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風平浪靜時是贏家天下,行業低谷期最好的方式就是進攻!

2023-12-08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劉永好:風平浪靜時是贏家天下,行業低谷期最好的方式就是進攻!

2023騰訊ConTech大會於12月1日在北京舉行。恰逢騰訊新聞二十周年,本次大會圍繞「有時之年」這個大議題展開。在高端對話環節「增長源動力」這一主題中,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紅杉中國合伙人蘇凱共同討論了如何穿越周期,通過創新尋找新引擎與破局點。

經歷過80年代的農村改革浪潮,又在市場化演進過程中創業40多年的劉永好,歷經多個大小周期和行業波峰波谷,他對「周期」的思考很有啟發。

「養殖企業不能靠周期吃飯,要養成克服周期的能力。」劉永好表示,豬周期在經過十幾年的研究下依然沒有完全解決,但周期有底部也依然有峰值,企業紮根越久,穿越周期的能力就越強。

創業以來,新希望紮根農業,起家就是育新育種場。劉永好四兄弟從蔬菜種植到孵化雞雛,從「鵪鶉大王」到「飼料大王」,經歷種種艱辛,甚至孵雞時遭遇滅頂之災,但在時代前進的大勢和百折不撓的奮鬥下,他們在「萬元戶」的說法剛流行時,資產就已經過億。

哪怕在後來分家成立新希望後,農業依然是劉永好的重點。在其他領域,劉永好是投資人,運用的是資本力量,但在農業這個大本營,他一直是以實業家的身份在精心經營。

走過41年,經歷過多次「周期」並持續紮根農業的劉永好,依然堅信這次2~3年的豬周期底部將會過去。信念的根本源頭來自養殖業作為民生產業始終有市場需求。劉永好認為,「周期低谷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要焦慮,不要躺平,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倒」。

在說到不到躺平時,劉永好還拿基辛格舉例,「基辛格已經100歲了,幾個月前為了中美關係的緩和、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到中國來,在中國走了好多地方,可是也就一天多的時間又回去了。這麼大年齡,還有很嚴重的心臟病,依然活到100歲,臨終前還在工作。」

面對周期中低谷階段,劉永好認為在運營策略上要做到「變革發展道路」與「適應變化的市場」,也就「要變革,要煥新」。這「三不」與「兩要」構成了,新希望創越周期的基本思考底色。

創業時間較久的公司很容易將過去「大規模、大投資、大收益」這個思維慣性持續下去。劉永好表示,傳統農產業也要走高科技發展的道路。要用新的科技,包括生物科技、數字科技來武裝這個行業,使行業更有競爭力。

在劉永好看來,把農業當工業做,也是對抗周期的好辦法。「以前農業和工業的界限非常明確。工廠在房子裡面,做加工,規模化、機械化。而農業通常被認為面朝泥土背朝天,很辛苦,很髒、很亂、很累。但今天,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了。今天我們的糧食70%都是機械化耕種,隨著工廠化、智能化,現在一產業和二產業的差距正在慢慢縮小。」

正是看到農業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新希望一直在緊抓「新農人」的培養。新希望要用五年時間免費培訓10萬新型農民。「中國農業需要不止十萬個百萬個新農民,有了千萬個上億個,才能實施產業升級。」在2023騰訊ConTech大會上,劉永好還以新希望的冷鏈建設為例,介紹公司科技化成果。目前,新希望夠做到全中國20多萬冷鏈輛車,在新希望冷鏈物流平台上,靠數字化隨時可以看到車輛位置、運行狀態、溫度、空氣品質等。

如今,不同於上升期的高容錯性,行業低谷讓很多企業畏手畏腳。對此,劉永好給出建議,是進攻!「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家公司因為在經濟周期低谷的時候被動防守撤退做好的,都是在低谷的時候洞察,在高點的時候沒有養成壞習慣,沒有負擔,積極進攻。每一個偉大的企業都是周期時產生的,風平浪靜的時候是贏家天下,沒有機會。」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f6ef446e00e9d5ba3bb30c676729f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