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死亡32例...

2023-11-10     口袋山西

原標題:山西:死亡32例...

2023年10月1日零時至10月31日24時,全省報告法定甲乙丙類傳染病發病16852例,死亡32例

甲類傳染病鼠疫和霍亂無病例報告。

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熱、狂犬病、流腦、白喉、新生兒破傷風、鉤體病、血吸蟲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猴痘12種傳染病無病例報告,其餘16種乙類傳染病的報告病例總數為10685例,報告死亡32例(愛滋病27例、C肝3例、肺結核2例)

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B肝、梅毒、肺結核、C肝,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的92.74%。

丙類傳染病中麻風病、包蟲病、絲蟲病無病例報告,其餘8種丙類傳染病的報告病例總數為6167例,無死亡。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的96.98%。

秋冬季是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支原體肺炎、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和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冬季燃煤取暖,將增加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

專家提示,請公眾保持好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通風,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儘量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滯留時間,科學佩戴口罩;積極接種流感、水痘疫苗可有效減少感染,預防重症發生;學校、托幼機構要加強教室、寢室的通風消毒,堅持晨午檢制度、缺課追蹤制度,有症狀及時就醫、避免帶病工作、帶病上學;燃煤取暖時,居室內火爐要安裝煙囪,煙囪結構要嚴密,排煙排氣良好,室內門窗不要封閉過嚴,以減少一氧化碳中毒的發生。來源:山西省衛健委官網

11月務必要提防這6種疾病

11月份進入深秋時節,天氣日漸寒冷,且早晚常出現低溫,呼吸道傳染病和部分腸道傳染病多發。請您注意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水痘、手足口病、支原體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預防。

01

流行性感冒

特別關注

關注程度: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體弱多病者和老年人感染後易出現肺炎等併發症。進入11月天氣冷暖多變,晝夜溫差加大,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防病提示:

接種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期前,建議廣大居民朋友,尤其是兒童、老年人、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在無禁忌症的情況下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注意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休息。

及時就診。如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流感樣症狀時,應佩戴口罩,避免接觸他人,並及時就診。

02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重點關注

關注程度:

11月已進入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高發期,該病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等特點,以糞-口傳播為主,被諾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也可傳播。易在學校、托幼機構、醫院、養老院等集體單位引起暴發,應做好防護。

防病提示:

保持清潔。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做飯時生熟食品交替處理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手衛生,保持清潔。

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喝生水、生熟分開、不吃生冷食物等。

健康管理。學校、托幼機構嚴格因病缺勤登記,落實晨午檢制度。一旦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03

水痘

重點關注

關注程度: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以全身性丘疹、水皰、結痂為特徵。該病傳染性極強,主要經呼吸道和日常接觸傳播。易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等集體單位中易發生聚集性疫情,需多加防範。

防病提示:

注意衛生。勤洗手,避免與急性期水痘病人接觸。注意平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健康管理。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晨午檢和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工作,發現疑似患者應及時通知家長將其帶至醫療機構就診。水痘患兒應避免外出,以免傳染給其他人。隔離期為水痘皰疹全部乾燥結痂,或不少於發病後一周。

接種疫苗。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在水痘流行期間,及時接種水痘疫苗可有效減少水痘發生。

04

手足口病

重點關注

關注程度: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該病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多種途徑傳播,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口腔黏膜或咽峽部出現散在皰疹。10-11月易出現手足口病發病小高峰,發病場所多集中在托幼機構和學校,需注意防範。

防病提示:

接種疫苗。接種腸道病毒71型(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症、死亡病例的發生。

注意衛生。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15字防病口訣。

減少聚集。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管理。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晨檢、消毒、全日健康觀察等日常防護工作,發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隔離並通知家長帶去就診。

05

支原體肺炎

重點關注

關注程度:

近期全國多地報道出現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情況,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熱、劇烈咳嗽等,比較突出的症狀是陣發性、刺激性乾咳。該病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值得關注。

防病提示:

健康監測。主要是學校、托幼機構應嚴格落實好晨午檢、因病缺課登記和病因追蹤等,發現疑似症狀孩子應該及時隔離,並按需就醫治療,避免出現校園內流行的情況。

清潔消毒。做好居住、學習環境的清潔和消毒,並保持比如教室、臥室的空氣流通性,將清潔和消毒的措施做好。

注意衛生。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咳嗽或者打噴嚏時捂好口鼻,注意手部衛生,儘量避免用髒手觸摸口、眼、鼻等。

佩戴口罩。呼吸道疾病在流行期間,不去往人多聚集的場所,避免接觸疑似症狀患者,正確佩戴口罩,自身有疑似症狀時,要充足休息,必要時就醫。

06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重點關注

關注程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染源主要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臨床表現為發熱、乾咳、乏力、嗅味覺減退、鼻塞等症狀,老年人及伴有嚴重基礎疾病患者感染後重症率高於一般人群,建議廣大群眾繼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個人健康管理。

防病提示

注意衛生。勤洗手,室內多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和咳嗽禮儀;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出入人群密集及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時,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症狀,建議居家辦公或休息,儘量減少與他人的密切接觸,可進行抗原自測或核酸檢測。來源:太原市疾控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f06183ae059364c5988f86de9e0ef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