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直認為,大型預警機是不會被敵方擊落的,因為預警機強大的雷達控制半徑,能夠讓預警機始終處於敵方飛彈射程之外,即使敵方即使有足夠射程的飛彈,也很難接近預警機。
不過,以上定律在烏克蘭戰場上失效了。據環球網報道,俄烏戰場上剛剛發生了擊落預警機的事件。俄軍的A-50預警機和伊爾-22M空中指揮機被飛彈擊中。這是俄烏雙方共同報道的一個驚人消息,烏克蘭方面聲稱在別爾江斯克的亞速海上空,擊落一架俄羅斯的A-50U預警機和一架伊爾-22空中指揮機。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在社交媒體「電報」頻道上稱,烏克蘭防空部隊在亞速海擊落了一架俄軍的A-50U預警機和一架伊爾-22M空中指揮機。烏方聲稱俄軍A-50U預警機是被烏克蘭空軍的「愛國者」PAC-2防空飛彈系統擊落的,而伊爾-22M空中指揮機則是被俄軍自己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擊落的。
俄方很多社交媒體帳號也發帖發帖確認了此事,表示A-50U預警機墜入了亞速海,而伊爾-22M空中指揮機在阿納帕機場實施了迫降。伊爾-22空中指揮機在被飛彈擊中以後,成功地返回了地面,但機上有人員受傷。沒有A-50U預警機返回機場的消息,估計很可能墜海了。
烏克蘭最高拉達國家安全、國防和情報委員會副主席尤里·米西亞金對外披露了烏軍防空部隊行動的更多細節。在1月14日晚上21:10至21:15左右,一架俄軍A-50U在別爾江斯克上空被地空飛彈擊落,已經從雷達螢幕上消失,隨後是一架伊爾-22M空中指揮機被飛彈擊中受傷,飛機在阿納帕機場緊急迫降。烏軍監聽到了俄軍伊爾-22M飛機在迫降時與機場調度員的無線電聯絡,以及阿納帕機場在呼叫救護車和消防車的無線電通訊內容。
烏軍宣稱A-50U預警機是被「愛國者」PAC-2防空飛彈系統擊落的。美製的「愛國者」PAC-2防空飛彈系統的最大射高24公里,最大射程為160公里,如果將「愛國者」PAC-2部署靠前部署在扎波羅熱地區,理論上能夠打擊在別爾江斯克的亞速海萬米上空飛行的A-50U預警機。但打擊刻赤地區上空飛行的俄羅斯軍機有些困難。因此到底是誰擊落的這兩架俄羅斯軍機,還是個謎團。
俄羅斯方面對A-50U預警機被擊毀一事仍有分歧,有部分「電報」帳號在發帖「哀悼這一悲劇」,似乎暗示A-50U預警機也是被俄軍地空飛彈誤擊墜毀的。綜合各方面消息,該事件也可能是俄軍防空部隊的S-400地空飛彈系統的兩次誤擊,先是擊落了A-50U預警機,然後擊傷了伊爾-22M空中指揮機。
彈孔密布,垂尾打成馬蜂窩了?這是被S-400地空飛彈擊傷,緊急迫降的伊爾-22M空中指揮機場。伊爾-22M空中指揮機非常倒霉,去年華格納鬧事的時候就打下一架伊爾-22M空中指揮機。
「對自己狠一點」,一直以來就是俄羅斯防空兵的「座右銘」。對此曾有大量俄方電報頻道博主吐槽:「由於協同作戰不足和識別系統失靈導致的戰爭爆發以來有多架蘇-34、蘇-35和蘇-30飛機以及卡-52直升機等等被我們自己的防空飛彈部隊襲擊。「
對於俄羅斯軍隊而言,A-50U預警機是最寶貴的高價值武器裝備。如果這次的擊墜事件屬實,那麼這架A-50U就是有歷史以來首架在戰爭中被擊落的預警機。
俄羅斯空軍目前現役的所有A-50型預警機,都生產於上世紀80年代的蘇聯時期,蘇聯一共生產了大約30架A-50,目前俄軍還剩下大約10架A-50還能正常飛行,但A-50預警機的技術狀態已經十分落後,主要機載設備都是50年前的,屬於電子管時代的預警機,作戰性能已經非常老化,明顯不適合現代化戰爭。
俄軍計劃將這些A-50預警機陸續改進升級為最新型的A-50U預警機。近幾年,俄羅斯差不多每兩年交付一架改進以後的A-50U預警機。
因此目前俄軍的主力預警機是A-50U型。俄羅斯空天軍目前有8架A-50U預警機,都是以老式A-50預警機為基礎翻新升級的。首架A-50U預警機的原型機是「紅色37號」,2014年3月正式服役。首架生產型A-50U預警機是「紅色47號」,2014 年10月服役。隨後分別是「紅色33號」,「紅色41號」,「紅色45號」,「紅色42號」,「紅色43號」。最後一架是去年8月剛交付的「紅色51號」。
其中「紅色43號」有戰傷,在2023年3月白俄羅斯馬丘利希空軍基地遭遇襲擊,部署在這裡A-50U預警機「紅色43號」受損,飛機的前部和雷達天線被毀。
此次被飛彈擊中墜毀的是2019年3月服役的A-50U預警機「紅色42號」,註冊號為RF-50610。這架預警機是在蘇聯時期的1988年出廠的,距今機齡36年。
由於新一代的採用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的A-100「總統」預警機的難產,A-50U預警機是俄羅斯目前所能服役的最頂尖最強大的預警機,但技術上要落後中國大約15~20年左右。A-50U預警機並沒有相控陣雷達,其新型「熊蜂-М」預警雷達只是A-50老式「熊蜂」三坐標雷達的改進型,只是更換了數字式計算機。A-50U預警機擁有10個顯控台,整套顯示系統由早期笨拙的圓形陰極攝像管(CRT)改為液晶顯控台。
A-50U預警機使用了全新的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機,代替了早期A-50的模擬計算機,但雷達天線依然與老式的A-50相同,主要技術水平不如使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中國空軍的主力預警機大約有70架,都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中空警-500預警機還使用了新一代的數字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空天軍的A-50U預警機非常忙碌,俄軍有2~3架A-50U預警機部署於羅斯托夫的塔甘羅格機場,還有2架A-50U預警機部署於白俄羅斯邊境一帶,這裡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一百多公里,能夠為俄軍的作戰部隊偵察和指示目標。
即使有2架A-50U預警機損失,剩餘的6架A-50U預警機也能有3~4架用於維持烏克蘭戰場的遠程空中預警和指揮,對付比較弱小的烏克蘭空軍,基本是夠用了。當然了,這需要把遠東地區或在敘利亞部署的A-50U預警機調過來,或者使用庫存的幾架老式A-50來充數。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會問,空中預警機已經面世了70多年,為何在戰場上從未有被擊落的記錄?
預警機是難以擊落的,主要原因,與預警機的作戰性能和任務特性有關。預警機背負一個大型雷達,能夠對數百公里內的廣闊空域了如指掌,敵方戰機一旦進入到雷達探測範圍內就會被發現。
以美國E-2C艦載預警機為例,E-2C預警機的遠程搜索雷達的探測距離達到400~480公里,最新款的E-2D「先進鷹眼」預警機換裝了APY9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500公里(與中國空警-500相當)。
美國的E-3A「望樓」預警機的探測性能更強一些,該機由波音707-320B客機改裝而成,在1萬米以上的續航時間為8~10小時,對高空目標的有效探距離為600公里,能夠同時識別和顯示600個空中目標,並引導100架殲擊機進行攔截。
預警機在10000米高空的典型預警巡邏航線,是一條呈8字形的大約一百多公里的長條帶狀,再加上雷達探測距離,預警機能夠控制的空域半徑為500~700公里。
目前各國空軍的殲擊機發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有效打擊距離,通常不超過100公里,儘管有很多遠程空空飛彈的理論射程要超過100公里。
所以,預警機在幾百公里外就可發現有敵機的接近,可以指揮已方戰機前往攔截,還可以視情況離開高威脅區域。只要空中預警機自己不作死,不進入對方遠程防空飛彈的射程內,那就很難被擊落。
直到有了殲-20隱身戰鬥機和「漂亮-15」空空飛彈,或者殲-16攜帶的「漂亮-17」重型「電線桿子」超遠程飛彈,事情才有了一些變化。如果戰術合理,武器給力,預警機也是有可能打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