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鋼鐵力爭3-5年實現園區收入過千億
9月7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濟南市「四大主導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3場,圍繞濟南市大力發展「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產業」的有關情況進行介紹。記者獲悉,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將加快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優化布局,力爭3-5年,實現園區收入過千億。
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培敦介紹,2018年10月,山東省政府出台《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明確提出「要依託泰山鋼鐵,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創新引領的不鏽鋼生態產業園」。2022年9月,濟南市委、市政府發布《濟南市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標誌性產業鏈群實施方案(2022—2025年)》,進一步要求加快推進精品鋼產業鏈群建設。泰山鋼鐵積極融入省市重大產業布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園區式管理」原則,分板塊實施不鏽鋼生產區、精品鋼生產區、不鏽鋼製品深加工及鐵路物流區、新材料產業區、新能源(氫能)產業區,同時配套建設綜合服務中心、不鏽鋼研究院、新材料研發中心,努力打造「泰山不銹」品牌,從三個方面加快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優化布局,力爭3-5年,實現園區收入過千億。
主動布局產業鏈資源,「上拓、中優、下延」掌握髮展主動權。「上拓」建立完善海外資源保障基地,目前印尼一期四條鎳鐵生產線已全部建成投產,後續繼續完善鉻礦資源保障,解決關鍵原材料保障問題;「中優」加快實施製造流程綠色智能提檔升級,實現關鍵能力提升。目前不鏽鋼冶煉關鍵工藝VOD精鍊已經完成,5G+工業網際網路也正在加快實施;「下延」完成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泰嘉不鏽鋼冷軋板材深加工項目」建設,打通原材料到製品瓶頸;「不鏽鋼製品深加工基地」首批「不鏽鋼管件項目」已經建成,高端不鏽鋼剎車片、不鏽鋼旗杆等製品項目也正在洽談中,不鏽鋼全產業鏈體系競爭優勢逐步加強。
主動順應發展大局,「謀劃、請纓、提速」綠色轉型項目。《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要縱深推進動能轉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泰山鋼鐵積極落實行動計劃、做出表率,在產能置換項目基礎上,圍繞產城深度融合,結合自身實際,在鋼鐵研究總院殷瑞鈺院士團隊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主動謀劃實施「泰鋼精品鋼綠色轉型」系列項目,計劃投資37億元實施鋼鐵主業片區、新材料產業片區、干碩物流園區等整合優化系列綠色發展項目,得到了省、市、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項目建成後,產業布局將更加集約高效,產品質量、品種達到國內領先,高強耐磨、超深沖、軍工、核電、電工鋼等高附加值品種占比達到80%以上,部分品種填補山東空白,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布局,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特鋼基地,在新一輪強省會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主動融入產業新趨勢,「實踐、融合、創新」綠色低碳發展。緊緊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實施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工程,推動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原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基礎上,泰山鋼鐵與中國鋼研集團聯合成立了「綠色智能城市鋼廠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北京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了「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成立殷瑞鈺院士工作站。持續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與實踐應用,充分發揮城市鋼廠「產品製造、能源轉換和大宗廢棄物消納處理」三大功能,全面推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創新融合。2021年,建成我省首座制氫工廠暨加氫母站,成為省內「氫進萬家」示範工程首批項目,搶占了氫能產業新高地。在CO2資源化利用上,與北科大聯合攻關,率先完成高爐、不鏽鋼冶煉等工序CO2噴吹技術理論研究和工業實驗,年可節約焦炭10500噸,降低CO2排放約37800噸。泰山鋼鐵還回收煤氣和餘熱余壓發電,實現自發電率65%以上;20萬m2屋頂光伏綠電陸續投用;餘熱實現周邊城區供暖200萬m2以上。
泰山鋼鐵將持續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和鋼鐵發展新形勢,持續打造「鏈條完備、產品高端、極致能效、綠色低碳、產城共融」的現代化製造體系,爭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記者:李雨
編輯:楚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