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9月24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一眼萬里,一步千年,這個國慶,在深圳就可以身臨其境體驗敦煌之美。9月23日下午,「敦煌美學與世界的連接」敦煌壁畫數字藝術大型公益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拉開帷幕。
「敦煌美學與世界的連接」敦煌壁畫數字藝術大型公益展展覽現場。 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敦煌研究院、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主辦,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敦煌·華人傳承專項基金、京灣文化產業(深圳)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協辦,旨在用數字化方式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敦煌和大灣區的文化交流融合。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元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敦煌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匯之地,而深圳是中國與世界連結的重要節點。從過去走向未來,從陸上絲綢之路到海上絲綢之路,兩個代表不同時期中華文明的城市在這個展覽中相遇。講好敦煌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舉辦此次展覽的重要出發點。
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敦煌·華人傳承專項基金管委會主任王海介紹,本次展覽將莫高窟從遙遠的敦煌鳴沙山脈「搬到」深圳,真實地再現了敦煌藝術的神韻,將帶領觀眾溯洄超時空文化盛宴,體驗敦煌藝術文明的文化之美、中國之美。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精選40餘幅數字化高保真的敦煌石窟壁畫、4座複製洞窟(第428窟、第285窟、第3窟、藏經洞)、5尊複製彩塑、多件藏經洞出土文獻的複製品,這些通過數字化技術1∶1還原的精彩作品,以及反映敦煌石窟中關於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專題展牆和多媒體產品,讓觀眾能夠近距離、多維度、全方位地觀賞敦煌文化藝術。
其中,西魏第285窟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對於研究莫高窟的歷史和藝術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285窟內容豐富,敦煌研究院原院長段文傑把285窟稱作「萬神殿」。步入洞窟,遇見穿越千年的敦煌文明。元代第3窟是莫高窟現存唯一以觀音為主題的洞窟,俗稱「觀音洞」,此窟也是莫高窟藝術最精華的洞窟之一。畫於此窟中的千手觀音經變、白衣觀音、飛天,都可以稱為精品傑作。
據了解,展覽將於9月24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11月22日截止,展期兩個月(每周一閉館)。為更好地將展品背後故事呈現給觀眾,展覽配備來自敦煌研究院專業講解員導覽服務及智能語音導覽系統,向公眾提供義務講解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d4ad13911ec1b21ec3c4799cbaca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