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心臟血管重度狹窄,看似要支架!醫生的決定,避免了患者支架

2022-05-28   心血管王醫生

原標題:男子心臟血管重度狹窄,看似要支架!醫生的決定,避免了患者支架

趙先生還不到40歲,最近總是不舒服,懷疑自己有心臟病心肌缺血。

找人托關係要做造影,因為他長期大量抽煙,體重也超標,也有些不舒服的症狀,所以安排了造影檢查。

做完心臟造影發現,患者有一根血管重度狹窄,差不多有90%的狹窄。一般情況下這種狹窄按道理是血壓支架治療的。

趙先生的血管重度狹窄

我們先看看心臟血管狹窄的分級:

Ⅰ級:心臟血管斑塊在25%-49%的狹窄,這種有時候都不叫狹窄,就叫斑塊。沒有超過50%連冠心病都不能算。

Ⅱ級:心臟血管斑塊,引起了50%-74%的狹窄,我們稱之為輕度狹窄。

Ⅲ級:心臟血管斑塊,引起了75%-99%的狹窄,我們稱之為重度狹窄。

Ⅳ級:心血管完全堵塞,100%堵塞。

完全閉塞的心血管

趙先生的心臟血管最嚴重的的這處狹窄,看起來有90%,那麼就屬於重度狹窄。重度狹窄一般是要放支架治療的。

做完造影,告訴患者屬於重度狹窄,估計需要支架。患者也同意放支架,因為他也懷疑自己有心臟病,也願意放支架。

可是我們覺得他的不舒服,並不是典型的心肌缺血心絞痛,心電圖也沒有看到明顯的心肌缺血,所以並不願意給患者支架。

什麼是典型的心肌缺血心絞痛:

比如說做了運動平板試驗,患者有心絞痛的症狀,或心電圖呈(+)。

比如說患者活動、運動、勞動、勞累後出現胸悶憋氣、胸痛心前區疼痛等等心絞痛的表現,每次持續幾分鐘,休息後能逐漸緩解。

比如說做過心臟核素顯像,提示患者有心肌缺血。

可是趙先生的症狀不典型,心電圖也沒有提示有心肌缺血,也沒有做過心臟核素。所以單純通過造影直接判斷重度狹窄,就去給患者放支架,有點草率。

有沒有更準確的判斷心肌缺血的方法?

隨後,我們給患者安排了血管內超聲檢查。

這種檢查,簡單說就是一種微型超聲,可以通過外周血管,也就是做造影的途徑,放進患者心臟血管裡面去。把心臟血管看得清清楚楚,看看到底有沒有心肌缺血。

其中有一個指標叫FFR。

中文名稱叫:冠狀動脈⾎流儲備分數(FFR),這種檢查可以測出一個數據。

當FFR測出的數據<0.75,說明有心肌缺血,需要進行支架治療;

當FFR>0.80的時候,說明沒有心肌缺血,可以先通過健康生活+正規的藥物治療。

當FFR0.75~0.80的時候,屬於臨界病變,這時候,還需要醫生綜合判斷才能給出最終的治療方案。

隨後給趙先生做了一個血管內超聲的檢查,發現FFR是0.81,>0.80。證實患者沒有心肌缺血,所以就沒給他放支架。

這個病例告訴我們,即使造影看到的是重度狹窄,但患者如果沒有典型的心肌缺血的證據,那麼要綜合評估,別匆忙放支架!如果能不能支架,那就先別支架,支架都是萬不得已的辦法。

心血管醫生是個綜合的醫生,不是造影醫生,不能看的時候只說一句話:不行做個造影吧。讓人覺得心血管醫生只會做造影。

心血管醫生也不能看到心血管狹窄就放支架,感覺心血管醫生是個支架醫生。

看病是看人,一定要綜合看,不能只依靠造影,要全面綜合看患者、看檢查、看症狀等等結合起來,最後給出最終建議。

我們的原則就是:如果能健康生活控制的疾病,先不著急用藥;如果能藥物控制的疾病,先不著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