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又有新進展,北京這一知名高校與雄安新區簽約

2024-01-12   北京知道

原標題:雄安又有新進展,北京這一知名高校與雄安新區簽約

近日,雄安新區又有新進展。

公開信息顯示,1月9日下午,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續梅、校長徐坤帶隊赴雄安新區考察調研,與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舉行工作座談,並出席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共建協議簽約儀式。

隨著雄安新區建設的推進,北京高校落子雄安新區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新京報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北京知名高校與雄安新區達成合作。

簽約共建,「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承擔重要使命

北京郵電大學和雄安新區簽約合作,主要內容就是共建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

為什麼要建設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它承擔哪些使命?

公開信息顯示,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將重點聚焦服務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為導向,以打造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平台為目標,著力構建面向空天信息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高水平科技創新高地和高質量成果轉化平台,加快賦能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為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簡單說,這個研究院聚焦空天信息領域,既是人才培養的基地,又是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台。

據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表示,成立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雄安新區提出的「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是充分融匯高校、政府、企業等各方優勢資源、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際行動,是加快推進學校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更好展現高等教育使命擔當的重要支撐。

怎麼合作?

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續梅明確,學校將與共建單位一道加快推進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建設,聚焦有組織推進科技創新、有組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有組織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新動能、打造新範式、取得新突破,推動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成為要素匯聚、合力共建的重要創新平台,助力雄安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北京郵電大學是信息科技領域的著名高校,在信息通信、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具有科技創新和人才優勢,」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則在講話中,對雙方合作提出希望。

張國華希望,雙方以建設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為契機,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深化務實合作,加快推進衛星網際網路和商業航天等產業發展,推動更多資源要素向新區聚集,構建具有雄安特色的產業生態。新區將在場景設置、要素支撐等方面切實做好服務保障,攜手打造校地合作新典範,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與雄安新區已達成多方面合作

去年以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北京高校,與雄安新區互動頻繁,已在多個方面達成合作。

去年9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建設工程項目指揮部揭牌。北京又一所三甲醫院,將在雄安新區建立院區。

9月23日,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區的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四所高校聯合發起成立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這四所高校簽署了《協同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資源共建共享、優勢和特色交叉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引進等重點合作內容,為協同創新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而在去年10月13日,清華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一行赴雄安新區調研。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與清華大學共同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攜手推動校地合作協同創新,為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

此外,在去年8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華為等高校院所及企業的一百多位光電子行業領域專家參加了在雄安新區舉行的「中關村光電子集成產業聯盟理事會暨第十七屆信息光電子發展戰略研討會」。

據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於國義介紹,雄安新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推動智能城市建設步入新階段,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台,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簽約落地。於國義提出期待——「期待參會的院士專家、企業代表成為雄安新區的『合伙人』、『建言人』和『代言人』,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到新區,共同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在這次會議上,中關村光電子集成產業聯盟與雄安新區管委會、雄安創新研究院共同發起打造先進光電子集成產業高地的倡議書。

記者/吳為

編輯/劉茜賢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