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益母草主要功效解析:活血祛瘀,利尿消腫

2019-07-24     每天學一點醫學知識

中藥益母草: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心、肝、膀胱經。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解,主入心、肝經,兼入膀胱經。既活血化瘀調經,善治瘀血經產諸病。又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治水瘀互阻之水腫及熱毒瘀結之瘡疹。功效:活血祛瘀,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病證

(1)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跌打傷痛。

(2)小便不利,水腫。

(3)瘡癰腫毒,皮膚痒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活血,故孕婦慎服。

藥理:本品有顯著的興奮子宮作用,能使子宮收縮頻率、幅度及緊張度增加。並具有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強細胞免疫功能、降血壓、利尿及抑制真菌等作用。

產地:全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採收加工:鮮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曬乾,或切段曬乾。

性狀鑑別:

鮮益母草

幼苗期無莖,基生葉圓心形,5~9淺裂,每裂片有2~3鈍齒。花前期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cm,直徑0.2~0.5cm;表面青綠色;質鮮嫩,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青綠色,質鮮嫩,揉之有汁;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氣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

莖表麵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輪傘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

飲片 干益母草

呈不規則的段。莖方柱形, 四面凹下成縱溝, 灰綠色或黃綠色。切面中部有白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輪傘花序腋生,花黃棕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氣微,味微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3Inp2wBvvf6VcSZyB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