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之「堪輿」即地理之學,實是一門「堪風輿水」之理學

2020-10-06     易學傳媒

原標題:易經之「堪輿」即地理之學,實是一門「堪風輿水」之理學

作者:張柏

易經之「堪輿」即地理之學,實是一門「堪風輿水」之理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風水理學。此乃中華先聖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地理與天時及人合為一體的一門學說。其經歷了數千年來各輩先賢的努力,及他們的智慧與經驗總結和考研,而得出的一門神秘科學。簡單的說,是一門人類發展史中總結出來的預測科學。有道是:「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

堪輿

在這門地理科學中,由於各個時代所處的背景,研究方法及見解的不同,從而形成了當今不同的地理學派,有玄空、九星、三合、巒頭等等派別。可不管他是哪門哪派,地理之學就是堪風輿水,總離不開其研主要的龍、砂、水、穴及九星運勢。

在各門各派的傳承中,都有其極深的理論根源和實踐論述。然而,堪輿之學,各門各派在大量論證龍、砂、水、穴及九運的同時,卻唯獨對堪輿更深中的「堪風」之理卻很少或較少理論。 「堪輿」是什麼?「堪輿」說白了,就是「堪風輿水」。

可實際中的風水理學,人們卻對風理研究較少,研其原因,是乎人們對此認為不怎麼重要罷了。「風水」 一詞,何為把「風」為首,正因為它有著極為重要的因果關係,是風水理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也就成為風水學中不可忽略組成部分。我們學習風水,研究風水,更應該重視其在陰陽基宅建造中所起到的和造成的因果利害關係。

風水

「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故古人言: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我們的先賢,晉代時期的郭璞在「葬書」 一經中就己經說的很清楚,「風水」 一義,首先是氣的意念,陰陽交匯所產生的生氣一一也就是龍氣,會乘著風勢相聚而聚、相飄而散,如遇有水流加以界隔,生氣就會停聚。

因為生氣是內聚養運行於土壤之中,外溢而化,生成山脈、土壠等等外在形態,遇有河流水系就會把山崗、土壠分界隔開,生氣在土壤中的運行也就會有阻隔,並由此而累積會聚。否則生氣會乘著風勢相飄而散。 也就是說, 風在論龍的生、旺、休、囚時,也應著重龍之本身結穴處定要藏風,只有藏風時龍之本身才會聚氣,才可得龍之生旺。否則,如遇風侵,則龍氣散也。

上面所說的是龍之本身要藏風,才會聚氣,才會得生旺。在此也就可知風對龍 本身的利害因果關係,那麼,在龍身的外圍,也就是在龍之結穴處以外所來的風,侵向龍身或結穴處時,又會怎樣呢?

九星八卦地理學派,有一風凹方位的論著。

1、前有凹風,則明堂傾卸案砂無,有堂氣不收,率動土牛,主貧窮敗絕。

2、後有凹風,則臂寒,必是無依無靠,穴星不起,主夭壽、子孫稀。

3、左有凹風,必是龍砂軟弱無情,主長房伶仃孤寡。

4、右有凹風,必是白虎空缺不護,三房敗絕夭亡。

5、左右兩肩有凹風,則胎息孕育之方受傷,焉有好地,主家貧敗絕。

6、左右兩足有凹風,則子孫朝拜進貢之所低隔,非沖射堂局,即水口斜飛,盪家敗業,必有煞點。

其風凹中最惡都以艮方風凹為甚,以寅官有箕星,箕好風之故也。即龍水生旺,難免有風癱顛狂之疾,若再無竅可通則又敗絕,其害尤甚。

在三合地理派中,也有專門的論風決斷,把八卦、二十四山的風侵成訣。

子風落水癸風淫,丑未投軍艮成監。

寅生府傷甲路死,卯乙雙盲眼不明。

辰巽瘋疾並關司,巳酉此來破相人。

午丁廉貞尖穴射,癆瘦軍賦定有傷。

坤詘申庚家亂貧,酉辛苦艱人上偏。

戌干狗咬破足人,惟有亥壬凹風到。

人貧賊侵實記憐,二十四山斷分明。

總結以上兩決,把八卦二十四山方位及各方位所處的風凹,認證分明,並知道其禍害結果,在陰陽基宅建造中,讓人們有意識地認識、去迴避其所帶來的禍害。也正是我們堪輿學者,把自然科學在應用於實際過程,為人類,利用自然科學知識,發揮所學之識,趨吉避凶,造福眾生。

註:文章摘自 張柏論文(研「堪輿」 論風水之「風」 ) 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國際易學組織,眾多易學學者雲集,學術交流,考察活動策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ev4-3QBURTf-Dn5am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