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閩一家親,情暖兩座城!縉雲燒餅師傅赴福州馳援「鍋盔叔叔」

2024-10-30     央廣網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大老遠從縉雲趕到福州幫我做燒餅!」近日,在福建理工大學旁的小攤位前,胡偉光激動地對兩位縉雲老鄉說道。

學生為胡偉光製作的形象畫(縉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最近,在福建省福州市的街頭,一個名叫「浙江鍋盔」的小攤異常火爆。攤主胡偉光,浙江省縉雲縣胡源鄉上坪村人,因一段視頻走紅網絡,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鍋盔叔叔」。「鍋盔叔叔」為人實誠,製作的美味燒餅總是「加量不加價」,而他一邊照顧患病妻子,一邊出攤賺錢養家的故事,更是感動了許多人,引來不少大學生與熱心群眾照顧其生意。然而隨著生意的火爆,胡偉光卻愈發感到分身乏術。

得知「鍋盔叔叔」的困境,縉雲的兩位燒餅師傅周凱和謝勇民,帶著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跨越閩浙兩省的距離,星夜馳援福州,共同書寫了一段關於縉雲燒餅與溫情的故事。

加量不加價 真誠善良的「鍋盔叔叔」爆火網絡

兩年前,胡偉光和妻子在福建理工大學旁經營起燒餅攤,憑藉獨特的縉雲風味和淳樸真摯的待客之道,他們的小攤漸漸在異鄉紮下了根,收穫了一群忠實的學生粉絲。

今年8月,胡偉光的妻子被查出身患重病,每月的醫藥費高達一萬多元,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支撐家庭,讀大學的兒子胡佳銘也選擇暫時休學,與父親一同經營這個小小的攤位。

胡佳銘幫助父親一起經營攤位(縉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10月下旬,胡偉光的故事被福州理工大學的學生拍成視頻,上傳至網絡,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網友們的共鳴。視頻中的他,在談及患病的妻子時,幾度哽咽,手上的燒餅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寄託。

寫滿祝福語的表白牆(縉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時間,人潮湧向小小的燒餅攤,胡偉光和他的攤位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胡偉光的燒餅攤前排起了長隊,有人專程從城市的另一端驅車幾小時趕來;有人一口氣買了100多個燒餅;有人遠程掃碼異地代買;還有人付款後沒有取燒餅就離開了,只留下一張張寫滿祝福的紙條……人們用行動表達著對這位堅強攤主的支持與敬意,用「一餅之力」為「鍋盔叔叔」加油鼓勁。

「鍋盔叔叔」的故事,也引起了家鄉縉雲人民的關注,在縉雲,不少燒餅師傅們紛紛表示要伸出援手,幫助這位身處異鄉的同行。10月25日,縉雲燒餅大師周凱與縉雲燒餅高級師傅謝勇民得知情況後,兩人二話不說,拎上行囊連夜乘坐動車,踏上了前往福州的旅程。

情暖兩座城 浙閩的雙向奔赴感動千萬網友

10月26日,在胡偉光的「浙江鍋盔」燒餅攤前,福州日報與縉雲縣融媒體中心一起舉辦了一場網絡直播活動,主題是「閩浙同心雙向奔赴——『鍋盔叔叔』老家來人啦」。

胡偉光的攤前排起了長隊(縉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下午1點,烏雲沉沉,天空慢慢飄下雨絲。還未擺好食材,胡偉光的攤前早早排起了長隊,儘管沒有人管理,現場卻秩序井然,大家都安靜地等待著,即使前面已經有幾十個人在等,能吃上一口「鍋盔叔叔」的餅,一切都值得。

學生送給「鍋盔阿姨」的花束和祝福賀卡(縉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也是在抖音上刷到這個事情,覺得很感動,所以從市區過來,想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福州市民程先生說。

「昨天下課後我就過來了,排了三個多小時的隊都沒買到,今天剛好周末沒課,所以我就又過來排隊了。」福建理工大學學生楊陽專程坐了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過來買燒餅,他希望能通過鏡頭祝「鍋盔阿姨」身體早日康復,叔叔一家早日渡過難關。

周凱是縉雲燒餅大師,也是縉雲燒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曾服務過杭州第19屆亞運會,而謝勇民是縉雲燒餅高級師傅,兩人都有三十年以上燒餅製作經驗,且在縉雲都有自己的燒餅店。周凱爽朗地說:「福州人民都這麼熱情,我們作為縉雲老鄉不來幫忙一下,實在說不過去啦!」謝勇民附和道:「我們都是關了店過來的,也是儘自己的一份心意。」

胡偉光雙手合十感謝大家(縉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現場幾位師傅的幫助下,五個小時的時間,一百多斤的麵糰很快就見了底,胡偉光雙手合十,不停地向排隊的人群致謝。

晚上7點,胡偉光的燒餅攤已經銷售一空,時不時還有趕過來買餅的大學生,對此胡偉光只能表示歉意。一旁的周凱師傅看在眼裡,他根據胡偉光的實際情況給出了許多實用性的建議,比如,如何提高出餅速度、餅多大才最合適等等。「我們今天幫胡師傅做了一千多個餅,要是能夠幫助縉雲老鄉,我覺得這一趟來得非常值得。」周凱如是說。

「鍋盔叔叔」的故事,是平凡人的善良與堅韌,是閩浙兩省人民的深情厚誼,更是兩座城市溫暖的見證。在這個故事中,充滿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與關愛,看到了困境中的堅持與希望。願這份溫暖與力量,能夠傳遞給更多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縉雲縣委宣傳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c51ffb222528e2183005799bb8179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