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基金超35%股權流拍後開啟二拍 中小公募股份為何出手難

2023-08-02     數據雜誌

原標題:新華基金超35%股權流拍後開啟二拍 中小公募股份為何出手難

新華基金超35%股權流拍後開啟二拍 中小公募股份為何出手難

繼7月17日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信託」)持有的35.3103%新華基金股權首次流拍後,8月2日10時,上述股權二度開啟拍賣,且較首次拍賣價格折價20%。但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尚無人出價。

事實上,中小型公募股權「出手難」在年內並不罕見。此前,上銀基金、諾安基金的部分股權在年內被股東轉讓拍賣,也先後遭遇終結或延長披露時間。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小型公募處於發展早期,無法實現盈虧平衡,而持續的虧損會影響控股股東持續的投入。整體來看,行業馬太效應明顯,中小型公募的經營困難會持續,唯有發展方向正確,才有突出重圍的機會。

新華基金股權迎二次拍賣

首輪拍賣流拍半個月後,8月2日10時,新華信託持有的新華基金35.3103%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平台開啟二拍。拍賣信息顯示,上述股權的起拍價為3.38億元,較首次拍賣的4.23億元折價20%。截至當日17時,該場拍賣已有32人設置提醒,1729次圍觀,但仍無人出價。此前在7月16日10時-17日10時,上述股權首次拍賣,但截至拍賣結束也無人出價。彼時,共有4134次圍觀。

而新華信託拍賣上述股權是被裁定破產不得不進行的舉措。據悉,2022年7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新華信託及天津新華創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實質合併破產清算;2023年5月,管理人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宣告新華信託及天津創富破產。評估報告顯示,新華信託持有的新華基金股權評估值為2.96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新華基金目前股權結構為恆泰證券持有1.28億股,占註冊資本的58.6207%,新華信託持有7680萬股,占註冊資本的35.3103%,杭州永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有1320萬股,占註冊資本的6.069%。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新華基金的全部管理規模為538.53億元,在197家基金管理人中排第77名。其中,非貨基管理規模為354.57億元,權益類基金規模為104.56億元,債券型基金規模為249.77億元,FOF規模為0.2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2020年4月天風證券完成對恆泰證券29.99%股權的收購,彼時,恆泰證券控股的新華基金也被天風證券收入「麾下」。直至2023年1月,證監會發布公告表示,核准金融街集團成為恆泰證券、新華基金實際控制人。這也意味著,新華基金在被天風證券實控不到三年後再度易主。

對於此次股權變更成功後對公司的經營影響,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新華基金,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中小型公募股權「難出手」

事實上,並非只有新華基金股權「難出手」。2023年以來,先後已有多家中小型公募股權遭轉讓,但也均遭遇項目終結或延長信披時間。

例如,上銀基金原二股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將其持有的上銀基金10%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但在2022年6月11日-24日期間中止,並分別在9月7日、9月23日遭終結。直至2022年11月,上銀基金大股東上海銀行對國機集團公開掛牌轉讓的上銀基金10%股權行使優先購買權,最終以轉讓底價1.497億元「打折」成交。

在上海銀行受讓原二股東所持股權的同時,也擬轉讓自身所持部分股權。據悉,上海銀行在2023年一季報中披露,擬在國機集團退出後轉讓上銀基金不超過20%的股權。2023年3月29日,上海銀行公開掛牌擬轉讓所持上銀基金20%股權,轉讓底價為3.388億元。然而,上述股權自首次披露以來經歷了3次延期。

此外,今年1月10日,大恆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所持有的諾安基金20%股權,轉讓底價約10.24億元。但在1月16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消息表示,收到該項目轉讓方提交的對該項目終結的申請。

針對部分中小型公募股權轉讓難的情況,華林證券資管部落董事總經理賈志解讀稱,主要是中小型公募處於發展早期,無法實現盈虧平衡,持續的虧損會影響控股股東持續的投入。當信心降低後,股東就會考慮轉讓退出。整體來看,行業馬太效應明顯,中小型公募的經營困難會持續,唯有發展方向正確,才有突出重圍的機會。

另據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7月28日,還有嘉合基金、惠升基金、恆越基金等12家基金管理人擬變更5%以上股權及或實控人,但目前仍待證監會審核批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b2915d292f913746ca7c18ae050c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