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播劇《安家》《想見你》《愛的迫降》,它們都有片段早於劇集流出。
《想見你》
《愛的迫降》
全民熱播劇《安家》前不久迎來大結局,王子健向朱閃閃求婚、「九八五」回歸創業團,為該劇畫上圓滿句號。然而,不少網友卻並未對該結局感到驚喜,因為早在三天前,王子健、朱閃閃撒糖,徐姑姑與父親和好等官方「劇透」便已傳遍微博;而一段十幾分鐘的預告混剪,更是提前囊括了大結局所有精彩內容。有網友戲稱「如今在微博都能直接看劇了!」
近兩年,劇方多以微博作為營銷的中堅陣地,而微博看劇,也因此成為當下年輕人最崇尚的碎片化娛樂方式。今年年初,宋茜、宋威龍主演的《下一站是幸福》便成功攻陷微博,以大量撒糖片段引得網友欲罷不能地追劇。但隨著劇情進展拖沓、配角戲份多,不少觀眾又回到微博,以「撒糖CUT」、「主演CUT」刷完了整部作品。
為何微博看劇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新方式?該趨勢是否會影響正片的收視數據?新京報記者隨機調查了189名觀眾,並走訪業內人士。在大多數觀眾看來,微博看劇並不影響他們回顧正片;專業劇宣也透露,微博營銷是當下電視劇「出圈」最便攜的通道,「可能會對正片有一些影響,但不大,畢竟長視頻、短視頻用戶間不存在天然衝突,反而會對正片有所引流。」
省時、防拖沓是微博追劇主因
從播前預熱、中途熱搜、收官造話題,如今觀眾只要打開微博熱搜,便可輕易掌握一部劇當下的劇情走向。在新京報記者調查的觀眾中,幾乎所有人都會用微博觀劇,其中57%的觀眾會通過微博搜「劇透」,甚至會直接搜索結局;47%的觀眾經常被微博片段「薦劇」;還有35%的觀眾甚至只會看微博的預告混剪,且超過一半的觀眾會因在微博看到劇情,而決定第二天是否追劇。在此次調查中,43.3%的觀眾透露曾經用微博「刷完」一部劇。
探究微博觀劇的原因,「省時間」是第一要素。在調查的189名觀眾中,近80%都是26到50歲,朝九晚五或每日「996」的上班一族。這類中青年是影視劇的主要受眾群,但由於工作繁忙,很難抽出固定時間觀劇,利用通勤、午休、睡前等碎片化時間在微博看「CUT」,則成為他們追劇的首選方式。
此外,「劇情拖沓」也成為網友用微博觀劇的主要原因。之前電視劇《新世界》曾因70集的長度勸退了不少觀眾。據此次調查數據顯示,54%的觀眾都是因「正片拖沓,微博精華」而在微博觀劇;53.44%的觀眾會在微博看角色或CP的片段;更有31%的網友會根據作品節奏,決定是否回顧正片。
微博營銷「出圈」不會影響收視
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媒體,影視劇營銷早已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轉移陣地。業內人士均表示,微博營銷是目前宣傳渠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微博營銷是重要陣地,尤其是對於都市劇社會話題的出圈擴散,微博是最好的平台。」資深劇宣小俊(化名)透露。
負責電視劇發行的小宅(化名)也表示,微博流量巨大,且易於對社會話題、情感話題進行大規模探討,這首先便為影視劇「破圈」提供了很好的媒體環境。其次,由於微博的社交媒體屬性,當某個網友對於劇情產生興趣時,其轉發不亞於自來水宣傳。例如《錦衣之下》便憑藉「撒糖」片段,令不少沒看過原著小說的網友也在爭相轉發,造成長尾效應,「再多的官方背書,不如網友自發安利。」
而對於平台來說,同一部作品間「爭奪流量」,微博也是無硝煙的戰場。《親愛的,熱愛的》播出期間,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不僅在微博爭相釋放預告片,還把官微頭像先後換成了男女主角的劇照。《九州縹緲錄》播出時更是出現了「上優酷看九州縹緲錄」和「上騰訊看九州縹緲錄」的經典「爭榜事件」。
某平台負責宣傳推廣的工作人員透露,電視劇的下集預告大多都是由平台方自己剪輯的。剪什麼內容,平台有自主權。這也導致了因競爭不同平台會釋出多個預告,拼湊後下一集的精彩內容幾乎全部被「劇透」。而目前每個平台也幾乎都有專門部門負責微博預告片、花絮、鬼畜視頻等等各種短視頻的文案和剪輯生產;另外還有專門的新媒體部門管理新媒體運營、微博粉絲維護、輿情監督等。
隨著微博用戶流量持續升高,服務於宣傳的微博「CUT」被更多網友當做「正片」來追,是否會影響正片的收視率成為疑問。但從調查數據看來,46%的觀眾並不會拋棄正片。業內人士也認為影響並不大。小宅表示,微博觀劇的人大多習慣看短視頻,看正片的人則更多是長視頻的忠實用戶;兩者並不存在天然衝突,「大部分觀眾如果有時間,還是會選擇以長視頻觀看為主。」小宅也坦言,目前而言她做的劇基本都因微博而火,但很少被微博分流。
劇評人李華認為,衛視的受眾大多仍是中老年人,該群體對網絡適應性低,視頻平台尚難分去一大杯羹,何談微博對中老年觀眾的影響。而對年輕人而言,微博觀劇更多是碎片化娛樂,「影視劇講究完整的講述邏輯,故事內涵。一部好的作品還是值得完整多刷的,短視頻始終無法完全替代正片講故事。」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製圖/新京報 陳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