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在仁愛礁挑釁,美菲在南海設局,俄媒提醒中國應該保持克制

2023-08-17     軍事評論

原標題:繼續在仁愛礁挑釁,美菲在南海設局,俄媒提醒中國應該保持克制

據環球時報報道,俄媒於近日發文提醒中國應該在南海島礁主權爭端問題上保持克制,稱美菲正在以此設局,中國的回擊將會為美國及其盟友的海軍力量進入南海提供藉口,從而達到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遏制中國的目的。另外針對中菲在仁愛礁對峙事件,西方媒體也是紛紛炒作中國遭到了全世界的「孤立」,但這顯然是無稽之談。

自馬科斯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轉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之前的杜特爾特政府並不願跟隨美國的指揮棒,站在中國對立面,而馬科斯的上台為美國在南海的對華政策提供了支點。

最終在馬科斯與拜登在經過半年的齟齬之後,中菲南海主權爭端的導火索最終在仁愛礁爆發。以今年5月份菲律賓試圖對「坐灘」軍艦進行加固作為時間節點,菲律賓不斷在仁愛礁問題上挑釁中國,導致南海局勢開始升溫。

仁愛礁

當然,南海主權爭端其問題核心除了中國與環南海國家之間的主權紛爭外,還有中美博弈。幾乎所有導致南海局勢進一步緊張的事件,其背後都有美國的身影,而這都是為美國遏制打壓中國的戰略服務。而美國主要想藉助南海問題實現3個目標。

一、通過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和中國關係持續惡化,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擴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尤其是在靠近南海的巴拉望島以及靠近台灣的呂宋島。自今年以來,菲律賓為美國新增的4個軍事基地都在這兩個島嶼上。此外,雖然菲律賓只為美軍新開放了4個軍事基地,但美軍駐菲人數卻擴大了數倍。這一舉動顯然有意借著為菲律賓撐腰的名義,在軍事戰略上打造「反華包圍」。

美菲聯合軍演

二,通過南海問題進一步牽制中國的發展。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並不尋求能夠在南海和中國進行全面軍事對抗,因為環南海國家中,即便全部加起來海空軍力量都比不上日本。美國不太可能把寶押在這些國家身上。所以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就是要讓中國花費最大的精力和代價去解決南海問題,這是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低預期。

而菲律賓也只是南海主權爭端的一小部分,像是越南、印尼以及汶萊這些國家在南海問題上也有不同程度地主權聲索,如果這些國家同時對中國發難,我們將為此付出更多地政治經濟外交資源。

三、推動中國和東協的分化。眾所周知,自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後,中國就在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目的就是穩定南海局勢,為中國—東協自貿區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國—東協自貿區的恐怖之處在於這是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包括東協10國在內的超大型經濟體,這個體量足以對歐盟以及美國產生巨大的威脅,所以美國必然想方設法從內部瓦解這一自貿區。

具體體現就是掀起中菲南海主權爭端,給中國扣上「侵略者」的帽子,從而將這種恐慌情緒傳達到其他東協國家,掀起東協與中國的對立,乃至東協內部的紛爭。

雖然這三個問題的主體都是中國和東協國家,但實際上,美國在這背後卻發揮著影響力,其根本目的依舊是為美國的對華戰略服務。

中美關係

如果這三個目標無法達成,美國甚至會不惜動用戰爭手段,就像是利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一樣。美國不願意在日本、韓國以及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爆發全面衝突,是因為日韓是美國對華戰略的核心,台灣問題則是美國無法輕易使用的「底牌」。

而在南海方向,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對美國的印太戰略影響並不是很大,也不涉及美國的核心利益。就像是美國並不願意在北約國家內和俄羅斯爆發衝突,卻積極拱火烏克蘭和俄羅斯爆發衝突。

這一設定放在南海同樣成立。在未來的南海問題中,美國甚至有可能利用島礁爭端挑起一場地區衝突,而這一場戰爭美國並不關注輸贏,只關注能不能拖住中國,消耗中國。

因此在南海問題上,中國需要講究的是策略,避免南海局勢進一步升級。事實上,目前中國所採取的手段也充滿智慧,在南海島礁爭議地區,均是由海上執法力量的介入而非海軍,這在一定層面也可以降低對抗的烈度。當然對中國現在而言,最重要的依舊是儘快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的落地,將域外勢力排除在南海區域之外,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bb67ca8a6489d1ee9fa91cb884c1c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