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御守,有哪些不可觸碰的禁忌?

2022-02-10     日本通

原標題:日本的御守,有哪些不可觸碰的禁忌?

神社作為日本文化的載體之一,在許多文化作品中都經常能被看到。而跟神社聯繫最密切的,就是御守了。

御守作為被賦予了「祝福」、「去除災禍」意味的物品,每個來到日本的人,也或多或者少會去神社求上一個,祈福平安。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的「御守」文化。

御守(御守り/おまもり),說的其實就是護身符,平安符。

在日語的語境中,「御」是個尊稱,沒有實際意義;而「守」字的語源是「目守(目守り)」,「目」指眼睛,所以 「御守」有在神明見證下和被神明所庇護之意。

神符、護身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宗教意義上來說,請御守等同於一次交換——農耕文明人類通過「初穗料」向神明獻上忠誠、表明信仰;神明則通過「御守」將神力下賜給人類。

考古學家曾從奈良時代(710—794)的首都「長岡京」即京都遺址里挖掘出2.7cm長、頂部有個小洞的木簡,上面還有被認為可以驅除病魔與瘟神的神明「蘇民將來」的名字。當時這個木簡就已經為布袋御守的形狀,被認為是最早的御守。

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有錢有閒的貴族們不滿足於簡單的包裝,於是在檜筒外鑲嵌了複雜形狀的金銀裝飾物,用美麗的器物把護身符包起來,以對神明展示祈願的懇切之心。

早期,神社的神官們把所奉神明的名字寫在木板或紙片上,再裝到小布袋裡,出售給前來參拜的信徒們。

現在的御守被精巧到了最小的只有寬2公分,長5、6公分左右,主要是以各種漂亮的織錦制的袋狀物,形狀大致為長條狀,袋頂部呈山形,外置繩結或紐扣以示神秘神聖。這個形態是在明治到大正時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確定的。

上面的結扣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結的正面是「口」字型,背面則是「十」字,拼起來的「葉」字(かなう),在日語裡是「夙願達成」的意思。

在日本,用來祈願幸福,避除厄運的御守,是一個很普遍的存在,在寺院和神社就可以求得。

眾多的寺廟和神社,都有自己獨特的御守,式樣精緻且種類豐富,御守功能也有所不同。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即便在中國,現在也越來越流行。

御守最早是用來辟邪和解除厄運,隨著人們的願望越來越帶有目的性,御守的種類也變得越加豐富,逐漸衍生到交通安全、安產、良緣、學業、健康等方面。

人們的願望總是帶有不同的特性,因而 御守在功能上又可以做進一步細分。

比如健康祈願系列御守又可以分為健康祈願御守、康復祈願御守、長壽祈願御守等;

安全祈願系列御守包括交通安全御守、家中安全御守、旅行平安御守等;

戀愛祈願系列御守又有戀愛祈願御守、婚姻祈願御守、求子祈願御守、順利生產祈願御守;

學業祈願系御守的學業順利御守、考試合格御守、比賽勝利御守等等.....

在外觀上也做成了鳥居、小動物、花草等等各種各樣的形狀。東京大神宮的結緣鈴蘭御守,造型精緻可愛,提升戀愛運。

每年櫻花季京都仁和寺推出的櫻花御守和招福御守,分別被做成櫻花形式和日本女子形象。

京都御發神社的福發守和御梳守,直接就做成了梳子形狀。

大阪有一家 「SAMUHARA神社」(サムハラ神社),其與眾不同的御守是一枚手工打造的銀戒指,戒指內側還刻有神社的名字,祈求無病無災,延長壽命。

求御守需要注意什麼?

求御守最好是在每年年初的時候,日本人經常在新年初次參拜時去神社買御守,祈求接下來一年的心愿都能夠實現。御守要在日本的神社中向巫女購買,大多在1000日元以內就能買到。

求得御守之後,日本人一般將御守放在錢包、手提包或書包等隨身處,通常會把某種御守就放在跟其相關的地方,比如祈禱學業或考試順利的御守就與文具一起存放。如果是放在家裡,要放在高且顯眼的位置。一般來說可以同時帶多個御守的,但最好不要一次性購買太多,如果有疑慮,購買前可先向神職人員確認一下。

在保存御守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把御守打開,這是尊重神明的一個表現。因為好奇或者各種原因打開來看的話,御守也就隨即失去效力了。

其實有日本網友為了一探究竟就曾去搜集御守,一一拆開。而裡面的東西一般就是寫著神明名字的小木片、或者各種以紙、木、布或金屬書的保護內符。不同宗教設施出產的御守,內部也多少有些差異。

御守有時效,要知道這些處理(還願)方法!

日本民間傳說佩戴了一年的御守便會「失效」,護身符受到外界的「氣」的污染,漸漸無法發揮出純粹的功效。不過有些像「緣結」、「合格祈願」、「安產祈願」等御守則是在結果出來之後便失效。

如果看到太可愛的御守想一直保存的話要去神社或者寺廟,對神說 「有難うございました。袋は記念として取っておきます」(非常感謝,請讓我把御守袋作為紀念保存)就可以了,這個叫做「御霊抜き」。

當有效期過了之後,一般日本人年初買的御守,到了年末的時候就會心懷感謝地親自到購買御守的地方歸還御守,同時告訴神祈願的結果。

大部分規模較大、知名的神社或寺廟都會設有回收御守的地方,會集中對御守進行焚燒處理。御守過多的話,出處不同也可以一併處理掉,但要注意神社的御守歸還神社,寺廟的御守歸還寺廟。

用於回收舊守護符的「古札納所」

對於遊客來說,親自交還比較不現實,這時候可以使用郵寄的方式。歸還神社的在信封上寫上「お焚き上げ依賴(請求焚燒)」,歸還寺院的則是「焼納依賴(請求收納焚燒)」,郵寄時也最好附上焚燒費用。

如果還覺得麻煩的話,也可自行處理。用白紙包裹住護身符,裡頭加點粗鹽一併燃燒,鹽在日本文化中有避邪除厄的凈化效果。直接當垃圾扔掉其實也並不大礙,不過不要忘了對御守道個謝。

日本人每年都會購買更換御守,升學或比賽前夕會購買合格或勝利御守;懷孕期間會購買安產御守;孩子出生後會購買子供(子女)御守;老人過生日會購買長壽御守;談戀愛會購買(結緣)或良緣御守等等......

大家都用它來饋贈親朋以表達自己的祝願,或是寄託希望、緩解考試後比賽前的壓力等等。

去神社參拜也好,在神社裡求個御守也好,為自己祈願也好,送人也好,它們所帶來的都只是一份心安和祝福。

御守的真正寓意是「為實現願望而付出努力希望被神明看到,得到神明的保佑」,我們的付出也是必不可少的噢~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新世界日語(ID:neworldjp),九州旅遊信息網經授權發布。

- 完 -

賞九州風光

品九州佳肴

聽九州奇聞

17:00分

小九帶你準時出發

領略不一樣的九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0f365f469e7ebe1343c064a9d1349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