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四種動態,有本事的人從來不發

2022-03-21     老叄說娛樂啊

原標題: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四種動態,有本事的人從來不發

朋友圈的存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儼然也成為了我們對外的一張名片。但正如蔡康永所說:

「朋友圈裡未必都是朋友。」

想要知道一個人到底是真有本事,還是只會吹噓,看他發的朋友圈就知道了。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來不會在朋友圈發這四種動態,只有沒本事的人才會!

-1-

習慣性抱怨,滿屏負能量

生活中,不乏有人喜歡無病呻吟,經常在朋友圈裡發布負能量的動態,不是抱怨工作累,就是痛罵生活苦。就仿佛,整個世界的苦難都往他的人生上傾斜了。這樣的人只顧自己泄憤,從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僅是揭自己的傷疤,還會給別人添堵。前兩天,我屏蔽了一個微信好友。我和她是初中同學,參加共同好友的婚禮時寒暄下加了微信。一開始,她的朋友圈更新動態還會去點贊、評論一番,看她生活不順還會去關心、安慰一下。但漸漸地,我發現抱怨是她的生活常態。

無論我昨天如何開導她,今天她還是會在朋友圈抱怨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各種不順心、不如意。

「破小區的物業幹什麼吃的,我投訴幾次都沒給我解決,這辦事效率真是絕了。」

……

我想,沒人願意每天休息時,打開手機,撲面而來的都是令人壓抑的負面情緒吧。我無法阻止她在朋友圈散播負能量,也不想自己的好心情被掠走的一乾二淨,最後只能選擇屏蔽她。三毛說過一句話,深得我心:

「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洩,也無不可。但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便是不聰明的人了。」

的確,工作不如意就想辦法提升自己,老公不理解就坐下來好好聊聊,生活不順心就少點計較……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可誰不是一邊跌倒,一邊靠著生活里的那點兒正能量再繼續往前奔跑呢?那些「抱怨型人格」的人,周身充滿了負能量,和他們在一起,你的生活也會跟著變糟糕。

-2-

虛榮心過剩,酷愛炫耀

言語間儘是對自我優越感的炫耀,對大哥不修邊幅的嘲諷。

然而,網紅根本就不知道,這位穿地攤貨的大哥,人家只是下樓來這裡吃個便飯而已。

-3-

不懂尊重,隨意暴露他人隱私

逛知乎時,看到有個話題很火:#哪件事讓你和最好的朋友決裂了#。有人說對方借錢一直不還,也有人說她結婚都沒請我。一個高贊回答里,博主的故事讓人不甚唏噓。博主愛情長跑了五年,最後還是緣分不夠分開了。她說自己用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來療傷,本以為已經走出來了,不想在路口見到一個和前任很像的身影,沒崩住,再次喝得酩酊大醉。她最好的朋友雖然一直陪著她,沒想到卻拍下了她不省人事時的狼狽模樣,發到了朋友圈,還配文:

因為是最好的朋友,博主便沒有顧忌自己當時的狀態,不料卻被對方當成笑話分享了出去。那一天,不僅是她和前任告別的一天,也是她和好友決裂的一天。生活中,有不少人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邊和好友聊著天,那邊就在朋友圈看到了你倆的聊天記錄截圖。

雖說很多時候無傷大雅,但對方毫無預警的做法難免有點膈應。

在朋友圈分享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正如歌德所言:

「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某種不便公開的成分,假如公之於眾,必將冒犯別人。」

別人願意把隱私告訴你,那是出於對你的信任,倘若你轉頭就發了朋友圈,不僅讓別人難堪,也是對自己人品的踐踏。一個人品好的人,是不會隨意揭別人隱私的,哪怕是分享朋友圈,也會經過對方的同意。相反,拿著別人的痛點當笑點的人,也不會有人願意與之交心。

-4-

含沙射影,朋友圈裡指桑罵槐

的確,一個人的「行」取決於心,「言」則發自於肺腑,你發的每一個動態,都在無形之中暴露著你的人品。

在朋友圈指桑罵槐、含沙射影之人,要麼尖鑽刻薄,要麼心性狹隘。一句自以為解氣的朋友圈,殊不知正在把自己推進無知的「深淵」。我們常說,說話要有分寸,做事要有底線,其實發朋友圈也一樣。如果你把朋友圈當成了一個自我垃圾情緒的宣洩口,那麼你的交際圈只會越來越小,到最後人人避之不及。在「微品即人品」的今天,我們更要學會看圈識人。滿腹牢騷的人,不可深交;伐功矜能的人,不可深交;以訐為直的人,不可深交;指桑罵槐的人,不可深交。

願你努力成為一個有本事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與君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3dd7a4006f1efe2b57232f8b30a5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