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湖南小伙劉先生在惠州工作,前些天和朋友夜宵大量飲酒後突然出現劇烈嘔吐,腹部疼痛,經當地醫院補液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減輕,胸部CT考慮「左側膈疝」。家屬趕緊將劉先生轉回家鄉治療。
驅車700餘公里,近日凌晨1點,劉先生被送到長沙市第一醫院急診科,此時距離發病已超過72小時,這對於需要急診手術,以避免疝內容物絞窄壞死的患者來說,情況不容樂觀。
急診科醫生馬上聯繫胸外及普外科專家會診,並著手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緊急行胃腸減壓,胃管內引流出大量血性液體,患者病情十分危急,有疝內容物絞窄壞死並大出血的可能,必須馬上急診手術行疝內容復位。
專家們會診決定,先開胸探查,查看疝內容物是否壞死穿孔,胃腸外科隨時待命行胃切除及胃腸道重建手術。急診科、麻醉科、手術室緊密配合,胸外、胃腸、肝膽外科嚴陣以待,劉先生被送入手術室。
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易治國考慮到患者的特殊性,常規全麻可能導胸腔內高壓,嚴重可能危及生命,於是在患者疝回納前實施了經鼻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心胸外科主任黎明帶領團隊實施手術。開胸後,患者胸腔內吸出血性液體近600ml,疝內容物疑似含有壞死的肝臟組織,尤其胃前壁已經缺血壞死隨時可能穿孔。醫生們打開疝環,復位疝內容物後,重建破裂的膈肌。
胃腸外科主任楊運泉查看後,確認患者切胃已不可避免,怎樣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胃腸道功能及減少術後併發症是手術醫生面臨的一大難題,經慎重考慮後,為患者實施了胃大部切除,空腸食管吻合、胃空腸吻合及空腸空腸吻合的雙通道手術方式,既最大程度保留了胃腸道的功能,也儘可能減少了術後反流等併發症的發生。
最後。由肝膽外科尹清華副主任醫師實施部分肝葉壞死切除,經多科協作,劉先生得到了快速而全面的救治。目前患者病情穩定,在逐步好轉中。
醫生介紹,創傷性膈疝是指外傷所致膈肌破裂導致腹腔內或腹膜後臟器或組織通過橫膈進入胸腔內而形成。按時間分為早期確診的,多為鈍性傷;延遲確診的,時間可從數周至數十年,多為銳器傷。而上述病人追問病史得知,患者曾在6歲時腹部受過外傷。
臨床表現取決於創傷的速度,鈍性或銳性程度及合併創傷的嚴重程度。主要表現為胸悶、咳嗽和呼吸困難,伴有下胸部或上腹部疼痛,向肩部放射,可合併噁心、嘔吐和腹部肌緊張。患側胸部活動受限,叩診鼓音,心音及氣管向健側移位,呼吸音消失,可聞及腸鳴音,腹部空虛感。
醫生提醒,對確診或擬診者應及早手術,手術前應糾正休克,供氧和胃管減壓。而對於有胸腹部外傷史,在腹內壓增大(如飲酒後劇烈嘔吐),出現上述症狀者應警惕創傷性膈疝的發生,及時就醫,避免疝內容物壞死,切勿耽誤病情。