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推動稻種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2023-12-20     華聲在線

原標題:益陽推動稻種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益陽借力「最強大腦」拓寬新「稻」路

2個新品種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5個品種正參加國家級聯合體品種審定試驗

華聲在線12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玉菡 通訊員 何憶雨)今天,益陽市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大西港村,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院士團隊、華中農業大學彭少兵教授團隊、湖南農業大學唐啟源教授團隊聯合湖南宏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全球首個再生稻無人(少人)智慧農場,工人正忙著管培冬季蔬菜。此前,農場完成第二季水稻收割,經專家測產,兩季最高畝產1289公斤,居益陽市前列。

益陽扛牢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使命,聚力解決稻種「卡脖子」技術難題,夯實糧田「命根子」。通過「技術攻關+校地齊育+數字水稻」運行模式推進「水稻種子工程」,水稻新品種伍兩優華占、美兩優536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5個品種正參加國家級聯合體品種審定試驗。

益陽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稻種科研攻關。與中國科學院共建1500畝大通湖農業綠色轉型發展研究基地;與省農科院推動航空育種,「南縣稻蝦香1號」正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行為期半年的實驗。

借力「最強大腦」,益陽推動稻種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聘請8名農業院士專家組成技術專家顧問「智囊團」,與柏連陽院士、袁隆平院士團隊長期深入合作,先後建設南縣稻蝦米產業研究院、赫山蘭溪大米產業研究院、沅江再生稻產業研究院等。

益陽以智慧為「翼」,加快推進數字稻米產業升級。富佳科技、阜豐農業與湖南農業大學合作研發的「2BP-2000型水稻育秧播種成套設備」自動分疊盤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與中聯重科合作推動全域數字水稻、智能農機項目,打造首個市級全域數字水稻種植示範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facb1bb65998ebc9b8e2bef0b383f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