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Q報道最新推送中點擊上方圖片,跳轉音頻小程序,收聽節目完整音頻。記得點擊小程序右上角左側按鈕,選擇「添加到我的小程序」,即可收聽GQ Talk後續全部節目哦!
智趣多元的聲音雜誌,一周一會的聲音派對,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GQ Talk。
我看過很多次現場演出,但這種場面還是第一次碰到——台上歌聲輕盈歡快,台下觀眾卻連連掉淚。例如坐我身邊的同事何瑫,中場休息時,他扭頭問我:「為什麼我一直在哭?」演出結束後,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幾乎是從歌聲響起的第一秒,眼淚就出來了。
其實他可能不用難為情,因為滿音樂廳的人都在哭。他在中場時碰上了他的好朋友邱晨,那天她在大興錄完《奇葩說》後剛剛趕回市區,第一件事就是來聽這場音樂會。兩人聊了一會兒,邱晨眼眶通紅地說,怎麼回事啊,受不了了,讓我再哭一會兒……
11月17日,北京音樂廳,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音樂會。因為《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哪裡了》《感覺身體被掏空》《春節自救指南》等幾首「神曲」,這支大部分由業餘人士兼職排練的合唱團在社交網絡上爆火。看完文章開頭,你可能會以為他們帶來了一場走溫情催淚路線的演出,但其實不是。演出開場之前,觀眾的大笑聲此起彼伏。
在這個演奏古典音樂的空間內,以下場景實在不常見——
首先與觀眾見面的不是合唱團成員,而是一台「字幕機」。一個並未出鏡的嗲嗲的童聲,任務是向觀眾問好,並介紹演職員以及劇院禮儀。但她首先介紹的不是演職員,而是幾位頗具「帝都特色」的觀眾:
「西二旗程式設計師黃文勝,為了防止堵車專門提早下班,現在,他還在班車上修改著代碼。風,吹拂著他的秀髮。」
諷刺完程式設計師的發量之後,螢幕上出現了一張從西二旗到北京音樂廳的導航圖。距離之遠,的確令人頭禿。
「美食博主李定國,提前兩天來到北京,想要感受地道風味的他,目前已打卡:老北京傳統玫瑰餅,老北京烏雲冰淇淋,老北京風味吉事果和老北京雞肉卷。」
這是在諷刺那些不倫不類的京城旅遊景觀,打著「老北京」的招牌,買著其他地區的風味或者新晉的網紅食品。
「廣告菜鳥張龍天,在截稿日前終於交出了新的策劃,在來聽音樂會的路上,他反覆琢磨著甲方的那句回覆:爆笑。心裡默默祈禱,對方可千萬別是個北京人。」
經典的方言梗。北京話的吞字特色,使得這位廣告菜鳥搞不清楚甲方爸爸講的到底是「爆笑」還是「不好笑」。
介紹完這三位特殊來賓,「字幕機」開始播報劇院禮儀,除了不拍照、不錄像這兩項常規要求之外,還有一些帝都觀眾的「專屬禁忌」,例如:
不盤核桃
不剝糖炒栗子
不烤鴨和紅薯
不大喊 「國安永遠爭第一!」
這和人們所熟悉的那種所有人都正襟危坐輕聲細語,生怕自己顯得不夠莊重典雅破壞了演出氣氛的古典音樂會太不一樣了。在演出的某些環節,你似乎會覺得,它仍然在遵循一些古典音樂會所通行的守則,例如不能用手機,最好關機。但它的表達方式又顯然是打破常規的——每當一首歌曲演唱完,合唱團藝術總監、指揮金承志就會轉過身來跟觀眾們聊兩句,語氣和內容都很像脫口秀。
關於手機,他是這樣說的:「如果你發現旁邊有人在用手機,那你就一把搶過來扔地上摔碎!」
這當然是句玩笑話,但古典音樂廳里很少有人會用這種開玩笑的語氣講話。而到了演出的末尾,金承志甚至把不能看手機的通行守則也給打破了。演唱彩虹合唱團的同名代表作《彩虹》時,他直接走下台,把話筒交給觀眾演唱,並請求大家拿起手機打開閃光燈,一起對著鏡頭拍張大合影。
在演唱一首《老爸的破車》之前,金承志說他的母親會全國各地追著看他的演出,於是每一個音樂季,他都會寫一首歌送給家人,之前寫了外公、外婆,今年寫的是他爸爸的一輛今年剛剛「退役」的舊車,希望通過這首歌紀念一下一家人共同度過的90年代。
他問觀眾,「你們中間有人是00後嗎?」觀眾答「有」。他立刻開玩笑說,「好吧,那請你們出去!你們根本就沒有這段回憶啊!」
在演唱這首溫馨活潑的歌曲時,團員人手拿著一個彩色的塑料迷你話筒,在副歌段落擺出浮誇的90年代舞台pose,呼應著歌曲的時代背景。
類似的場景,可能會令一些古典音樂專業人士很不適應,甚至覺得離經叛道。但其實金承志本人,就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專業人士。他今年32歲,從小就學習鋼琴,大學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接受了完整正統的古典音樂教育。
後來的金承志,為什麼會打破古典樂一以貫之的表演形式?為什麼會面向大眾產出他自稱為「有趣無腦」的「神曲」?為什麼會寫出「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Dog」「跳過朝陽公園的廣場舞,霧霾也沒能將我征服」「我喜歡木村拓哉長長的頭髮」這種緊貼都市日常生活的歌詞?帶著不解與好奇,我在演出結束後跟金承志聊了聊。
金承志覺得,上述問題其實並不是問題——古典音樂並不是生來就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那樣。它在誕生之初,劇院裡比今天要亂得多。今天出土的莎士比亞時代的劇院,地上全都是蛤蜊的殼,人們可以邊聽音樂,邊吃零食。歌劇包廂里的達官貴人也並不是正襟危坐的,而是把聽歌劇當成一種社交活動。只是後來,隨著古典音樂的藝術性越來越強,它被捧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但誰又能判定,它必須只能如此呢?
「對於中國人來說,古典音樂是一個舶來品,我們繼承的是它的最後形態,而這種束之高閣的形態同時也意味著,它已經跟觀眾脫節了,而我想做的,是讓古典音樂有一個親近觀眾的機會。」
「音樂廳的環境容易讓人觀眾緊張,走進來常常抱著一種來受教育的態度,而我想要讓觀眾舒舒服服地坐下來聽音樂會。我更像是一個開酒館的老闆,而觀眾就像是經常來酒館消磨時間的老顧客。」
人們記住了彩虹合唱團的各種神曲,卻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作品只占到金承志創作的20%。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大一部分創作,是更注重音樂性和敘事性的套曲。
從《澤雅集》到《白馬村遊記》再到新創作的《羅剎國紀》,他一直在寫一個虛構的民國文人顧遠山的故事。這個角色遊走於廟堂和田園之間,在加官進爵和縱情山水之間來回搖擺。
金承志說,這個人物,其實也是他自身處境的寫照——幾首神曲爆紅之後,彩虹合唱團開始被各種綜藝邀約,接到各類廣告歌訂單,與TFBoys同台演出。團員們起初興奮不已,後來卻發現荒誕不安感開始蔓延。金承志的朋友德川咪咪曾經記錄下這樣一段故事:
在某場晚會上,金承志帶著團員候場,排在他們前面的就是一支天王組合。有個保安過來開路,把幾個團員推開:「讓路讓路,杵在這兒幹嘛呢?」
金承志跳了起來:「你幹嘛?好好說話,幹嘛推人?」
保安看了他一眼:「你是什麼東西?你知道一會兒要下台的是誰嗎?」
那天,後檯燈光耀眼,巨星往來,人影紛雜。而金承志突然愣在原地:我這是在幹什麼?我把我的團員帶到什麼地方來了?這真的是彩虹想要的嗎?
類似的場景發生在另一個綜藝節目上。那個節目被設計成了一場比賽,導演讓金承志說個故事拉票:「就說你的夢想是帶著彩虹合唱團站到更大的舞台上,讓全世界聽到中國的合唱團。」
金承志說:「我們沒有這樣的夢想。」
「你這個人真是……行吧,那你們臨場唱一段好了吧?就唱『謝謝觀眾,請給我投票』。來!三二一開始!唱!」
「導演,真不行的,合唱團不是張口就來的,這都是要排練很久的。」
他和導演互相瞪了一會兒。導演選擇放棄:「那你們鞠躬吧。」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金承志帶著所有人開始鞠躬,連續一分鐘。
那件事之後,金承志花了很長時間創作並排演了套曲《白馬村遊記》,他希望藉此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否則彩虹就完蛋了。」
正襟危坐和通俗大眾,專業體系和業餘興趣,如今的金承志與彩虹合唱團,在兩種狀態之間找到平衡了嗎?在本期GQ Talk里,我們與金承志詳細探討了相關話題。
GQ Talk與金承志對話的完整內容,與彩虹合唱團北京場演出的現場段落,請點擊下方小程序收聽完整節目音頻。或在蘋果podcast、喜馬拉雅、蜻蜓FM、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我音樂搜索訂閱「GQ Talk」,即可每周同步收聽最新節目。█
智趣多元的聲音雜誌 一周一會的聲音派對
GQ Talk
我們下期再見
本期節目使用的音樂
《我喜歡》11.17北京巡演場現場版
《喝口水冷靜一下》
《老爸的破車》11.17北京巡演場現場版
《玉門關》
《想要去旅行》
《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
《感覺身體被掏空》
《夕燒》
《夏天的夢是什麼顏色的呢》
《春節自救指南》
以上均為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作品
開頭字幕機口播為11.17北京巡演現場版
在公眾號後台回復彩蛋,送你一個彩蛋
主播:傅適野、張之琪
撰文:張之琪
製作人:傅適野
監製:何瑫
視覺設計:肖呱呱
微信編輯:肖呱呱
音頻平台
蘋果podcast | QQ音樂 | 網易雲音樂
蜻蜓 FM | 喜馬拉雅 | 酷我音樂
在以上平台搜索關注GQ Talk
即可收聽全部節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xFEr24BMH2_cNUggG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