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半島的中部
有一座「鳳凰城」
這裡是大禹封國
這裡是三賢(晏嬰、鄭玄、劉墉)故里
這裡走出了
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
這就是「紅高粱之鄉」、「文學聖地」
——高密
人傑地靈,文化璀璨,是高密這片土地獨特的魅力。這裡還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撲灰年畫之鄉、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詩歌之鄉。隨著濟濰高速全線通車,高密再次備受矚目。奔赴醉美金秋,讓我們一起打卡高密,尋訪從五千年到今天那片火紅的高粱地。
紅高 粱影視城
秋風送爽,莫言故鄉高粱正紅。高密與莫言、紅高粱兩個辨識度高、自帶流量的文化符號結下了不解之緣。莫言文學作為全國獨具唯一性的文化資源,使得「高密東北鄉」在世界文學版圖上舉起了鮮明的旗幟。
莫言文學館
莫言先生筆耕不輟,精心創作了幾十部文學力作,《紅高粱》等多部作品實現了影視化和產業化,使高密成為馳名中外的「文學聖地」, 莫言文學、紅高粱文化特色IP成為高密鮮明的「文化名片」。
莫言舊居
在這裡,可拜謁莫言舊居,造訪莫言小時候讀書的大欄小學,感悟孫家口伏擊戰的烽火硝煙,沉浸式體驗紅高粱影視城的浪漫風情;在這裡,可品讀紅高粱文化,可徜徉詩酒田園,可體悟魔幻與現實結合的文學魅力……
紅高粱影視城一角
紅高粱抗戰館
青紗橋(孫家口伏擊戰舊址)
紅高粱文化大院
山東大學考古實習基地掛牌
高密歷史悠久,文脈悠長。城東南十里處,前冢子頭遺址考古取得突破成果,被國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將高密歷史上溯到距今5000年前。其中,岳石文化遺存的發現在膠河流域尚屬首次,填補了該區域夏商時期東方土著文化的空白。
考古現場
城陰城遺址
山東大學(高密)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在這裡掛牌啟用。高密城西南五十里的城陰城,距離齊長城舊址十餘里,西傍濰河,南望巴山,交通四通八達,水源豐富,大片良田可種植黍米。
晏冢穹碑
鄭祠老柏
高密古有八景:長陵春色、東浦荷香、龍潭夜雨、古城晚照、晏冢穹碑、鄭祠老柏、淮沙落雁、九穴棲鴛……可謂移步異景、步步生情。
這片底蘊豐厚的土地上,博物館群發展與時俱進,已建成夷安文化博物館、茂腔博物館、非遺民俗館等10多個特色鮮明的博物館,可以跟隨歷史的腳步慢慢探索、細細耕讀。
高密泥叫虎文創產品
「高密四寶」杯
高密市非遺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級非遺4項、省級非遺11項、濰坊市級非遺34項,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68人。民藝四寶、孚日新國潮等10多個系列的非遺文創產品備受市場青睞,叫響了「高密有禮」旅遊商品品牌。
紅高粱絲巾
孚日紡織系列文創
紅高粱藝博園
聶家莊泥塑產業園
聶家莊泥塑產業園和紅高粱藝博園獨樹一幟。可以體驗民俗風情、沉浸式打卡非遺技藝展演,感受傳統「守藝人」的極具匠心,身臨其境做一回「非遺人」。
紅高粱小鎮非遺一條街
在這裡,非遺、旅遊「牽手」發展,紅高粱小鎮非遺在景區、姜莊鎮非遺旅遊入選「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展現了非遺創新傳承賦能鄉村振興的新場景。昌盛泥塑合作社非遺工坊被評選為「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在這裡可以線上線下、內外共享非遺魅力,體驗強大的「非遺磁場」。
倪獻順烤雞
高密飲食文化浸染了紅高粱的天然芬芳,追求原料自然的內在之美,返璞歸真,使「一物各呈一性,一菜各獻一味」,就像高密人的性格,簡單、自然、直率。
高密人好吃,也會吃。來高密玩,一定不能錯過幾大名吃。
高密爐包
高密爐包,爐包傳統餡料有韭菜、白菜和五花肉丁,相傳是來自古代一場戰爭而發明的特殊美食,讓高密人痴迷了幾千年。莫言有一首打油詩「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面烙餅卷大蔥,再加一疊豆瓣醬,想不快樂都不中」。
大蜜棗
高密的「大蜜棗」也是百里聞名,有300多年歷史,2008年入選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北鄉拤餅
石磨火燒
花饃
姜莊燒肉
高密蒸肉
除此之外,還有倪獻順烤雞、東北鄉拤餅、石磨火燒、花饃、姜莊燒肉、高密蒸肉、劉墉香菇醬.……舌尖美味,充盈你的味蕾。
紅高粱啤酒
南山酥梨
松興屯葡萄
高密美酒有三十里紅、紅高粱啤酒,風味獨特;高密物產有南山酥梨、松興屯葡萄、膠河土豆、毛家屋子小米、高粱面……品類眾多,鮮香撲鼻,來這裡走一走、嘗一嘗,定能讓你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高密,一片聖靈神奇的熱土
這裡是大禹封國、三賢故里、莫言故鄉
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美食飄香
高粱熟了紅滿天
暢遊齊魯 「縣」在出發,去高密!
赴一場醉美的金秋之約~
來源:文旅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