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地下雪梨」,秋季吃生津潤肺、清熱化痰

2024-10-25   北青網

有一種食物雖然外表黑黑醜醜不起眼卻格外適合現在這個時節經常吃一些能幫助我們滋潤過秋天

它就是大家熟悉的荸薺又稱馬蹄、地栗可作水果生吃或當蔬菜熟食清脆爽口、營養豐富有「地下雪梨」的美稱在北方更是被稱為「江南人參」

個頭不大,營養卻高

1.清熱生津、化痰消積

荸薺不僅是佳蔬美果,也是一味良藥。《中華本草》載其入肺、胃經,性味甘寒,功能清熱生津、化痰消積,主溫病口渴、咽喉腫痛、痰熱咳嗽、目赤、消渴、痢疾、黃疸、熱淋、食積、贅疣。

2.營養豐富

研究發現,荸薺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還有澱粉、胡蘿蔔素、維生素、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

3.防治流感、百日咳

現代醫學測定荸薺中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實驗證明,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在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常吃新鮮的荸薺,有利於流感、流腦、麻疹、百日咳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高血壓、便秘及痔瘡出血的患者,宜適當多吃些鮮荸薺。

需要注意的是:

1.荸薺不要帶皮生吃。生吃前一定要洗乾淨並削皮。削完皮後,最好用開水燙10~30秒,這樣吃會更放心。

2.荸薺性寒,儘量不要與苦瓜等涼性的蔬菜同吃。脾胃虛寒者也要慎食。

美食推薦

1五汁飲

材料:雪梨1個,藕1小段,荸薺5個,麥冬30克,鮮蘆根50克(可用鮮茅根代替)。

做法:梨、荸薺去皮,藕、麥冬、鮮蘆根洗凈,切片後用紗布包裹,置於鍋中蒸10~15分鐘。蒸軟後用榨汁機榨汁即可。

功效:甘寒清熱,生津止渴。主治太陰溫病,熱灼津傷,口渴、吐白沫、黏滯不快者,長期辛辣飲食、吸煙及熬夜傷津導致的肺胃陰虛證,呼吸系統疾病高熱後熱盛傷津的煩渴症,以及小兒夏季暑熱證的飲食調護。

2荸薺糯米肉丸

材料:豬前腿肉200克,糯米100克,荸薺2個,蔥花、薑末、鹽、糖、胡椒粉、油適量。

做法:糯米提前浸泡,豬肉、荸薺、蔥、姜剁碎成肉末,加入鹽、生抽、糖、胡椒粉、油,充分攪拌均勻成肉餡。再分搓成小丸子,滾上泡好的糯米再搓一搓。將糯米丸擺放在蒸鍋里,中火蒸30分鐘即可。

功效:益氣安中,清熱止渴,開胃消食。本品清香爽口,特別適合兒童食用。

3荸薺藕節粥

材料:荸薺、大米各100克,藕節10個,白糖適量。

做法:將荸薺擇凈,去皮,切塊;藕節洗凈,榨汁備用。先取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荸薺、藕節汁、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或將荸薺、藕節洗凈,榨汁,待粥熟時,同白糖調入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

功效:可清熱養陰,生津止渴,消積化痰,適用於熱病傷陰、津傷口渴、陰虛肺熱、咳嗽痰多、食積不消、血痢及崩漏下血等。

編輯/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