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奶奶和姥姥,誰對孩子最親?看到科學的答案,許多父母沉默了

2023-09-25     全能辣媽plus

原標題:到底奶奶和姥姥,誰對孩子最親?看到科學的答案,許多父母沉默了

作者 |探長(共1536字,閱讀約4分鐘)

養兒方知父母恩,當我們有了孩子之後,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辛苦、心酸、壓力和偉大。

當我們迎來自己孩子的那一刻,總是希望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而自己也要努力的開啟賺錢養家之路。

但是,誰來帶孩子就成為了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

寶爸作為一家之主,需要出去工作養家;

而寶媽呢?如果在家帶孩子,那麼家庭就少了一份收入,但是,如果寶媽出去工作,孩子交給保姆帶又不放心,還要給保姆工資。

所以,很多家庭會選擇讓家中的老人幫忙照看。

老人退休在家,空閒時間也比較多,帶帶孩子遛遛娃的任務大多也能勝任。

然而,此時又有一個現實的問題需要父母去面對了:

到底讓孩子奶奶還是姥姥來帶娃呢?誰對孩子最親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

《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這本書中記錄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令人陷入沉思:

書里提到一個美國的研究,調查對象是120名大學生,讓他們評價與祖父母的親近程度。

結果發現:

孩子跟姥姥的關係最親近,交往時間也最長。接下來是姥爺、奶奶最後是爺爺。

所以呢,從這項研究我們可以看出:

在調查對象當中,親近程度的排序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

而其中的原因,往往在於姥姥和奶奶在照顧孩子上投入的時間、精力以及心中的想法不同,而姥爺姥姥一般不善言談,那麼孩子自然會覺得感情最親的是姥姥,最遠的是爺爺。

姥姥帶娃為的是自己的女兒

姥姥帶娃,那麼自然就少了很多的婆媳矛盾,而且姥姥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輕鬆一點,也會盡心盡力的帶好外孫,心疼外孫的。

並且,姥姥和自己的女兒在家裡說話、處事等方面會更自然,哪怕是爭吵鬧矛盾,隔夜也就好了,母女關係還是很親密的。

這樣一種輕鬆的家庭氛圍,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奶奶帶娃為的是自己的兒子

奶奶常常會認為孫子是自己家的人,而且和兒媳之間的想法、觀念、立場也不同,矛盾和隔閡總是會有的。

我表妹當初坐完月子,就是讓孩子奶奶來帶娃的,孩子奶奶的意思是孫子是她家的後代,理應由她帶。

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完全和相親相愛沒有一點關係。

婆婆話里話外總是給我表妹透露出一種要不是她兒子,我表妹也不可能有這麼好的生活和可愛的孩子,我表妹在家裡就得聽話。

如果只是語言行為上強壓我表妹,她也就忍了,但是,她婆婆竟然在孫子面前吵我表妹,說我表妹的壞話,導致孩子也漸漸不和媽媽親了。

這下我表妹可忍無可忍了,終於,爆發了家庭大戰,倆人大吵了一架。

而且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也並不快樂,心眼特別多,特別是看到媽媽總是不開心,孩子也會莫名其妙的突然發脾氣。

於是,我表妹在孩子1歲的時候,帶他回娘家了,和自己媽媽在一起住,我表妹說:「終於輕鬆下來了,不會覺得心裡有塊石頭壓著了,也不怕說錯話了,和自己娘在一塊兒就是舒服!」

最重要的是,孩子一點一點的也變得快樂起來了,畢竟媽媽的心情好了,姥姥和孩子在一起玩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孩子一直被快樂的情緒感染著,自然越來越幸福快樂。

孩子其實什麼都懂,他們的內心也很簡單

誰對他們好,誰付出了真心,孩子的心裡都明白,自然也會跟誰親。

不過,相信大部分奶奶還是很疼孫子、對兒媳很好的,無論是在生活中關心照顧孩子,還是在情感上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奶奶和姥姥都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特殊而重要的角色。

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競爭的,而是相互支持和共同呵護孩子的。

辣媽語錄:

奶奶和姥姥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貢獻。無論是奶奶還是姥姥,她們在孩子的成長中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對於誰更親近孩子,我們沒有必要去做一個絕對的評判,也不要刻意的讓孩子去選擇和對比。

因為每個家庭和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要讓孩子珍惜和尊重奶奶和姥姥所給予的愛和關懷,並在她們的愛護下茁壯成長。

家長們,你的孩子更親近誰呢?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d8ef8ddbed4189d8ba7f3125714f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