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時候翻出我那本喝咖啡的秘笈了......

2019-10-10     咖評

這篇文章,是從喝茶開始的,約了太多咖啡,偶爾得換換口味。因為和朋友有四五年沒有見面,所以這麼一見面就得逼著朋友祭出些普洱好茶,面對一堆的老茶客,沒忍住問這茶好在哪裡?不問還好,一問更暈。單單開頭一句「水路好,湯色亮,應該是放在干倉里好幾年,舌喉潤,生津回甘好。」水路是個什麼玩意還沒搞懂,後面就又是一大堆的術語了,感覺喝杯茶這天就沒法聊下去了,通常這樣最後又會有一兩個喝茶高人會用「你覺得好喝就是好茶。」來圓場,不明覺厲。搞得好像玄學一樣,不說不懂,說了更不懂,可能一和文化搭上邊都會是這種下場。

西來文化的咖啡比這個不知高到哪裡去了,面對店裡的10種咖啡豆名字如耶加雪菲,西達摩,古吉已是呆若木雞不知如何下單,憋了半天,我要杯拿鐵吧,這是最輕鬆的結局。要是在店員的熱心介紹下,點了杯耶加雪菲,估計白眼一點的。或者不幸碰上一個面對小白不忍放棄又執著的咖啡店老闆,這下好了,重頭戲來了,來,開始上課。

在熱心老闆引導之下,小喝一口,並沒有感覺到所教導的大千世界,還是忍不住說老闆,給我拿點糖和奶可以嗎!

原來正經的坐下喝杯咖啡並不會比喝杯茶要好多少。茶是要喝的,咖啡也是要喝的。它沒有你想像的高深,你覺得好喝就是好茶,咖啡也如此。

實際上,這一切雲里霧裡可以很標準,只是會沒有了很多的意思,我想這正是他們高深的原因。不妨回過頭看一下一杯好喝的咖啡要如何定義?找一找好咖啡的標準,就知道咖啡師們說的是啥。味道、香氣以及飲後停留在口中的滋味,會是最好的辨別方式,當然,因為每個人所接觸的咖啡種類不同,而會有不同的認知。對於普通人而言,好喝的咖啡通常是指合自己口味、也習慣那個味道。而對於咖啡界而言,好喝的咖啡得要包含咖啡豆本身的風味狀態,咖啡的香氣和味道,統稱「咖啡風味」。

杯測表所體現的主要內容,以及一款咖啡的風味和口感

1.香氣(fragrance):咖啡豆的香氣。

2.香味(aroma):沖泡後的咖啡氣味。

3.醇度(body):咖啡液在口內的質感。

4.風味(flavor):咖啡進入口腔時的味道。

5.酸度(acidity):咖啡的酸味是否明亮、活潑、尖銳、沉悶。

6.甜度(sweetness):咖啡液在口腔內轉動時留下的甜味強度。

7.餘韻(aftertaste):在口腔內品嘗咖啡液並吐出後,留下的風味和氣味。

當咖啡師不懂得用客人的語言解釋什麼是好喝的時候,那麼就只能停留在這些標準化的字面上理解,實際上聽的人不懂,可能講的人也不懂。為了表現這種專業的風味描述,咖啡就從紅酒那搬來了風味輪,以讓不同的人有共同的對話語言,你說的那種酸味和我說的那種酸味就是同一種檸檬的酸味,以讓不同的人以對話的時候相互的時候知道在描述著什麼東西。

杯測表和風味輪,是為了專業的人和專業的人相互間細節的對話採用的方式。可是對於普通的人來說,喝一杯咖啡也好,茶也好,無非要的就是好喝,對於這些細節的了解並不重要。「好喝」這兩個字確實是很主觀,正所謂汝之砒霜,彼之蜜糖,就好像有人喜歡喝美式,有些人喜歡喝拿鐵,你讓喝美式的去喝拿鐵,讓喝拿鐵的喝美式,誰都不願意啊,正如前幾天咖啡工房推送的一篇有關越南咖啡最好喝文章下的評論,也會有不少人其實覺得越南咖啡好喝。

單純用標準去評論好喝的咖啡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專業人士選出的最佳咖啡豆,只能算按照框架選出最高品質咖啡豆,但對於普通人而言,未必就是最好喝,真的要下一個標準,好喝的咖啡大概就是」好喝就是讓你一直想再喝,好喝就是讓你隔一段日子就想再喝一次,好喝就是你覺得喝完感到愉悅,開心,滿足,舒服.....」等等。確實就是你的「喜歡」就是「好喝」的唯一標準。

比如第一次接觸咖啡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咖啡很苦,但入口時雖然感覺到很苦很濃郁,苦味卻能瞬間轉化為甘味——有種「苦到甘來」的感覺,而且會越喝越柔和,隨著咖啡變涼苦味也慢慢減弱,此時酸度也會慢慢加重,在這種苦味的基礎上是清爽、乾淨、明亮、活潑的酸度。品質越高的咖啡酸度表現越明顯,喝完後整個口腔里都非常清爽充滿咖啡香氣~

多接觸幾次咖啡,會自然而然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靈敏對味覺,慢慢地,你會不自覺可以描述越來越多的味覺,比如酸具體是檸檬酸、橘子酸、橙子酸、還是番茄酸,舌尖也會感受到甜味,是奶油甜、焦糖、紅糖還是果甜。風味上你也可以描述得越來越多,因為喝咖啡會讓你越來越注意吃的東西的細緻味道,到了後面,你會發現好喝的咖啡要有好的苦味和美好的酸度,回甘不斷,餘韻綿綿,喝完之後口感清爽而且咖啡香一直在口腔里綿延。

當然,個人口味不同,有些人喜歡苦味更突出的咖啡而有些人更偏愛酸度洋溢的豆子,但是想全面客觀地來評價一杯好咖啡的話,不知不覺會回到前面所提到咖啡的咖啡風味的標準評判裡頭去了,苦味、酸度、甜味、香氣和餘韻......

話說回來,就是專業領域也會有簡單的評價方式。肯亞每天要成交的咖啡成千上百種,他們也會用不拘於專業維度快速給咖啡評級的方法,把香氣,酸度,厚度三個因素分成1到3分表示強,中,弱,三者都為1時,打分為1-1-1,這咖啡就是最好的咖啡。

還是那句話,你的咖啡好不好喝你說了算,不要用別人設定的標準去要求自己,你喜歡才是最重要,你覺得好喝就可以了。真正專業的人,不會用一堆專業的詞強加,只會用你懂的語言進行溝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2x5um0BMH2_cNUg0K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