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使用 iPhone 的過程中,總難免經歷磕磕碰碰,導致手機損壞的情況。
一般來說,只要是局部的損壞,且設備處在保修期內,都可以前往蘋果官方維修點進行修理。
不過,相比第三方維修點而言,蘋果官方維修的價格可謂相當昂貴。
就拿 iPhone 15 Pro Max 來說,在未購買 AppleCare+ 時,更換螢幕的價格為 3198 元。
圖片來源:Apple 官網
不僅如此,蘋果還會對 iPhone 更換的零部件進行驗證。
在沒有完成配對的情況下,即便為 iPhone 更換了新的零件,可能也會出現部分功能失效的問題。
同時,維修後的 iPhone 還會進行相應的彈窗,提醒用戶新零件並非蘋果原裝。
對此,知名拆解機構 iFixit 就曾對 iPhone 14 Pro 的可維修屬性發表過評價,吐槽了蘋果這一令人不愉快的維修驗證系統。
好消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美相關機構正在考慮出台法案,對蘋果的維修政策進行限制。
近期,根據外媒 The Verge 發表的最新報道,美國維修倡導組織 Repair 的執行董事透露,他們一直在努力保護州法律的落實,包括電子設備的零件配對限制。
圖片來源:theverge
同時,報道稱,歐洲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考慮禁止零件配對,矛頭直指蘋果。
如果消息屬實,等到相關法案出台後,蘋果令人詬病的零件配對政策也將有望被取締,第三方維修 iPhone 將不再有任何限制。
不僅如此,煩人的原裝驗證彈窗可能也將隨之取消。
對於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十分利好的消息。
當然有一說一,蘋果近些年在對設備的售後維修上,其實也做了不少調整和優化。
其中比較知名的,自然是蘋果在 2022 年底推出的「自助維修計劃」。
圖片來源:Apple 官網
通過自助維修計劃,動手能力強的用戶可以通過直接購買蘋果原裝零件,對自己的蘋果設備進行維修。
與官方維修相比,自助維修顯然在價格上更具優勢。
同時,在軟體方面,蘋果此前也在 iOS 15.2 系統中推出了「部件與歷史服務」功能,旨在為用戶檢測維修後更換的部件是否為官方原裝正品。
蘋果表示,這些提示信息不會影響用戶正常使用 iPhone,收集這些信息僅用於服務需求、安全分析和改進未來產品。
總之,這項功能還是十分實用的。
當你想購買一台二手 iPhone 時,可以通過查看設備的維修信息,了解這部手機是否曾維修過,以及維修所使用的配件是否是原裝。
如此一來,基本就避免了買到返修機或假貨的風險。
總體而言,隨著時間推移,以及歐盟和美國相關法案的出台,蘋果的維修政策可能也將迎來一次大幅調整。
至少對於用戶來說,在解除這一限制後,當用戶選擇第三方維修點更換零件會更有自主權。
參考歐盟對 iPhone 接口統一、以及 iOS 開放側載等改革的法案落實力度來看,相信我們距離這一改變也不會太遠了。
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談談你的看法。
戳這裡,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