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師餓了,不想吃學校食堂的飯菜,點了分外賣,這也有錯麼?在辦公室里吃外賣,被學生看到了,錯就更大了。
因為這原因,你能想到有老師被家長舉報。說老師不應該點外賣,被孩子看到吃外賣,結果孩子回家也要點外賣。
好奇葩的家長。
湖北省某公立小學的四年級數學老師李萌,2023年剛剛當老師,由於她很年輕,教學風格也比較的新穎和潮流,結果成為孩子們模仿的對象。家長們對她的意見就非常大。有很多家長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舉報她,未來她的教師之路坎坷多舛。
李萌自己也承認有時會點外賣,但都是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從未在上課時間吃過東西。
而更讓她氣憤的是,某一次她穿著過膝的裙子,竟然被家長認為穿著不符合教師形象,妖里妖氣,不像正經人。
這其實已經涉及了人身的攻擊,且自己符合學校著裝的規定。所以她認為自己無法接受一個女性用這種詞形容另一個女性。
當90後、00後的老師遇到80後90後的巨嬰家長,雙方發生了巨大的衝撞,並且閃耀出了令人不爽的火花。
筆者觀點:
我們都知道「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但是教育孩子站著的這一過程並不是說說就能成功的,需要師生互相配合,甚至經過苦難和艱辛。
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現在老師卻要承受更多的 壓力,不僅僅面對學生、校方還有家長和社會,尤其是相互之間的不理解。
其實,老師和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是孩子成長的支持者和指導者,對孩子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老師和家長之間往往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分歧,這些矛盾和分歧可能會導致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互相懷疑和拆台。這種做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而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著不同的角色和責任。老師負責孩子在學校的教育和管理,而家長則負責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和管理。雖然他們的角色和責任不同,但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和茁壯的成長,擁有一個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共同商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我們應當倡導的內容。而在溝通中,老師和家長應該坦誠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積極尋求對方的建議和支持,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並不是互相之間舉報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圖源網際網路,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