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心理上開始變老,會有這幾個跡象,其實比身體衰弱更致命

2019-11-27     麥豐深夜暢談

人,年紀大不算老,只要心態年輕,那便依舊有滿滿的衝勁。

而一個男人假如自己認為自己已經老了,那便等於宣告人生的青年與壯年階段,真正結束與中止。因為認命的人,才會承認那個原本使勁所有力氣想要逃避與否定、一輩子想與自己離得越遠越好的名稱。

年輕人有衝勁,才會覺得命運依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命運所主宰自己。

男人在心理上開始變老,會有這幾個跡象,其實比身體衰弱更致命。假如不想未老先衰,人生還沒進入暮年,就已過早失去打拚的衝勁的話,以下這些方面的情況,一定得小心避免才行。

1.對事業上的成就不再有衝動

有一種名義上叫「隨遇面安」的東西,其實說得明白一點的話,它叫「聽天由命」。

有些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覺得自己有些力不從心。因為努力過了這麼久,覺得在應該打拚的年紀里,盡了力,這樣便已足夠。至於接下來的生活,抱著一種比較隨緣的態度,會刻意放慢腳步,對事業上的成就不再有衝動,真正開始認同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知足。

只要眼前的日子過得比較安逸,那就是一種很恰當的如願,至於從前的萬丈雄心與一腔抱負,盡隨時間的流水一去不回頭了。

像這種男人,一旦這種心態落實到行為之上的那一天起,他便真正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不管年紀到與未到,都是一樣。年輕的心態就是不認輸,不服命;想要憑一己之力改變自己的處境與命運,這便是兩者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2.不再和妻子過分親密

男人由荷爾蒙分泌的性激素的驅使,對於感情方面的需求,在年輕與壯年時代,會相當明顯。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因而對於男人而言,成功的動力之一,便是贏得異性的青睞,獲得愛情,進入婚姻,組成家庭。

而在漫長的婚姻當中,他們與妻子之間正常的情感互動、心理上的依賴及生理上的需求都很正常,幸福的夫妻之間這些都屬於相當平常的表現形式。

反倒是那些到了一定年紀之後,覺得無欲無求,跟另一半產生了一種類似於純粹親情之類的關係,不再和妻子過分親密,覺得不符合年紀,內心有些牴觸情緒的男人,是真正發自內心承認自己老了。否則的話,沒有理由會排斥這些原本相當正常的東西。

只有當你真正認為一樣東西對你而言,已過時又多餘,完全用不上之時,才會心生牴觸與厭惡之感。

3.對未來的事情失去了幻想和計劃

年輕人,不管走路、做事情,還是一個人呆著,他們的腦海與內心,其實沒有一刻是停止了下來的。想的最多的,都是一些老年人斥之為「白日夢」之類的東西。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關乎愛情、事業、婚姻與家庭方面的事情。自然是想得越美好,規劃得非常詳細,滿心希望有一天能達成。

其實不管能否能達成所願,有想法,終歸是好的。因為一個人,只有對未來有所期許,他們才會想要行動。如果對未來的事情失去了幻想和計劃,只會按步就班以一種無限重複的方式過下去,這種日子的盡頭一眼可知,等同於浪費生命,除了極其乏味之外,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種解釋。

而也只有人覺得自己這輩子真正塵埃已定,再也沒有了別的可能性,才會出現一種這樣的想法。原因嘛,無非就是認為自己老了,對於未來已經無能為力。

只能保證目前的狀況能夠大致過得去,能夠安心過完余後的人生,就是一種最大的幸福與安穩的話,那麼恭喜你,成功進入了養老狀態當中。

人不奮鬥,也就不會有行動。沒有行動,便只能按既定軌道發展,就是這麼簡單,再談發展,你也無願,天上也不會主動掉下成功來。所以才說這種心態,比身休上的衰弱更可怕。

身體上的不適與衰弱,其實總有康復與痊癒的一天。可如果你的心衰弱了,認命了,無欲無求、沒有任何嚮往、追求與衝動了,那便一切真的再也沒有機會可言了。

為何有「年輕沒有失敗」這樣一句話的存在?就在於年輕人不認命,隨時失敗,隨時可以笑著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再次出發。

而只要有動力,有計劃,有憧憬,也有不懈的努力與嘗試,無論失敗多少回,總有找到自己成功的可能。而年老則等同於心死之人,沒了想法,也沒了打拚與奮鬥之心,那一切自然便固定你停止下來的那一刻。

更可怕的是:人生往往不進則退,你想保留現狀,未必可以做到,而往後情形究竟如何,也許只有走到命運終點,才能由老天宣布答案吧?畢竟沒有主動,也便沒了把握!大家說對嗎?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hCXrm4BMH2_cNUgix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