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輔也翻車?封面是穿國外和服的一家人,和國人形象的保姆?

2022-07-04     全職寶爸徐國濤

原標題:小學教輔也翻車?封面是穿國外和服的一家人,和國人形象的保姆?

學生的教育是全社會關注的大事,自從「毒教材」事件後,陸續牽扯出了許多和教材相關的事,家長們不由心中一緊,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對學生的教材更上心了。

教材是學生上課學習的教學工具,每個學生都離不開教材,首先引起熱議的是人教版數學插圖,被家長們發現了不少問題,吳勇一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同時清華美院也火了,有人為此辯解,有人繼續疊加問題,吳勇創作的本意仍然未可知。

但因此這件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課本,也越來越關注孩子接觸的東西,比如江南布衣的配飾圖片、部分兒童讀物的插畫風格等,沒想到教輔也被家長發現了問題。

小學教輔也翻車了?封面是穿著日本和服的一家人

學生年代是三觀建立的重要時期,學生就像是一張白紙,渲染什麼色彩,就會呈現什麼色彩,如果學生接受的引導不是正確的,成長觀念自然也會出現問題。

教育不斷推陳出新,符合時代發展的腳步,每個時代學生接受的教育思想都是不同的,但前提是教育思想是正確的,毒教材一事過後,不少家長開始重視學生的課本讀物,翻開書後發現了不少問題。

扁鵲是中國歷史上的神醫,醫術出眾、品德高尚,可在一個小學課外讀物上的扁鵲故事,直接被「魔改了」,不僅沒有高風亮節的氣度,反而透露著「猥瑣」的感覺,這難道不是在抹黑歷史人物?

不久前,一位大學英語老師發文表示,又出現了毒教材,看後叫人氣憤不已,這到底要給學生灌輸什麼觀念。

這是一本五年級的語文教輔課本,一看封面就了不得,封面人物是一家四口和一個保姆,四口人竟然全部穿著日本和服,好像只有保姆一人是中國形象。這位老師直言,難道要告訴小學生,我們只配給穿和服的人當保姆嗎?

毒教材一事後,也有人蹭熱度,上傳已經被改版的課本,為了不「冤枉」這本教輔,熱心網友專門查詢了,這本書在網上依然能買到,教材封面也沒有改變,為啥要選這張圖片作為封面呢?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封面?很難不叫人多想

教材封面一般取自教材中有代表性的圖片,或者想要表達特殊意義的圖片,比如以前語文教材中少數民族的圖片等,而這個封面的來源是五年級課文《我是貓》,作者是日本文學作家夏目漱石,文章背景是日本,出現這樣的圖片也很正常,但為何要作為封面?

其實根據課文的內容,封面圖片中並沒有中國人形象,保姆也是日本人形象,不存在國人給別人當保姆的概念。

眾所周知,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我國對和服等日本元素比較敏感,百年以來一直是個爭議點,小學教輔封面出現這類圖片,無疑又是一個爭議點。

據了解,這本教輔已經發行16年之久,封面一直是「和服一家」,難道真的沒有人在意這個問題嗎?如果不是毒教材事件,估計也會一直印發下去,難道五年級課本中,沒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課文了嗎?

恰恰相反,五年級課本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比如《落花生》、《將相和》、《圓明園的毀滅》等,都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文章,為何不用這些文章,偏偏選擇一個這樣的文章呢?

連大學老師都出現了理解錯誤,更別提單純的小學生了,這不是硬揪住一個點不放的問題,而是學生的教育問題。

筆者寄語: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國內學生的教學材料,應該具有我國的特色,蘊含我國的價值觀,選擇用日本傳統家庭作為封面,不僅會帶來爭議,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出現教育偏差,影響小學生的三觀建成。

從小佐以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明辨是非曲直,教育就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被不太正確的思想浸潤,很可能會讓學生產生認知偏差,影響正常成長。

即使小學教輔封面不像那位大學老師說得那麼嚴重,但也存在著問題,也希望相關部門在審核時能謹慎一點,為學生選擇更加積極健康的內容,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小學生教輔封面問題?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1e6c8e254c489ff8326544d16980f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