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院中雪》:等到院子裡的雪消融了……

2024-06-22     新民晚報

入圍了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的《院中雪》,是一部非常私人影像化的影片,也是一部模糊了紀錄與劇情、紀實與虛構界限的影片。它能夠入圍本屆上影節主競賽單元,顯示出上影節的多元、開放、包容。

「我每天要服地西泮,一個月買藥需要70拉里(喬治亞貨幣);我沒錢買煙,就抽塔圖(一種煙草);他們給了我一些義大利面,就是我們上學那會兒吃的,很粗的,褐色的……」「我有兩條狗,大傑西和小傑西,我總是先喂小傑西,因為『年輕人』需要更多食物。」「現在的提比里西,你在街上看不到朋友,儘管有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和旅遊者。」

一個是住在莫斯科的電影導演,遭遇創作瓶頸和中年危機的吉維;一個是住在提比里西的窮困潦倒的無業者,曾經的國家橄欖球隊隊員萊文。兩人是年少時的朋友,30年未見,卻在「臉書」上遇見了彼此。吉維為了幫助萊文,同時又不傷害他的尊嚴,就讓他為自己寫作,寫一頁給他5拉里。於是,萊文就這麼寫起了自己的日常,而這竟成了電影《院中雪》的劇本母本!

這樣一部頗為奇特的電影,由喬治亞和俄羅斯合拍,導演巴庫·巴庫拉德澤執導,入圍了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不知是否是巧合,在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爵獎提名的俄羅斯影片《妮娜》,講述的也是莫斯科和提比里西的「雙城故事」。

《院中雪》6月18日在上海首映後,收穫的口碑兩極分化:「又悶又長,完全沒有藝術性和故事情節。」「流水帳式的記錄,看睡著了。」「影片非常細膩,意猶未盡,祝願拿金爵。」「雖然看起來是一部冷色調的電影,但更真實地治癒了我。」

完完全全的導演的個人經歷,真實得像紀錄片,又如同「生活流」電影,看不到懸念、衝突、反轉,也幾乎沒有渲染情緒和情感的配樂。大部分鏡頭是在提比里西拍的,並沒有像《妮娜》那樣表現喬治亞的壯美景色和城市風情,有的只是類似中國城中村的老街區,昏暗雜亂、看了讓人難過的陋居。萊文肥胖、謝頂,患有糖尿病,他要服用的地西泮是一種治療焦慮、驚恐的精神類藥物。妻子帶著三個孩子離開了他,但他很愛孩子,經常去看他們。他身邊出現最多的是他的鄰居,一個年輕的小偷……在莫斯科的吉維和他成為鮮明對比,有房有車,情人充滿風韻,他經常邊開車邊通過手機和萊文視頻。他準備回提比里西,給萊文送一台電腦去……

但是,這又是一部很見功力的電影。演員的選擇很有特點,80%的演員都是非專業演員,顯然是為了更真實地接近生活。萊文的扮演者就叫萊文,大腹便便,口齒不那麼清晰,坐在電腦前,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邊念邊打字。我懷疑就是導演的那個朋友本色出演,他的表演十分鬆弛,受到命運的碾壓卻仍不失活下去的希望,生活一地雞毛卻仍心存愛意,和兩隻狗的互動也格外溫馨,讓人共情。導演本人也出演了一個角色,也就是影片中的導演。

影片的攝影技術和鏡頭語言也十分出色。在鏡頭的運用過程中,有很多強烈的第三視角,用一個很長的鏡頭,把周遭的環境都記錄下來。這是一個常見的電影拍攝技巧,其特點是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演」的成分,最大程度呈現現實生活的感覺。手持鏡頭的使用也很多,跟著萊文走出院子又回來的長鏡頭,令人印象深刻。這種拍攝風格讓人聯想到讓-呂克·戈達爾。

整部電影的敘事也有些許亮色。知道大傑西來日無多,萊文帶著他們坐纜車來到山上,這裡綠草如茵,風景如畫,陽光燦爛,大傑西愜意地趴著,小傑西撒歡奔跑。這也是整部影片最漂亮的一段畫面。緊接著,萊文搭了一輛便車下山,車裡裝了幾頭羊,司機說女兒要結婚,還邀請萊文到時去參加婚禮。影片快結束時,萊文在小店賒了一瓶酒和麵包,還「順」了包香煙,臨走時向店主大媽坦白,大媽說「我聽見了」。生活再艱難,也總有善良在,這種細膩的情感讓人難忘。

歸根結底,這是一部表達「鄉愁」的電影。導演巴庫拉德澤是喬治亞人,他先後畢業於莫斯科汽車公路學院和莫斯科電影學院。他是一位很有才華、風格鮮明的導演,2008年,他的第一部長片《舒爾特 》入圍坎城電影節的「導演雙周」單元,2011年,他的第二部作品《獵人》進入坎城電影節正式競賽的「一種關注」單元。對於在俄羅斯工作、生活多年的他來說,提比里西已經成了「回不去了的故鄉」。影片中出現最多的院子,便是他兒時的記憶,永遠無法從心裡抹去。鄉愁,也是歐洲電影人喜歡並擅長表現的母題,可以追溯到巴庫拉德澤前輩塔科夫斯基。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這部電影,應該是——淡。然而,它平淡而不寡淡,令人回味無窮。觀眾從中可以看到中年男人的悲哀,可以看到生與死的隱喻,甚至可以展開關於國家和社會、歷史與現實的豐富聯想。當然,還有兩個男人的友誼,也是淡淡的,卻雋永如詩。

這是一部非常私人影像化的影片,這是一部模糊了紀錄與劇情、紀實與虛構界限的影片,能夠入圍本屆上影節主競賽單元,顯示出上影節的多元、開放、包容。在幾天前的主競賽單元評委的媒體見面會上,被問及如何形容上影節時,來自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阿根廷的評委不約而同地表示:「期待」「興奮」「包容」。正是許許多多風格迥異、充滿探索精神的作品,共同成就了上影節的絢麗多姿和無窮魅力。

吉維最終有沒有和萊文見面?萊文的未來生活是否會發生變化?兩人是否能夠彼此治癒?我想,待到院子裡的雪消融了,一切自然會有答案……(邵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0cbf7fee5b777298401ad7d518af4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