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第一小學校:構建勞動課程體系把握育人導向

2020-03-27     德陽新聞聯播

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27日訊(張海平 文/圖)為了幫助學生從小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培養學生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德陽市第一小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將勞動課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結合,把握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律,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細化頂層設計

在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把家庭勞動作為一項教育教學任務,精心設計居家勞動課程,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實踐。課程「有知、有踐、有研、有趣」,統籌安排好勞動時間,規劃勞動課程內容,將勞動課程貫穿到家庭,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讓學生切實經歷動手實踐,體驗出力流汗,最終磨鍊意志,在課程設計中注重激發學生內在需要和動力,提高教育效果。

強化勞動意識

強化教師意識:通過在線辦公,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強化家長意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通過家長會和主題隊會,強調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強化學生意識:鼓勵孩子自覺參與、自己動手、隨時隨地、堅持不懈地進行勞動,鼓勵孩子居家生活中主動參與綜合實踐勞動,積極開展生活技能展示活動。

健全評價體系

學校以《「居家成長先鋒少年」家務勞動記錄表》為抓手,充分依託家庭教育平台,將學生居家勞動實踐過程和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明確不同內容和要求,設計不同《記錄表》,疫情防控期間主要以居家勞動為主,比如:「我是家務小幫手」「巧手洗凈小衣物」「清潔整理我能行」「我是廚房小達人」「趣味製作樂生活」「身邊問題巧探究」等,家長以七天為一個周期進行記錄,一個周期結束後對本周期的完成次數進行統計,並在「總計」一項填寫次數。孩子綜合評價的最終等級成為孩子是否被評為「居家成長先鋒少年」的重要依據,用勞動教育評價促進勞動教育的實效性。

據悉,德陽市第一小學校將勞動課程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對勞動課程深入研究,構建勞動教育長效機制,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協同實施機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WaJGnEBrZ4kL1ViX9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