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李高艷:冬日的記憶

2023-12-10   渭南文壇

原標題:渭南文壇 | 李高艷:冬日的記憶

渭南文壇 | 李高艷:冬日的記憶

冬日的記憶

作者 李高艷

蕭瑟的風吹過,天越來越冷。枝頭殘存的葉子再也經不住冬的召喚,單薄的身子搖了搖,從枝頭一躍而下,在地面打兩個滾,回歸泥土,靜等下一個輪迴。

天藍雲白,院子裡那排水杉的葉子從綠變黃,再變紅,居然生出了胡楊的味道。金色的陽光熱烈地塗抹著天地萬物,風一吹,葉子漫天飛舞,嘩啦啦追著風一路奔跑。公園最是熱鬧,菊花熬過百花,轟轟烈烈密密麻麻地盛放出一片花海,黃金甲吸引著一撥撥人陶醉其中。避風的廊道,三五成群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打起花花牌。陽光落在鏡片上,染亮了渾濁的眼睛,平常行動遲緩的人在這光影里也活泛起來。一把好牌,一個好的聯手,足夠溫暖一個蕭索的冬日下午。

小城的冬日攜裹著一絲平和、溫馨,而記憶中的冬日有著濃烈而鮮明的特性,比如一場冷雨,冬悄然而至,片刻間淒寒油然而生。晴日午後藍汪汪的天空罩著靜寂的村莊,南牆根曬太陽的老人多了起來,穿著棉衣棉褲,泡在亮晶晶的暖陽下,記憶慢悠悠地從悠遠起步,往事像電視劇般一集集地飄過。冬陽很懂事,徘徊在牆內,落在老人頭上,仿佛一盞燈,把他們滄桑的來路照亮。

月光清冷明亮,晨起地上一層濃霜。枯草落葉上雕出了一堆堆花朵,陽光一晃,像是一地細碎的銀兩。蕭條寂寞的時節,莊稼靜靜地走完了枯榮交替的輪迴,連同嬌媚多姿的花草一起沉沉睡去。恰是田野寂靜的泥土,這份廣袤才容得下霜的隨意塗鴉。伴著冷月寒星,趁著夜黑,在大地上點染著,天邊一抹紅霞閃過,一幅壯麗的長卷就完成了。青磚紅瓦的房頂,枯草小巷,走村串戶的楊柳,墨綠的麥苗,頂著稀稀疏疏晶瑩剔透的小花,詮釋著冬的深沉與枯美。霜的長卷,不像雪那麼霸道,半遮半掩里悄然盛開,震撼心扉。

一場西北風,雪如期而至,星星點點地乘著六角飛船,把世界裝扮成童話。走過花紅柳綠,突然一片粉妝玉砌的空曠令人們興致高昂。西北風「嘭嘭」地叩擊門窗,雪花從門縫裡溜進來,瞬間融化在室內的溫暖里。雪天閒暇,呼朋引伴,或一壺清茶,敘說年景;或一壺濁酒,圍爐夜話。冬日帶給蒼生的不僅是蟄伏,厚厚的雪下面醞釀著豐收與希望。

那時雖有凍瘡困擾,亦不失冬的歡樂,也不會影響寫作業。每天的祈盼是周六中午放假,次日母親不再早早催著起床,貪戀熱炕上的日上三竿。家裡那個溫暖的小火爐熱力正旺,熱著媽媽或奶奶做好的飯菜。通常是蘿蔔白菜燴菜,僥倖會有幾片豆腐。

此時的孩子們早已習慣單元房裡的暖氣與空調,煙燻之苦柴薪之勞早已成為遠逝的歷史。說不清是冬季潛逃了,還是輕薄羽絨服太暖了,抑或是天道任性,冬天不再嚴寒。季節的這般缺憾,惟有在冬日曾經的記憶里得到彌補。

來源:黃河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