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我的離婚,你奚落也罷,支持也罷,與我無關

2019-07-29     漁人娛己

文/漁人娛己

她,懂得愛情。

所以,

她能自信的接受年輕男孩的愛情,也能接受愛人的不成熟帶來的痛苦。

她可以寬容接受出軌愛人的回歸,也可以在感情平淡時果斷放手。

她的戀愛,不在乎旁觀者的意見。

你奚落也罷,支持也罷,都與我無關。


文章和馬伊琍也離了。

距上個月的宋慧喬宋仲基和范冰冰李晨的官宣分手日,才不過一月。

對普通人來說,不過才迎來仲夏,而對於娛樂圈夫妻情侶們,感情寒冬卻提前到來了。

馬伊琍&文章,你們的人生,ta們的談資

官宣離婚的消息一出,群眾們態度不一。

因了她們不同於其他明星的歷史,似乎給了大家更多的談資:

有為馬伊琍高興的,覺得她終於擺脫了從品行到名氣都不如她的文章;

也有為馬伊琍抱不平的,並且揪出若干年前的某個傷害過她如今早已訂婚的女人來批判,要求她必須為他們此次的分開負責任;

有為姐弟戀感慨的,覺得年紀相差太大的姐弟戀終究走不到盡頭;

當然也有某些人覺得,文章終於可以擺脫大姐,找跟他年齡相稱的姑娘或小姑娘了。

……

一時間,群情洶湧,個個暢所欲言。

正是呢,娛樂圈的分別,往往當事人只會說幾個字,這不僅僅是因為言多必失,更是因為根本無需贅言,其它的都會由毫不相干的觀眾說盡。

對於這些看上去與自己毫不相干且根本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事,觀眾們都願意發揮自己最大的想像力,因為能一逞口舌之快,消日常生活之壓抑憤懣,還不需要負責任,有時候還自我感覺胸懷大義。

不過,明智的人都知道,對於婚姻,冷暖自知。

其他不相關的人的意見,毫不重要!

為什麼走得過出軌的考驗,卻走不過時間?

關於文章和馬伊琍的11年的婚姻,她們自己各自用了二十來個字總結。

而這幾十個字的核心不過8個字: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句子的含義很明顯,分手的態度也很清晰,和平和理性分手。

然而,絕大部分觀眾顯然並不理解。

為什麼在7年前兩人的感情和婚姻,遭遇第三者的時候不分開,而是走過風雨後的現在選擇分開?

於是,大家更傾向於尋找自己能理解的答案,第三者的事情影響她們至今,如今再也無法忍受了!

因為在普通人眼裡,第三者對於婚姻比一切都更具傷害性,對於平常人家,即使雙方都毫無感情了,也不會隨意走向離婚。

尤其是女性,甘願接受社會氛圍的壓制,自覺自愿的充當弱者,把面子看得比個人的日常生活感受更重要。

但馬伊琍顯然不是這樣的女性。

她一直都明白感情的實質,明白自己的需要為何。

在婚姻里,一方短暫的出走並不會從根本上打垮感情,因為誰會都有失誤,感情終究有挽回的可能,可當雙方都失去興趣變得平淡,那婚姻才真的是無可挽回。

比起馬伊琍,文章更不能背叛的大概是自己!

對於兩人之間的感情維繫,在他們還非常甜蜜的階段,曾經兩人在各自的訪談中提到,兩人能走到當時,是因為對方的堅持。

不過對於這一點,漁人倒更傾向於馬伊琍的觀點,兩人之間,是文章堅持得更多。

因為無論如何對於年齡相差偏大的戀情來說,從現實角度講,遇到問題時,女方更容易放棄。

而從文章的個性分析,他對馬伊琍的感情,帶著他刻意堅持的執著氣質。

文章自己提到過,出身公務員家庭,是那種全家上下除了他都是公務員的家庭,他從小就在大院長大,卻選擇了演員這個行業,可以說是家裡的怪胎。

他的父親是那種談話間偶爾會帶文言文的人,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文章選擇做演員就像是不務正業。雖然父母並沒有認真反對他的選擇,但在最初或者說從心底里,他有強烈的證明自己在這個行業也可以成功的需求。

並且文章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津津樂道於自己的「怪胎」定位,這從根本上說是一種驕傲和自信感,潛意識裡是在說:

我不是凡人,我做的事都不平凡,我敢於做他們不敢做的事:

比如他敢於跳出公務員這個超級穩定的舒適圈,選擇演員這個不穩定的行業。

比如他要求自己說到做到,言出必行!

比如他敢於選擇比她大8歲的姑娘。

比如他選擇在24歲事業剛剛起步時就結婚。

……

這一切不同尋常的行為,都帶著他內心強烈的執著的想證明自己的決心。

所以在和馬伊琍戀愛的過程中遭遇問題時,在婚姻裡面臨問題時,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堅持自己原來的選擇,比起馬伊琍,他更不能背叛的是自己。

別誤會,他並非不愛馬伊琍,相反的,馬伊琍獨立自信大方的個性十分吸引他,也在很長一段時間也給予他精神世界的提升。

只是他強烈的自尊心,不允許他首先選擇忠於自己的感情。

但心理學而言,強烈的自尊心,其內核都是自卑。

因為真正從內到外自信的人,從不怕別人看不起,更不怕被人比較,也不會覺得別人隨時針對自己。

他們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有很驕傲的氣質,往往顯得閒適而從容。

相反的外表看很驕傲自信的人,內心則泛著與驕傲外表等量的自卑。

馬伊琍一直比文章更懂得愛情的實質

要說兩人的感情,必須從兩人的經歷說起。

文章在大學期間無疑是非常優秀的,是人群中的焦點人物,他自己也充滿了驕傲。

這一點從他的同學白百何的言辭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當年兩人合拍大熱電影《失戀33天》時,白百何談到文章和馬伊琍談戀愛初期的趣聞,起初看到戀愛中的文章的狀態非常驚訝,怎麼會談得這麼憋屈?以前(大學時)他是個多麼驕傲和自信的人吶?

但走進娛樂圈之後的最初,尤其是和馬伊琍戀愛的初期,文章無疑是不自信的,因為馬伊琍那時已功成名就,他自己卻還默默無聞,所以他們出去時,文章甚至不敢牽她的手。

不過這種不敢,主要並不是擔心有損馬伊琍的形象,而是怕他自己被罵,畢竟自己年紀小還沒名氣,別人看到會怎麼想?

相反的,對於來自「小門小戶」的上海人馬伊琍來說,自己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其它都是身外物,沒有比此刻的愉悅更重要的了。

但對於文章來說,自尊心和面子常常凌駕於自己的感情之上。

他愛馬伊琍,但這種愛情能在過了一般激情期還如此強烈,主要來自於他希望自己對待愛情能一言九鼎,潛意識希望自己成為痴心的代表;就像他當初對演員這個身份的企圖心一樣,對待愛情的堅韌,他一樣有野心。

他立下了愛她一生的承諾,所以早早結婚,生下女兒,並取名為「愛馬」,來為自己的行為釘契子。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能在犯錯之後,迅速選擇回歸家庭。

因為他對於自己居然輕易食言,感到萬分痛苦。

他把這次犯錯,歸咎於自己成功之後的狂妄自大,這也沒錯。

一時的確在與馬伊琍結婚之後,他迎來了自己事業的輝煌期,他的才華輕易被看到。

所以讓他一時忘記自己立下的flag。

看看他當年的那篇道歉文章,言辭雖真切,但仍把自己的面子和事業放在首位。

並在文末繼續為自己立flag,日後再不負人。

反觀馬伊琍,從來考慮的是雙方的感情需求。

所以當文章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出強烈懺悔並積極希望改正的態度時,馬伊琍沒有考慮自己的面子,而是選擇忠於自己的感情,選擇再給對方和自己一次機會,所以才有「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金句。

有人說,她可能當時是為了孩子著想才選擇不分開,可如果是那樣,今天考慮到兩個正在成長中孩子的認知,她更應該選擇繼續才對。

但她並沒有,很明顯是她覺得雙方都不能滿足對方了。

有人說,未必是馬伊琍想放手了,或許是文章呢?

當然不是文章自己主動的選擇,因為在世俗和文章的眼裡,他自己並沒有能選擇放棄的資本和勇氣。

2015年,文章在馬伊琍生日當天再次求婚

面對感情,無論是選擇維繫還是放手,馬伊琍都做得很優雅。

因為她始終明白,感情世界裡,沒有人比當事人更重要。

所以,

她能自信的接受年輕男孩的愛情,也能接受愛人的不成熟帶來的痛苦。

她既可以用胸懷接受出軌愛人的回歸,也可以在感情平淡時果斷放手。

全程不在乎旁觀者的意見,你奚落也罷,支持也罷,都與我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t2wPGwB8g2yegNDmj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