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朋友」或許也是競技體育的一種真相

2024-11-03     北青網

江城

據報道,WTA(女子網球選手協會)年終總決賽即將打響,在賽前發布會上,鄭欽文被問到在球員中是否有好朋友,抑或是更願意跟其他人保持距離時,她說:「我的答案非常明確,我始終更喜歡跟其他選手保持距離。我的身邊有很多競爭對手,我是屬於那種內心特別敏感的人。如果我跟某人成為朋友,並必須跟她們在場上去競爭時,我感覺自己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集中精力去戰鬥。」

鄭欽文之所以會被問到這個問題,或許和巴黎奧運會上的一段「往事」有關。在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1/8決賽中,鄭欽文逆轉戰勝美國選手納瓦羅晉級八強。

賽後,納瓦羅說道:「我只是告訴她,她的行為使得更衣室里沒有太多的友誼。」這其實只是一個關於選手性格特徵的主觀評價,也成了媒體關注的一個趣聞。於是在奧運會結束數月之後,這個話題再度被提起。而鄭欽文也大大方方地承認這一點,直言自己「不是來交朋友的」。

鄭欽文的一番話,其實也道出了競技體育的一個真相:體育有和平、友誼的人文價值,但歸根結底,在形式上,體育就是較量、比拼,要分出勝負。

正如賽場上教練被叫做「主帥」,選手會被冠以「前鋒」,比賽會被稱為「鏖戰」,血性、斗勇的一面從來都是體育光譜里最顯著的色彩。不可否認,這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也是其激動人心的原因所在。畢竟,人們觀賽的前提一定是比賽足夠精彩。

而鄭欽文則選擇了一種最有利於取勝的策略:不因為和對手有過多的交往,避免在賽場上的情感負擔,從而確保自己心態上的平穩。這在一些對手看來或許不夠有人情味,但其實也是專注且尊重比賽的一種方式:站到賽場上,目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發揮出最佳水平。鄭欽文只是選擇了最適配自己的方式。

鄭欽文的這種心態,或許也和網球這一項目有關。相比於足球、籃球等團體項目,網球尤其是單人網球,更有一種獨行俠的特徵:自己孤身一人,奔赴世界各地征戰,在既直觀又殘酷的個人排名里爭奪名次。

從這個角度說,鄭欽文的個性或許也是網球這項運動所塑造出來的。鄭欽文直截了當的表達,像極了網球這種個性化色彩極強的運動。所以,鄭欽文坦承「沒朋友」,這種表達很「鄭欽文」,也很「網球」。而這也讓人們在被重重附加價值包裹的體育敘事之外,看到競技體育令人血脈賁張的內核——這終究是一場要分出勝負的比賽。

當然,人們對這種花邊軼事的新聞,也不需要投射過多,這畢竟只是選手的一種賽場風格。被評價在賽場上「殘酷」,也並不意味著鄭欽文沒有人情味。

其實,今天人們看待體育的心態已經極為開放,越來越能接受各式各樣的個性選手。從這個層面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傳統價值當然沒錯,鄭欽文略帶「叛逆」的個性表達,當然也會收穫不少球迷的喜愛。

體育世界足夠寬廣,人們其實也沒有必要為選手的風格和特質設立一種固定的模板。無論選擇了哪種風格和策略,只要尊重比賽、全力拚搏,這樣的職業精神就值得稱讚。

(北京青年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1f1edc43b43ff3a6c977fbd0a1308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