。原來,這裡所說的差距,並不是表現在身高、外形方面,而是其他方面。

孩子們的差距,真的很明顯

首先:物質層面的貧富差距,很明顯。

雖說大家穿著一樣的校服,但是腳上穿的鞋子、手上用的文具,卻還是能夠輕鬆判斷出孩子們之間的差距。

同樣都是鞋子,可款式、價格也有天壤之別;同樣都是文具,價格卻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這種物質層面的差距非常明顯,即使在同一個班級里,孩子們的生活水平和家庭背景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其次:教育層面的貧富差距,很明顯。

有句話說得很好:孩子們,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

而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和理念。

雖說,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認真學習,未來有好的成績、好的出路。但在教育方式上,還是有著天壤之別。

這跟父母的文化程度、經濟能力也有一定關係。有些父母,省吃儉用培養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有些父母,則是把報興趣班的錢,帶著孩子去看書、旅遊。

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出現不同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有些孩子落落大方,而有些孩子卻自卑怯懦,這就是貧富的差距!

最後:心理層面的貧富差距,很明顯。

一樣的校服下面,卻藏著孩子們完全不一樣的內心世界。

一些孩子,因為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原因,感到自卑和不安;也有一部分孩子,在父母精心呵護和教育下,他們精神和物質都很富裕,滿臉洋溢得都是自信。

很多人說:孩子的貧富差距,主要體現在他們刻在骨子裡的自信,和洋溢在臉上的微笑。

確實,孩子們的未來會怎樣發展,沒有人知道。但有一點很肯定,從小就自信的孩子,長大後的機會,會比自卑的孩子更多。

學會「富養」孩子,才是硬道理

誰說「富養」,一定要有物質和經濟支持呢?很多父母對「富養」的認識有偏差,總覺得有錢才是「富養」。

可實際上,真正的「富養」是先從精神、心理開始,而不是從物質開始。經濟方面,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是教育卻可以一樣。

當孩子真的被「富養」,父母會發現他們的變化很大,尤其是肉眼可見的自信、理性,這些都是無形的財富。

1、給予充足的關愛

給孩子最大的「富養」,就是提供充足的關愛和支持。

陪孩子成長的路上,要做個善於表達的父母,把對孩子的愛、關心全部勇敢的表達出來。

生活中,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並且積極滿足。只有感受到被愛的孩子,他們才會陽光積極,才會自信。

2、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窮」什麼,都不能「窮」教育!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資源,這是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做的事情。

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有條件給孩子報興趣、培優班,也可以在網上搜一下免費的學習視頻,一樣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就看父母有沒有心。

3、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未來的發展如何,取決於他們的行為習慣如何,兩者之間有必然的關注。

不說別的,培養孩子的禮儀、禮貌和規矩意識,是最基礎的。因為懂禮貌的孩子,將來不管走到哪裡,都能得到別人尊重,也更容易成功。

對了,還需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和責任感,讓他們從小就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自己處理事情。

4、拓展視野和見識

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給孩子最為合適的教育方式就好!

經濟能力有限,那就帶孩子去免費的地方,圖書館、博物館……這些地方,一樣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讓他們學到更多東西。

說白了,校服下面的貧富差距,主要還是體現在孩子的眼界格局和性格方面!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著重點放在行為習慣、視野見識等方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734dbaf7ec4b130b37764f637cc2e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