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兩會報告丨湘潭市人社部門立足崗位全力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2023-12-30     湘潭在線

原標題:向兩會報告丨湘潭市人社部門立足崗位全力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文/鄭鐿慧子 黃寧波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湘潭市人社部門緊扣發展所需、民生所盼、治理所困,大力開展「走找想促」及「心連心走基層、面對面解難題」活動,調準實情、研出對策、解好難題,以工作力度提升民生溫度,為湘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新動能。

用好「傳家寶」 在「查」中明路徑、找方法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重要的「傳家寶」。今年,湘潭市人社局深入結合工作實際、民生關切,印發《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開展「走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前列」大調研的活動方案》,認真貫徹落實大興調查研究要求,以上率下、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聽民意、察實情。

就業是民生之本,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最艱巨的任務還是在農村。湘潭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禹尚良以拓展農村內部就業為切入點,探索如何更好地把農民組織起來,開展農村互助合作就業,形成《湘潭市農村互助合作就業調研分析報告》。報告用整整35頁的篇幅,記錄當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分析在農村開展互助合作就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鄉村產業發展類、鄉村生活服務類、鄉村治理類互助合作就業的空間拓展給出6個方面12項的對策建議。

這份調研報告成型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時間、精力付出:前後花費了近2個月時間,分析比對了近10年我市農村就業數據,對全市378個村發放調查問卷1800餘份,召開縣(市)區、鄉鎮和村幹部座談會5場、村民代表座談會8場、農村合作社代表座談會3場。

要想知道群眾的真實需求,沒有捷徑可走,靠的就是「鐵腳板」。根據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全市人社系統開始了專題「大動作」——針對農村互助合作就業空間拓展出台相關文件,計劃兩年內逐步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農民參與的互助合作就業組織100家,拓展農村就業崗位3萬個以上。目前已遴選出20家農業生產合作社、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單位或組織作為試點單位開展試點。

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市人社局黨組還牽頭開展了群眾關注度極高的市社會保險「三率」提升工作情況調研,並針對調研情況,組織開展「溫暖社保·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全市1400餘名人社工作人員進鄉鎮、進家庭、進工地、進園區企業、進商圈等共計600餘次,開展宣傳活動463場,為群眾解讀政策2835次,為群眾和企業辦理參保登記、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關係轉移等服務4667次,強力推動對策落地見效。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市人社局全體黨員幹部圍繞湘潭市人社公共服務能力提升、校企深度融合和技能培訓供給側改革、建立健全多領冒領社保待遇非訴執行機制等15個主題開展調研,深入基層相關單位170餘家,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舉措155條,加快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難題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練就調查研究「真功夫」。

市人社局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

點亮「長明燈」 在「改」中優服務、提效能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調研的方向。檢視整改貫穿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的全過程,它猶如一盞長明燈,時刻「探照」黨員幹部在學習、調研、實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湘潭市人社局黨組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於「下」,根植於「民」,用「鐵腳板」換來「好思路」「好口碑」,把「問題清單」變為群眾「幸福帳單」。

「以前要自己去醫院審核、拿藥,很不方便,現在直接在家裡就有醫生上門給我治療、護理、送藥,方便多了,省時又省力。」家住岳塘區東坪街道的老工傷人唐友雲說。今年, 湘潭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大力開展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啟用智慧辦理模式,全面取消就醫審批環節 ,在「擇點就醫」的基礎上,聯合協議機構推出「上門送醫」「網際網路遠程就醫」「門診代理取藥」系列「適老化」服務,有效解決湘潭老工傷人員因疾病、行動障礙等導致的就醫困難。截至目前,已為58名老工傷人員提供130餘次服務,老工傷人員家庭的感謝信和錦旗紛至沓來。

「技能人才晉級之路的『天花板』終於被打破了,感謝人社部門給我們搭建階梯。」湘電動力有限公司機加工車間技術主管董日中說。此前,我國技術工人職業發展評價執行的是「五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序列,不少能力強的技術工人早早就達到了職業技能等級的頂級,成長發展的「梯子」不夠高。我市人社部門主動開展試點,在全省首次開展職業技能等級「新八級工」特級技師認定工作,讓3名在技術改造、研發創新、成果轉化上有突出貢獻的技術工人實現職業成長「再上一層樓」,也為全省開展相關工作打了個「樣」。

「兩個月不到,拖欠我們兩年的工資就全部到位,真的感謝他們!」農民工代表張真宜說。接到農民工的信訪,市人社局立即聯合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信訪局等部門全力出擊,迅速核實情況,在用人單位支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解決農民工工資問題。今年以來,通過開展「湘薪湘護」行動,我市已處理各類欠薪投訴舉報及問題隱患810起,為4690名農民工追發工資6105多萬元。

民生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市人社局按照「小切口、具體化」要求,結合「走找想促」活動,通過到困難較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深入走訪,開展領導幹部「集中接訪日」和「局長走流程」活動,主動查找問題,摸排上報民生實事、社會保障、就業創業、勞動保障、人才人事等方面意見建議102個(件),已解決99個(件),辦結率達97%。

人社工作千頭萬緒。除了傾聽民眾提出的問題加以整改,市人社部門還主動對標對表巡視巡察、審計、民主生活會等查找的問題,對工傷保險監督管理制度、社保基金監督制度等制度體系進行重構,對失業保險內控、職稱評審組織等制度進行完善,共制定完善相關制度80餘項,制度「籠子」扎得更密。

市人社局局黨組班子開展「集中接訪日」活動。

唱好「重頭戲」 在「干」中求實效、促發展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這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中明確要「重實踐、建新功」,具體目標中強調「實幹擔當促進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主題教育的實踐指向、實幹導向,也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標誌,是永恆的「重頭戲」。

近幾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都赫然出現在省級重點民生實事中,如何讓改造更加適應於群眾生活,是市實事辦等部門不斷探索的問題。今年我市探索實施「四帶五促」民生實事辦理新模式,在省級實事確定70個城鎮老舊小區開工改造的同時,配套推進小區居民生活設施「五小」改造項目、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老舊小區用氣安全行動三大項目,錨定老百姓日常生活各類「急難愁盼」問題,按時按質完成年度任務,全方位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效,優化居民生活環境,惠及1.67萬戶,獲得群眾點贊。

又是一年畢業季,高校畢業生和社會青年群體存在求職創業信息渠道不通、技能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我市舉辦「萬樓青年就業創業之夜」專場活動,現場發布湘潭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清單,授牌成立萬樓青年就業創業服務驛站,總計提供10000個工作崗位、5000個培訓機會、500個見習崗位、200個學藝機會,支持100個重點孵化創業項目,吸引2.7萬名青年參與。借力於「萬樓青年就業創業之夜」這樣的系列創新舉措,今年我市高校應屆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1.2%,高校畢業生留潭來潭就業創業1.51萬人。

目前湘潭已形成裝備、鋼鐵、軍工、汽車等多個特色產業,如何破解產業快速發展下技術技能人才有缺口的難題,既關鍵又急迫。市人社局深入企業一線,對相關調研中發現的代表性、典型性問題,既「把脈」又「開方」,助企紓困促發展。針對急需緊缺技術技能,開展「技聚蓮城」偉人故里行系列活動,邀請省內外約210名高技能人才集聚湘潭,簽約18項技能技術合作,引進建立柔性技能大師工作室和人才帶培、技術協作等意向合作30多項。「活動為我們和技能大師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效幫助我們企業解決了技能人才需求,破解了生產一線技術難題。」湖南華菱線纜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話,道出了眾多參與企業的深切體會。

自今年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湘潭市人社局堅持將破解發展難題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聚焦高質量就業、民生實事項目、產業發展等多方面的難點堵點,出台了 《湘潭市公共就業服務兩年行動方案(2023—2024年)》《「技聚蓮城」三年行動方案》等系列文件。截至目前,我市成功申報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範項目,爭取到國家項目資金1億元,用於提升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全市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5.15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3億元;為超過1萬家企業「緩、降、返、補」3億多元;全年安全組考27場,服務考生12萬人次,推動全市人社系統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助力湘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72deb9b723e26c2c0f8fbe236f9e0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