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給華子留言,詢問腔梗是不是就是小型的腦梗,它們哪裡不一樣,在治療的時候有什麼區別呢?
華子說,關於腔梗(腔隙性腦梗塞)與腦梗塞之間的關係,一直有很多的爭議。有些人認為腔梗就是範圍不大的腦梗塞,治療方法應該與腦梗塞相同;但也有人認為,腔梗只是年齡衰老的一種表現,看到腔梗就使用他汀、阿司匹林等藥物,是在過度治療。
一、腔梗與腦梗塞的區別
腦梗塞指的是腦動脈發生了堵塞,導致大腦神經細胞缺血壞死,死亡的細胞會逐漸被人體吸收,在做影像學(CT、磁共振)檢查時,大腦病灶處會出現空洞。神經細胞一旦死亡,目前的醫學手段都不能使其再生,很大可能會導致各種功能障礙。
腔梗指的是在影像學檢查的時候,在大腦中發現了與腦梗塞相似的空洞,只不過體積要小很多,大多數人沒有任何症狀。有人認為腔梗就是小型的腦梗塞,只不過病灶範圍小,所以不會產生嚴重後果。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很多的腔梗與腦梗塞並不一樣。腦梗塞影響的是大腦皮層灰質中的神經元,對神經功能傷害較大。而腔梗多數發生在大腦深處的白質中,那裡是神經束穿行的地方,對神經功能影響很小。
還有人認為,大多數人的腔梗是人體的一種退行性改變,隨著衰老,大腦中的細微小動脈末端會退化閉合、腦組織也會出現萎縮,血管與腦組織之間的間隙增加,在影像學檢查時,就會出現微小的空洞形態。
二、腔梗與腦梗塞的誘因
腦梗塞有明確的誘因,比如說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缺乏運動、遺傳、衰老等原因,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硬化斑塊的破潰會誘使血栓形成。還有心臟疾病造成的左心房顫動(房顫),會導致在心臟內形成血栓,脫落後堵塞腦動脈。
腔梗與年齡密切相關,在四五十歲的人群中,差不多有一半人會出現腔梗;在七八十歲的人群中,沒有腔梗的人才是少數。而且大多數有腔梗的人也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說腔梗更像是衰老的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疾病。
三、避免腔梗的過度治療
腦梗塞有很高的復發率,一旦發生,就必須要使用他汀類藥物來穩定、逆轉斑塊,避免斑塊破潰;還要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預防血栓的形成,以避免腦梗塞的復發。
大家要清楚一件事,腦梗塞的用藥只是預防復發,腦梗塞後遺症用藥無效,需要康復鍛鍊才可能慢慢恢復。
腔梗幾乎每個人都會出現,很難預防,對於沒有症狀的腔梗,通常只需要控制好「三高」,戒煙限酒,增加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可以不必使用他汀、阿司匹林等藥物,避免過度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有明顯症狀的腔梗(如口齒不清、肢體失靈、口眼歪斜等),就有可能是腦梗塞的前兆,建議按照腦梗塞進行治療。
總結一下,腔梗與腦梗不一樣,兩者治療也不相同,大多數的腔梗是衰老的表現,而不是疾病,要注意避免過度治療。但是有明顯症狀的腔梗,則可能是腦梗塞的前兆,需要謹慎對待。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用藥進行治療。
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